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主業前臺,副業知名主播;主業都市白領,副業滴滴司機;主業記者,副業自媒體博主;主業留學生,副業代購、淘寶店主;主業普通職員,副業攝影修圖師......你呢?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來自知乎一位43歲的技術領導年薪200萬,公司說辭就把他辭掉了。200萬年薪,若換上一個薪資可以打對摺,不需要那麼資深、那麼昂貴的人才,或是比起裁掉20來個小員工,確實划算很多。

對於企業而言,一個領著高工資的老員工和一個付錢就能工作的新員工,二者生產效率相同,企業就一定會去舊用新的,除非老員工是老闆的親戚。這是企業常用的經營手段,很普遍也很現實。

中年男性被裁表面上看起來是當下經濟環境不好,本質上都是因為你的性價比變得沒那麼高了。

01

人生不能只有一條路,一旦被堵死,你便焦頭爛額,束手無策。

你說我是在販賣焦慮?那你知道5000塊定律嗎?

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收入在這個“5000定律”框定的範圍內,且在三年內沒有超出平均水平的漲幅的話,那麼很有可能你就是一顆標準的螺絲釘,或者是一顆帶著標準接口的充電電池,你做的工作在社會上有大量具有同等能力的人可以隨時替補頂上,你換一個地方依然也還是這個收入。

作為一個成年人,你該有覺悟了:不管你做什麼工作,永遠都要有自己的plan B。

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8.2%的職場人士擁有斜槓收入。國內目前一邊工作,一邊兼職創業的年輕人已經超過了8000萬。

隨著平臺經濟的發展,工作越來越不受限於空間和時間,有個主業謀生,再兼顧一項興趣賺取零花錢,已逐漸成為職場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隔壁老齡化比我們嚴重許多的日本,已經給焦慮開出了藥方。日本政府提出再次延長退休年齡,爭取延長至70歲,同時鼓勵兼職和開辦副業。

如果你的主業發展不好,副業就是雪中送炭;如果你突然失去主業,副業可以為你保駕護航;擁有副業就是錦上添花。

你永遠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在做的副業是工資的幾倍!搞副業儼然已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共識,不要等到中年被嫌棄、公司倒閉,變成失業大軍才後悔不已。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02

工資5000,副業20000,這些35左右的中年人搞副業好瘋狂

  • A小姐,34歲,主業文案,副業麵包師

我是一枚吃貨,特別喜歡烤麵包,同事們都說好吃。一些同事不好意思光吃,開始給錢,老闆知道也來找我下單,每週供應2次糕點,後來隔壁公司也來蹭吃,那邊也給了訂單,再後來,工作的那棟寫字樓裡,60%的公司都來找我定下午茶,這發展速度完全出乎我意料,我的烤箱已經完全不夠用了...

  • B先生,36歲,主業飛機維修師,副業代購、攝影師

因為我在機場有人脈資源,經常託他們帶智利車釐子,不少朋友詢問這車釐子怎麼來的。既然有人有需求,肯定有市場。之後我就找人多代購了一些南美車釐子、美洲香蕉等國外很少見的品種,很受歡迎。

另外從老婆懷孕到孩子出生,有太多生活日常值得保存紀念,於是我就在自家取景,給老婆和孩子拍了一套私房照。沒想到,各種點贊說拍得好,甚至還有評論直接談價錢約拍,獲得認同感後我開始抽時間去外拍,這個愛好從燒錢到賺錢,成為了我的副業之一。

當然也有不少人,主業半瓶子醋,就開始搞副業,很多趕時髦的“斜槓青年”,看起來斜槓各種豐富,但實際上可能連基本的一技之長也不具備。兼顧不當的結果就是:主業被耽誤了,副業也沒賺多少錢。想要開展副業的人,都應該清楚的3點:

  • 所有副業,必須要有較低的啟動成本
  • 同時又具有很大的潛在上升空間
  • 能夠發展你獨特的創造性和技能優勢

可以斜槓,但別一擁而上。不要指望同時以三個身份開展三個職業。大多數斜槓,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歲月的磨礪,從基礎做起逐漸成就卓越。只有在堅實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添磚加瓦。

斜出特色。槓上開花。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03

發展副業能讓賺錢能力多元化,但“用力過猛”也可能得不償失。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職場人通過工作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生理需求(掙錢吃飯),實現一定程度的社交需求,而在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員工還是實現獲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價值的需求。

如果工作崗位上不能實現這些需求,自然而然的,員工就會在私人時間以斜槓青年的方式實現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訴求。

那麼,對於我們平衡好主業和副業,又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發展副業能讓賺錢能力多元化,但“用力過猛”也可能得不償失。比如:一定得選那些訴求互補的副業,而不是訴求重合的,否則只會讓你的缺憾加倍。

1、主業渾水摸魚,本末倒置

在主業尚有大量提升空間時,盲目從事副業,是性價比很低的,並且會耽誤自己成長。主業還沒顧好,便想副業四面開花,本末倒置很可能最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十分不划算。

比如我做設計的朋友,業餘時間接了些私活,有時項目緊急,生生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起早拖著疲憊身體去上班,導致白天的工作錯漏百出。沒過多久,朋友的主業職務漸漸被轉交給別人,工資縮水,年底績效也沒著落。得了副業的小錢,失了主業的大錢,苦不堪言。

2、心急過頭,成為“半灌水青年”

