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的伢子妹紙,現在的你還願意回家幫忙打禾嗎?

水田像是鏡子,倒影著藍天白雲,輝映著青山綠樹。兒時的我們跟著父母在稻田裡插秧,水稻成熟之時也跟著父母親一起打禾,那時候的我們,雖然烈日當頭得辛苦但卻很開心!

如今我們好像淡忘了每天吃的大米,是從哪裡來的了,更忘記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其實我們每個人,往上數上幾代,都是農民。

邵陽的伢子妹紙,現在的你還願意回家幫忙打禾嗎?

農村人沒有土地,心裡空落落的,沒有盼頭。在農村自家種點土地養點雞鴨,吃上自己種的蔬菜,就能幸福快樂。雖然跟著父母親在外打工十幾年,可是幾年前,父母親突然決定要回老家蓋上一棟房子,然後重新過上農民的生活,現在我才知道,只有到了農村,到了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我才會有那樣的歸屬感。

住在城裡有房、有車、有穩定收入,日子過得有聲有色,說這就是他們追求的幸福。農村裡的日子雖辛苦,但現在好多城裡人都想到農村買地買房,且農村的政策也越來越好。現在的農村,早已煥然一新,上一輩的人們早早的就外出打工,待回家時起上一棟新房子,然後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好不舒服。

邵陽的伢子妹紙,現在的你還願意回家幫忙打禾嗎?

現在終於不用幹了,卻也不覺得是解脫!反而感覺自己丟了什麼似的。在城裡,每天吃到的米很精緻,可惜已吃不出大米味,家的味道!一勺水下去,衝不出濃濃乳白的洗米水!煲一鍋粥,嘗不出一調羹清香的新米味!生活的乏味,使我們忘記了自己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是否找回真實淳樸的自己。

每逢佳節倍思親,今年中秋,我終於如願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一路上我看到的都是金黃的稻穀以及忙碌的打禾身影,可是一路回來,看過很多這樣的畫面,無一例外的我都看到的都是老一輩的人在打禾,而年輕力壯的人真是實為罕見,甚至沒有。

邵陽的伢子妹紙,現在的你還願意回家幫忙打禾嗎?

到家的時候,父母親也正好準備第二天打禾,我也早早的就開始挑選第二天要幫忙打禾的衣服,第二天,剛下田,就聽到父母親說不需要我幫忙,這麼大的太陽讓我回家去休息。說實話,這麼多年了,那也是我第一次下田,我時常說自己很忙,沒有時間回家,也從來沒有在農忙的時候為我的父母親分擔做任何的時候。也許,這就是現在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沒有做過農活的原因吧。

在我的堅持下,我還是幫父母親打了一天的禾,累,真的很累,可是我想到這是一種分擔我又覺得很值得。短短的三天,陪伴和分擔才是最值得我回來的理由。

邵陽的伢子妹紙,現在的你還願意回家幫忙打禾嗎?

遠處農家的炊煙在嫋嫋升起,遠山朦朧安靜,錯落有致。田地裡,金黃的水稻都被重重的稻穀壓彎了腰,悠閒的等待著收割!

我一直在想,等老一輩的人慢慢的老去,農村的那些田土究竟要何去何從,現在的年輕人,有誰甘願又有多少人有能力在農村種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