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不是高考,你得學會“抄”

社會不是高考,你得學會“抄”

多年前的一天,一個12歲的小男孩兒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

但因為零件太貴了,家裡負擔不起那麼貴的“興趣”,所以小男孩兒想了個辦法,打電話給一個叫William Hewlett的人——他當時是惠普的CEO。

電話打過去,沒想到正是William Hewlett本人接的。

小男孩兒說:

“你好,我叫喬布斯,今年十二歲,是個中學生,我想做一個頻率計數器。我就想問問你,有沒有多餘的器件可以給我用。”

聽完這段話,William Hewlett笑了,可是讓這個小男孩兒沒想到的是:

這位惠普CEO不僅慷慨地給了他頻率計數器的器件、頻率計數器,還在那年夏天讓他到惠普的計數器組裝流水線工作。

這位從小就懂得求助的小男孩兒,就是蘋果創始人Steve Jobs。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喬布斯說:“在我求助於人的時候,我發現他們沒有一個不幫我的。”

然而,大多數人不僅做不到像喬布斯那樣向“大人物”求助,甚至連求助身邊人都有很大的障礙。

他們從來都不願意撥通電話,也從來不索取,或者索取的姿勢根本不對。

但,如果你不願意或不懂得求助,僅靠自己的力量,怎麼會走得遠呢?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這點我自己也深有體會。

最初開這個公眾號的時候,我還在諮詢公司,也不懂得什麼新媒體運營。

只是有一些想創業的想法,試試通過這個方式來做冷啟動和想法驗證。

因為諮詢公司實在太忙了,更新頻率極低,加上文筆一般,所以雖然內容價值還可以,但也沒什麼人知道。

寫了幾個月,關注量還是幾百人。

我自己在網上找了很多這方面的材料來學習,也嘗試過很多方法。

如果你們當中有我的早期讀者,可能會記得當時還做了一些“幫我推薦,得到讀書卡”等等的活動,但收效甚微。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之後向一個朋友請教,他給的答覆是:

你現在這個體量,研究什麼策略都沒用!


關注量只有達到某個量級之後,文章才可能傳播開來。


如果你不是具有極強文字煽動能力的天才,在只有小几百關注的情況下,你的文章多麼優質都很難被別人看到!

那怎麼辦呢?

他說:“你傻啊?你讓朋友幫你轉啊!

後來我就在午飯、培訓等等同事多的場合,跟他們介紹我的公眾號

因為覺得很不好意思,擔心別人覺得我寫得不好,每次介紹都扭扭捏捏,假裝隨意。

其實當時在公司裡,開公眾號寫文章的不多,所以他們知道我竟然開了公眾號之後,都願意幫忙在朋友圈裡推薦,說這是“我司最有才華的諮詢顧問”。

而諮詢圈的人通常微信好友比較多、在人群中影響力也大。

所以,我最終積累了第一批非常優秀的“種子用戶”,文章就順利傳播開來了。

如果不是因為我向那位懂新媒體的朋友求助,不是因為我向同事求助,是很難靠個人完成這個冷啟動的。

實際上,一提到求助,每個人都知道,但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在開口求助別人之前,就率先拒絕了自己。

為什麼我們如此不喜歡求助呢?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二、為什麼你有口難開?

  • 誤區一:把自己當成“執行者”

今天高考,看到朋友圈很多人懷念自己高考的場景,說“原來離我高考已經過去了xx年啊”。

但我覺得,在人際交往方面,很多人的心理狀態其實還停留在高考時代。

羅振宇在節目中曾經說:

很多中國學生進入職場時,依然有很強烈的考試思維,把上司給的每一個工作任務都當作一個考核,要交出成績單。

但是卻忘了職場跟考場不一樣,職場中到處都有得“抄”,這個抄就是求助,找人協作。

我們5月份推了新的學習項目,所有準備工作都安排了截止日期,結果到了時間,有個相關產品功能還沒搞定。

問負責同事說:“怎麼樣了?”

對方說:“還沒做完,因為運營團隊的xxx有點忙,還沒給我資料。”

我特意問了原因,發現事情其實很簡單:

這個功能對公司很重要,對產品同事也非常重要,但對運營團隊來說,這件事情只是輔助,所以就拖延了。

而產品同事覺得對方忙,就沒再跟進了。

可是,為什麼不向自己的老闆或者我求助呢?

