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前言

1936年,美軍陸軍航空兵公佈了一種雙發截擊機的設計要求,初始要求在4570米高度最高時速達498千米。洛克希德公司為此設計了兩款方案,包括X-608雙引擎攔截機、X-609單引擎攔截機,為了繞過陸軍高層關於武器重量以及發動機數量的限制,特意在編制的術語規範中採用“攔截機”一詞。前者誕生了本文主角P-38“閃電”戰鬥機,後者則催生了貝爾P-39“空中眼鏡蛇”。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閃電”戰鬥機

研製歷程

1937年6月23日,洛克希德命名為22型的方案在美國陸軍航空兵競標中勝出,1938年7月開始製造第一架原型機。1939年1月27日,代號XP-38的原型機首飛成功,用時7小時2分鐘從加利福尼亞飛抵紐約,緊隨其後又創造了一項新的跨大陸飛行速度紀錄。一時之間聲名大噪,大家爭相為這架新式戰機所引吸,大用戶美國陸軍航空兵對於XP-38的試飛性能讚賞有加。

XP-38戰鬥機採用兩臺愛利遜V1710-11型液冷發動機,採用雙發可以毫不費勁的將飛機扛起來而不用考慮太多外形流暢因素。同時XP-38還是率先採用前三點起落架的飛機之一,這種設計比老式飛機擁有著更高的安全著陸速度,從造形到思路都是相當時尚走在時代前沿。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XP-38戰鬥機

1939年4月27日,美國陸軍航空兵簽訂了13架YP-38購買合同用於下階段測試。由於洛克希德生產設施持續擴建中,該批飛機生產進度嚴重落後於預期,直到1940年9月17日該批首架才告交付。國際形勢風雲變化,此時的歐洲戰場早就打的熱火朝天,太平洋另一頭的日本也正在大肆擴張,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絕對是下個目標。現實壓力面前美國急需一款新式戰鬥機,在YP-38首架交付當月美國陸軍航空兵重新下單訂購66架P-38戰鬥機,有了訂單支持YP-38進行了大量優化設計包括更強的動力、火力。優化後的P-38在6100米高空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667公里/小時,實用升限11600米,最大時速可以保持續航1個小時。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結構圖

為增強作為火炮平臺的穩定性,P-38戰鬥機螺旋槳轉向由XP-38的朝內旋轉,改為葉片從駕駛艙向外旋轉。而雙尾撐結構設計能迅速吸收異常震動,容易損傷面積由於支撐型的設計更顯堅固,被炮彈擊穿油箱並引發燃燒的可能大大降低。而且P-38的自封式主油箱和發動機分離安裝在中間短艙,種種非常規設計極大的增加了它的生存力。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結構分解圖

P-38戰鬥機作為一款足夠大的作戰平臺,機頭安裝了一門20毫米口徑M2航炮和4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機翼下最大可以攜帶1415千克炸彈或火箭彈。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美國戰鬥機一貫火力配置強勁,P-38由於機頭沒有螺旋槳也就不存在射擊協調器影響射速,只要子彈管夠就可以間斷瘋狂潑灑密集彈雨,看下圖視角一般戰鬥機都吃不消。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較快的飛行速度、優秀的高空作戰性能,有效地彌補了此前裝備的P-40不少缺陷。同時P-38戰鬥機有強大火力保障其發揮實力,在中央短艙密集火掃射下絕對可以讓敵機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墜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地面測試機槍

戰爭前期充當主力的P-40根本無力抗衡日本零式戰鬥機,P-38成為當時美軍唯一可以壓制零式的戰機。皮糙肉厚的P-38全身裝甲覆蓋率高達70%,面對零戰7.7mm機槍的射擊基本就是撓癢癢,而且雙尾撐設計可以有效吸收異常喘振、衝擊波。再加上兩者飛行速度差極大(P-38最大速度667公里/小時,零式戰鬥機最大速度533公里/小時),正是由於這些獨特的設計以及性能上的差別使P-38的戰場生存率極高。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P-38從研製到實際投入使用磨磨蹭蹭了好多年,由於性能的不斷完善以及需求的增加,同樣衍生出多多個型號。包括P-38、P-38D、P-38E、P-38F、P-38G、P-38H、P-38J、P-38L、P-38M等,而且較快的速度以及機頭較大的空間也很適合充當偵察機,在隨後的戰爭中也改裝出了裝備照相機的偵察型F4/F5。