特別是初入職場的青年,主業都應付不來的職場老人,將很多的心血放在各種副業的嘗試上,想主業和愛好並進,很多時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職場進階過程中,本職工作不具有專業性,堅持的愛好又毫無根基,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停滯不前,主業副業仍是不溫不火;二是需要很長的一個沉澱期才能看到好的效果。其實這比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的人,更要耗損更多的時間,因為你駕馭不了你想要的資源,得不到那個結果,德不配位。

對於主業不穩定,資歷沒有那麼成熟,那很大可能兩者都會“半罐水”狀態,最後變成專長不精,愛好不顯,導致自己的長期職業規劃受阻,遲遲不前。

3、主業穩紮穩打,副業行事低調

發展副業本沒有錯,但不懂得保護自己,就公然暴露,這顯然踩中了職場的雷區。有的人沒什麼人脈,便想通過同事去發展自己的,在

職場最忌過於鋒芒畢露,做事兒都得張弛有度,小心駛得萬年船。

朋友娜娜發展自己的副業已經大半年的時間了,是一家自媒體的簽約作者,有了相當穩定的稿費,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一段時間後,娜娜開始有點得意過頭了,好吃好穿,一言一行總是讓人關注到她。在同事面前也大方討論自己的副業,吹噓自己靠副業每個月輕鬆賺到額外收入,與同事交談的言辭中總是透露著自己高人一等。一段時間後,同事們都在背後談論且愈發嫌棄。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04

“保下爭上,雙輪驅動”:發揮你的遷移能力,斜槓中年的字典裡再無焦慮

現金流決定了你的下限,資產決定了你的上限。

1、你的可遷移能力,真正決定了你的未來

所謂的穩定的工作,就是一種“保下限”的思維。大多數人只想保住基本收入和舒適,對於爭“上限”只需要一個未來的憧憬而已,並沒有認真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到。

實際上,除去體制內工作,天下沒有穩定的打工,打工做來做去最後變成了螺絲釘,專業技能極度狹窄,只有下限沒有上限,等老了或者經濟不好,可能連下限都保不住。

我們不鼓勵人人創業,畢竟那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但是對於普通人比較適合的策略是:保下爭上,雙輪驅動。也就是一邊工作,一邊做副業。

比如,想想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拿著3000塊錢的工作,但是每天吃的穿的卻樣樣比你還精緻,因為人家背後發展的副業讓她有底氣這麼傲氣的生活。這種人,就是技能遷移能力較強的人。

這幾年“幹部年輕化”、10%末尾淘汰制、中年失業、越來越多的案例,都在揭露一個殘酷而又現實的真相:你的可遷移能力,才真正決定了你的未來。

所謂可遷移能力,就是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後可複用的能力。

你所擁有的技能越簡單,你就越容易被人支配。而你掌握的技能越高,你的可遷移水平也越高,工作也越自由。有研究者發現,人類現有的所有工作中,70%的核心能力是相通的。這70%的核心能力就是可遷移能力,也是我們從任何一份工作中,都可以萃取出來的。而有些人,換工作、轉型不成功,往往和他擁有的專業技能無關,而是由於可遷移能力不足導致的。

也就是在做主業的同時,孵化一個新的副業,這個副業可能上限比較高。這就需要發揮你的遷移能力。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2、在遷移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回答清楚以下3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步:遷移什麼:

這是整個過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需要分清遷移哪些知識能力,目標很重要,比如:

  • 從主業進行副業延伸的能力
  • 挖掘和培養自己的愛好和特長
  • 人脈變現的能力
  • 發揮自身天然優勢

第二步:何時遷移

可能有些場景下遷移知識並不會改善表現,反而會使事情更糟(也稱為負遷移)。

負遷移:指從源領域/任務遷移知識到目標領域/任務沒有帶來任何改善,反而導致目標任務的總體表現下降的場景。

遷移學習的目標是改善目標任務的表現/結果,而不是劣化。我們需要小心什麼時候遷移,什麼時候不遷移。比如:

主業前面說到的主業不穩定的時候去發展副業,副業弄得焦頭爛額,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三步:如何遷移

當我們搞明白遷移什麼還有何時遷移後,我們就可以進一步確定在領域/任務間實際遷移學習的思路。

選取一個在不同領域為不同的源任務訓練的網絡使其適應目標領域和目標任務。比如:

  • 考慮副業可以在你下班後從愛好和特長入手進行副業變現,比如繪畫,寫作,做麵包等等,向有需求的公眾號或者平臺投稿等等。
  • 人脈變現工作,更適合做銷售、商務類似崗位的人,利用信息差的不對等,幫助人們滿足自己需要的同時,抽取一定的中間費用,比如說介紹廣告合作,代購等等。
  • 比如長得好看、身材好的可以當模特、拍廣告,這屬於“靠老天爺賞飯吃”的範疇,比如像廣東賣鴨仔飯的大伯一樣,手握十棟樓,坐等收租也行。

總結:

1、搞副業,可以避免上限被鎖死。

2、副業的選擇,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上限比較高的,所有人都建議配置,比如房產。還有一種,是用來補充現金流的,這種是保下限的,是一種PLAN B,適合主業有危機的家庭配置。

3、保下爭上,雙輪驅動,人生終將輝煌。

我,43歲,年薪200萬,太貴被裁了:斜出特色、槓上開花更加保險

最後,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學習委猿,多年職場高管經歷。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啟發,可以關注我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相遇在新的文章中互相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