如果求助的話,我可以來協調資源和優先級,讓其他人先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先把資料給到他。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核心原因是在於,他並沒有把自己當作工作的owner來主動推進,還和在學校一樣,把自己當做一個被動的執行者。

認為“這個作業是老師佈置的”,不會做的題就空著,等老師最後出現來教你怎麼解答。

但職場不是學校,學校是你給學校學費,理論上來說,老師要主動關心和幫助你。

而職場是公司付你報酬,一個任務交給你,你就是這份工作的owner。

遇到了問題,該向誰求助就向誰求助,該向老闆要資源就要資源。

你需要做的是get things done,而不是糾結到底要不要跟別人要個資料。

社會規則不是考試規則,你不需要一個人單打獨鬥來證明自己,把所有事情搞定才能證明你的能力。

  • 誤區二:把求助當欠債,遲早要還的

在狩獵-採集時代,人們自己狩獵自己吃,自己縫獸皮自己穿,自給自足的程度比較高。

但到了現代社會,社會分工細化,很難有什麼事情是完全獨立於外界的。

我們需要求助別人,也常常被別人求助,但也因此,我們和外界建立了聯繫。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我之前有一個同事,人挺熱心的,但有個習慣被不少人吐槽。

比如說,中午一起吃完飯,我說我來付吧,但她硬要AA,這是個人習慣,我覺得沒問題。

但AA之後,我因為沒有零錢,多給了她五毛,那時候還沒有微信,她到了辦公室立馬跟其他人把錢換開,給了我那五毛錢,說“欠你的五毛錢哦”…….

這種精確而客氣的“禮尚往來”,加上“我再也不欠你”的表情,給人一種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覺,讓我覺得她完全不想跟我扯上任何關係。

武志紅在《巨嬰國》裡曾說過:

很多人怕麻煩別人。


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


有這種麻煩哲學的人,難以發出對關係的渴望,所以勢必會退回到孤獨中。

然而人情和商品不同,不需要斤斤計較。

今天我欠你兩分,明天你欠我三分,你來我往間,賬算不清了,交情卻建立起來了。

求助不是欠債,而是建立信任的方式。

  • 誤區三:沒有偶像的命,得了偶像的病

“一碰到難題就求幫助,會讓領導覺得我工作能力不行吧?”

“擔心同事們都在忙,向他們求助會讓人覺得我在扯團隊後腿吧?”


“這個問題會讓別人怎麼看我呢?我的人設是不是就毀了?”

不願意求助的人,往往自身能力都不錯。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所以他們會把求助視為一種失敗,認為一旦自己開口請求幫助,就等於親口承認自己沒有能力。

但內心真正強大、對自己有信心的人,是不畏懼向人求助的。

因為他們並不會認為求助證明自己能力不行,恰恰相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不瞭解的領域。

知道自己不知道,並願意承認自己不知道,才是真正的能力。

越是對自己不夠有信心,才越不敢求助。

我認識的一個投資人,有天突然讓我給他推薦三個最優秀的90後,原因是他想了解現在的年輕人。

他已經讓身邊好些人幫他推薦了。

用這個方法,每個人都會盡力向他推薦認識的最優秀的年輕人,但沒有人覺得,他連這種事都要求助,是不是能力不行。

沒有偶像的命,就不能得偶像的病。

  • 誤區四:脆弱的玻璃心,經不起拒絕

工作中,有時候甚至都還沒有開口,我們光“腦補“ 別人拒絕自己的場景,就覺得很丟臉、傷自尊,所以選擇乾脆不開口。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斯坦福大學的Lauren Howe,曾經讓891名參與者反思自己被親密的人拒絕的經歷。

結果發現,一部分人覺得,是對方發現了自己身上某種非常不受歡迎的 “缺點”而拒絕了自己。

這些人在面對他人拒絕時,傾向於歸因為自己的個人特質:

“難道是我控制慾太強,才把他給嚇跑了?”


“可能是我害怕被傷害,所以在他推開我之前,我已經推開了他。”


“像我這種人,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幸福吧。”

但另一些人在面對拒絕時,傾向於從外部歸因,認為被拒絕這件事和自己的關係並不大。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善於求助的“厚臉皮”,很少因為別人的拒絕而低頭喪氣,鬱鬱寡歡。

因為他從頭到尾都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他認為是別人的問題。

而內向歸因的人更害怕遭到別人的拒絕,因為擔心自己會在公眾場合丟臉、傷自尊,所以乾脆憋在心裡,認為只要不開口求助就不會遭到拒絕。

12歲的喬布斯都能求助到惠普的CEO,如果你的求助姿勢是正確的,即便被拒絕,也不是你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求助姿勢呢?

三、如何開口請求?