P-38G戰鬥機,1943年初開始生產,採用動力更加強勁的艾利森1400匹馬力發動機,並裝備了更好的無線電系統。下面是攜帶兩個副油箱和4具三聯裝火箭發射器的P-38G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G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G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G戰鬥機

P-38J戰鬥機,1943年8月開始生產,改良了散熱系統增大了尾撐結構。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J戰鬥機三視圖

P-38L戰鬥機,採用艾利森 V-1710-111/113最大輸出功率1475馬力,動力更足是二戰末期第一種裝備火箭彈的戰鬥機。早期嘗試在每側主翼下安裝7個火箭發射架,後來改為每側5個,這也成為戰爭最後幾個月內生產線上P-38的標配。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L戰鬥機

參戰

大家都知道二戰前期相當長一段時間裡美國奉行綏靖、孤立主義政策,置身世外的單方行為並沒有獲得軸心國的特別關愛,最後養虎為患被日本咬了一口。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美國世界工廠的機器才剛剛點火,此時洛克希德也僅向陸軍航空兵交付了69架P-38戰鬥機,而同盟國急需的各種武器裝備都還只是原料狀態。當然這些對美國來說都不是事,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工廠火力全開,工業化時代流水線效率就休息在這些戰鬥機數量上。

看了一堆文字眼睛疲勞的小夥伴們福利來了,生產線上一名女技工正在為P-38戰鬥機上螺絲。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二戰期間,洛克西德公司P-38戰鬥機生產組裝線,這才叫戰爭潛力腦袋被門夾的日本只負責衝動,偷襲完珍珠港開心一陣後就知道美國人的厲害了。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生產組裝線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生產組裝線

源源不斷的生產製造除本國使用外,還提供給英國、蘇聯、自由法國等同盟國,從1942年開始開赴英國參與不列顛之戰。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然後又在1943年後和P-47、P-51一起承擔起護航任務(空襲德國的美國第八航空隊戰略轟炸機編隊),由於其性能不俗德國人將P-38戰鬥機稱為“叉尾惡魔”。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參與晝間截擊作戰的BF110戰鬥機,注意它們即將要迎戰的是美軍P-38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BF110迎戰P-38戰鬥機

不過讓P-38真正聞名是在太平洋戰場,隨著美國加入戰局P-38被部署在缺少補給的鏈式群島上,星羅密佈的大小島嶼讓P-38大航程強火力的優勢得到充分的展現。整個太平洋戰爭中P-38戰鬥機擊落了1800多架日本飛機,在美軍所有機型中排名第一,其中有100多名P-38飛行員躋身王牌飛行員之列。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下圖是一架被P-38戰鬥機打著火的川崎H6K巡邏機。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川崎H6K巡邏機

1943年4月18日,美國根據截獲情報從瓜達爾卡納爾派出16架P-38G戰鬥機,長途奔襲700公里攔截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機。在6架護航零式戰鬥機中取得擊落兩架一式陸攻、一架零式戰鬥機戰果,最重要的是山本五十六隨機斃命。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截擊山本五十六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截擊山本五十六

結語

截止1945年停產,P-38各類型號一共生產了9923架,這個數量雖然只是盟軍龐大機群中的一小部分。但以其大航程,高速度,強火力應用範圍相當廣,戰爭期間也取得巨大成果,二戰末期逐漸由P-51替換。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和P-51編隊飛行

隨著戰後美國空軍進入噴氣機時代,完成歷史使命的P-38作為剩餘物資轉售外國空軍,對於美國公眾則以1200美元出售。民間購買P-38作為空中賽車和特技飛行飛機,而經過改裝的航空攝影專用機型也成為地圖測繪公司和調查公司的寵兒。

雙機身怪獸,二戰初期唯一能抗衡零戰的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

P-38性能參數(L型為例):

飛行速度:483公里/小時(巡航速度)、667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速度);

實用升限:13400米;

最大航程:作戰1770千米、運輸3640千米;

武器裝備:一門20毫米口徑機炮、4挺12.7毫米勃朗寧機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