  • 第一,詢問可以幫助你的人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晚期,美國社會學家馬克·格蘭諾維特發現:

人們找工作的時候,那些緊密聯繫的朋友基本幫不上忙。

而真正能介紹到工作的,往往是不太熟悉的人,有的甚至是陌生人,這就是有名的弱聯繫理論。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弱聯繫指的是那些和你不太熟、可能僅僅在一個線下活動聊過幾句,某個朋友聚會上加了微信的陌生人,或者某個素昧蒙面的校友。

而與之相反的是強聯繫人,譬如你的好朋友,你的事業夥伴,由於你們往往處於同一個圈子,所以接收到的信息大多都是重疊的。

而弱聯繫的人因為和你處於不同的圈子往往能夠帶來非同質化的信息以及意想不到的機會。

(順便提一下,“圈外”這個名字,也是取自“跳出自己圈子以外”的意思)

我自己是諮詢出身,創業項目是互聯網教育。

所以剛開始招募團隊甚至招募講師的時候,基本都是朋友推薦,或者是讀者投奔。

否則自己沒有這方面的人脈積累、公司又太小,真的很難招到人。

很多人經常在朋友圈發“萬能的朋友圈……”

為什麼要說朋友圈“萬能”呢?

來看一組數據:

“150定律”認為,每個人擁有穩定社交網絡的人數,大約維持在150個左右。


假設你有150個微信好友,而你朋友也各自有150個好友,也就是說,你會有22500個潛在的朋友。


在這些人中,極有可能存在能夠幫你解決問題的人。

如果遇到問題,只是從自己的朋友裡面找,是150人的範圍。

而如果你求助朋友,讓他們幫忙介紹可能的朋友,就是22500的範圍,所以朋友圈當然是“萬能”的!

但你不求助,永遠不知道誰可以幫你。

  • 第二,明確你的請求

很多情況下,當你提出請求時,對方沒有什麼反應,有可能並不是不願意幫你,而是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幫你。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比如我很多朋友是企業高管,想要招人,知道圈外學員都是學習意願和能力極強的人,想讓我推薦合適的人。

但有些時候,對方的方式就是:

“招人好難啊!我這兒招個市場經理,有合適的幫忙推薦一下哦,你推過來的人我直接面試”。

過了2天,對方問我:有合適人選了嗎?

我回答說:你也沒跟我說具體要求啊,我怎麼幫呢?

所以當你需要向對方求助時,先明確你的請求,或者告訴對方具體可以如何幫你,這樣收到反饋的可能性會更大。

  • 第三,給別人一個幫助你的理由

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艾倫·藍格做了一個實驗:

藍格去圖書館請排隊等著用複印機的人幫個小忙:“對不起,我有五頁紙要複印一下,能不能讓我先用一下複印機?因為我有急事。”

聽到這句話後,94%的人讓她插到了前面。

然而當她說:

“對不起,我有五頁紙要複印一下。能不能讓我先用一下複印機?”

只有60%的人應允了她。

差異在哪裡呢?那句“因為我有急事”,或者更精確一點,是那個詞“因為”。

“有急事”並不是一個什麼好理由,但僅僅加了“因為”,會讓這個請求聽起來非常合理。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事有理有據,在我們沒有很專注的情況下,聽到“因為”,我們會本能地認為這個請求是合理的。

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需要加上理由,能夠大大提高自己得到幫助的概率。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能幫我做個圖嗎?有點急,因為這篇文章馬上就要推送了”的效果往往比“能幫我做個圖嗎?有點急”更好。

  • 第四,懂得禮尚往來

《影響力》中提到一個例子:

一位心理學教授做了一個實驗,他找了一些實驗者,讓他們去參加一個藝術展,然後讓其中一個實驗者和心理學家的助手喬一起結伴而行。

在參觀過程中,喬裝作去休息,結果回來的時候,拿了兩罐可樂,一罐給了實驗者,一罐自己喝。


參觀結束之後,喬對實驗者表明,想請對方幫自己一個忙。


他正在賣一種彩票,如果能賣出一定數量,就會得到一大筆獎勵,所以希望對方能夠買幾張。


在這種情況下,對方願意幫忙買彩票的幾率往往比較大。


而另一種情況中,喬沒有給對方帶可樂,在參觀結束後讓對方幫忙買幾張彩票時,對方願意幫忙買彩票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了。

這就是互惠的力量。

互惠原理認為,我們應該儘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

不能總是讓對方提供幫助,當對方遇到困難、問題向你求助時,也需要你竭盡所能提供幫助。

你不只是一個接受者,你也需要成為一個施與者。

謝麗爾·桑德伯格曾在《向前一步》中提過,人們會本能地投資給那些才華出眾以及能因自主而真正受益的人。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當被指導者能善用時間、真心接受反饋時,導師會繼續為之投入。

因此,當你想尋求幫助時,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幫”的人也很重要。

  • 第五,不要停止詢問並掌握一點“Practical Intelligence”

《第三選擇》中提過一個例子:

作者史蒂芬·柯維的兒子某門課程考得特別差,因為期末考試的考題難得離譜。


於是他跑過來問史蒂芬·柯維該怎麼辦,他的檔案上不能出現這樣的成績。


史蒂芬·柯維直接讓兒子找教授談談,找出得A的辦法。


於是他去找了教授:“雖然我和其他人一樣考得很差,但一定也有讓我考得更好的辦法吧?”

教授拒絕了他的要求,但因為他一直堅持,最終教授鬆口了,對他說:


“如果你能在55秒跑完400米,我就給你個A-”。


當然結果也顯而易見,他以A-的成績通過了這門課。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好像沒有方法、找不到答案的時候,不要放棄,繼續問。

而且,這裡有一個技巧是,不要指責對方“為什麼你沒給我A”,或者“你能不能給我個A”,而應該是“我要怎麼做,你才能給我個A”。

當你這個詢問對方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默認對方可以讓你得A,他會偏向于思考關於“如何讓你得A”的方法。

這樣一來,無論提出的要求多麼苛刻,至少他的態度已經轉變為“可以給你個機會”。

有智慧地溝通並達成自己的目的,是一項很少有人注意、但非常重要的能力。

關於這一點,想多說一些。

《異類》提到過兩個天才兒童,Chris Langan和Robert Oppenheimer。

社会不是高考,你得学会“抄”

Chris出生貧窮,但天資極高,高中畢業後拿了兩所頂尖大學的全獎。


但悲劇的是,他的媽媽忘記了更新獎學金申請,導致學校把獎學金給了其他人。


由於無法支付學費,他只能退學,拿了一堆F。

之後,他打工掙錢以重新入學,雖然學校非常一般,但好歹有了第二次機會。


可是他被生活所迫,不得不一邊打工一邊上學,後來因為課程和打工時間衝突,他請求調換課程,卻被教授拒絕了,因為對方看到他過去的成績都是F。


後來,他主動退學,最終在酒吧打工。


而跟Chris一樣聰明的Robert,曾經有嚴重的心理問題,還試圖毒死自己的導師。後來沒有成功,被留校察看。


後來呢,他成為了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

Chris 只是錯過了獎學金申請,就失去了所有人生機會,而Robert想毒死導師,只被留校查看?

這是“走了關係”?

但其實,關鍵在於溝通方式。

心理學家Robert Sternberg稱這種溝通能力為"Practical Intelligence(實踐智力)",是指“知道向什麼人說什麼話、在什麼時候說、怎樣說,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Chris提出了要求,被拒絕之後就放棄了,轉而對學校失望。

而Robert的父親是成功商人,從小就學到了如何去和重要人物談判,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但是,這並非只有家庭才能給予。

我在工作中碰到過不少這樣的員工,其中一位讓我印象最深的,出身四五線小城市。

家庭沒有給予他任何跟大人物溝通的機會,但是他執著於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學的時候,家境一般需要打工以賺取學費。


但為了不影響學業,他通過各方溝通,爭取到了在學校圖書館打工的機會。


快畢業的時候,因為平時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幫學長學姐很多忙,所以被他的學長強烈推薦到我之前的公司。


他不僅工作出色,還非常善於跟客戶和團隊推銷自己,最終升得也很快。


我上週發的圈外員工Virgo,也非常擅長這一點。

不懼怕與所謂的“大人物”對話,以及主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能力。

寫在最後

最後總結一下,該如何向他人求助:

第一,詢問可以幫助你的人

第二,明確你的請求

第三,提供一個別人幫助你的理由

第四,儘量回報幫助過我們的人

第五,不要停止詢問並掌握一點“Practical Intelligence”

《No One Understands You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作者:Heidi Grant Halvorson 出版社: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2015年

《第三選擇》作者: [美] 史蒂芬·柯維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3

《影響力》作者: [美] 羅伯特·西奧迪尼 陳敘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

《向前一步》作者:[美]謝麗爾·桑德伯格 顏箏 曹定 王佔華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2015年

《異類》作者: [加拿大]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2014年

本文作者Juno&孫圈圈

。轉載自公眾號圈外同學(id:iquanwai)。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和網絡截圖。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繫相關內容來源。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lmschina-sales@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9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