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治企業若烹小鮮

劉麗:治企業若烹小鮮

天津華舜汽配製造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跟隨父親劉順華先生以一臺軋管機起家,歷經技術與市場的一次次拓展後,這家當年以生產減振器內管為生的“小作坊”,如今已發展成為主營白車身、減振器衝壓件及焊接總成等產品、產值過三億元的集團公司,而身經百戰的她早已成為天津華舜汽配製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舜集團”)總經理,她就是劉麗女士。

初識劉麗,談話間,她柔聲細語中透露著剛毅果敢,親切的笑容中蘊藏著對華舜人的殷切期望,讓人倍感溫暖而又肅然起敬!為了進一步感悟劉麗女士治企智慧以及探索她身後華舜集團的運營經驗,《鍛造與衝壓》雜誌記者一行專程前往天津,對劉麗女士進行了採訪。

積小流成江海

“華舜集團創始於1996年,建廠初期企業僅有5人,主要從事減振器精軋管的生產業務。2006年,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集團成立了長春工廠。2008年,集團成立了模具公司,致力於冷衝壓模具的研發,自此研發成為集團的第一競爭力。2009年模具公司第一套連續模研發成功,助力企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以一種需十道工序來完成生產的產品為例,連續模的成功應用使衝壓生產從原來的10人減少到後來的1人,甚至是一人多機來輔助生產,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品一致性,保證了生產安全,也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為企業的發展帶來重大轉機,目前模具公司現有技術人員50餘名。”談到這裡,劉麗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2014年蘇州工廠成立,為集團開拓南方市場奠定了基礎。隨後,一汽-大眾華北基地落戶天津,集團依此為契機成立了唐山華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也被親切地稱為華舜集團‘天津二工廠’,總投資為4.2億元,規劃建成兩條全自動化生產線,搭建智能聯網系統,實現生產計劃管理、生產過程控制、產品質量管理、車間庫存管理、項目看板管理等智能化運營,以提高企業的製造執行能力,力爭建成行業一流工廠。”據瞭解,該工廠將於2019年10月投產,主要對接一汽-大眾、長城汽車、一汽豐田等客戶的業務。

劉麗:治企業若烹小鮮

8100噸自動化衝壓線

善其事,利其器

“長期以來,華舜集團致力於開發產品的連續模具以取代單序模具,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及產品一致性,也保證了生產安全。經過十幾年的持續努力,企業產品的單序轉連續已完成50%的轉化率,目前華舜集團以成熟的連續模設計與製造技術,保證了托盤、支架、擋圈、底蓋等減振器零件的高品質及穩定生產。”劉麗談到:“公司自成立以來累計獲得了128項專利,其中減振器彈簧托盤及支架A工藝為國內首創技術。‘汽車減振器零部件高速精密加工關鍵技術及應用製造’項目,經天津市科學技術評價中心專家鑑定後,被認為其技術成果處在國際先進水平,現已獲得天津市科技進步獎。此外,汽車減振器衝壓件模具製造相關技術已被全國模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立項為行業標準。”

提及這些成果,劉麗頓時打開了話匣子,緊接著,她緩緩說道:“為了適應市場變化,公司非常注重更新模具設計理念,不斷優化產品製造工藝,目前我們正在精密衝壓、高強板衝壓、鋁合金衝壓及鉚接方面持續發力。其中,在精密衝壓方面,企業已實現±0.1mm精度級減振器零件的精密衝壓,正在研發±0.02mm精度級產品的衝壓風險評估項目,如渦輪增壓器零件等;在高強板衝壓方面,企業應用冷衝壓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已實現1180MPa級超高強板零件的生產,如車門防撞梁、座椅橫樑等,此外基於冷衝壓材料的特殊性能,高強板汽車衝壓零件已從前期的工藝設計到後期的製造調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製造體系,這些技術及管理實踐均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鋁合金衝壓及鉚接方面,已經完成覆蓋件總成樣件的試製,我們將會在天津二工廠對鋁合金白車身的開發和製造進行重點攻關。”

千錘百煉塑筋骨

“自2018年以來,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升以及信貸收縮、環保新政等風險的升級,對中國汽車行業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極其艱難的。冬天的到來不可避免,那麼企業又該如何過冬呢?”談話間,劉麗拋出這一問題,隨後語重心長地談到:“俗話說,成功有方法,失敗有原因。企業不能改變市場,只有改變自己去適應寒冬。如何挺過車企的寒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優化運營管理。為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華舜集團從2018年開始向企業內部管理要效益,逐步推進了自動化改善項目、在線測量技術以及車間聯網技術的攻關。我們成立了改善小組,由我親自任組長,制定改善措施,保證每月完成兩個以上的改善項目,以彈簧托盤為例,由原來的單工序生產改為‘一出三連續落料+後續自動化生產’,在增加托盤安全係數、降低維修頻率的基礎上,實現了效率提高10%、成本降低15%的改善成果。在焊接自動化改善方面,企業採用焊接機器人,通過對以往焊接經驗的總結、記錄以及調用,不僅可以控制產品的焊接精度和流程,還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員成本。另外,針對企業生產的2000多種產品,我們對生產線進行了重新排布,提高了車間的物流效率,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經過長期的苦練內功,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得到了實質性提升。”她繼續說到:“在這個過程中,為了激發員工的能動性,企業鼓勵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建議一經採納,會根據員工所提建議創造效益的百分比,核算後以現金形式獎勵給員工,我們倡導員工從身邊小事做起,培養自己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升員工的工作素養,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為企業創造佳績,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提升,這些舉措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的能量。”

劉麗:治企業若烹小鮮

典型產品

目前,華舜集團正在搭建集團級智能聯網系統,該系統通過組建服務器,將ERP、MES等系統進行聯網,並在這些系統的基礎上,擴展生產過程控制、質量管理、項目管理等功能模塊,使生產、物流、前期開發等信息實現互聯互通,用以提高企業的製造執行能力,企業一把手通過手機端就能實時掌握運營情況。

上下同欲者勝

“目前,設備朝著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順應了市場對高速衝壓自動化生產線的需要,這也為汽配企業推進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除成本控制外,人才培養就變得愈發重要。”劉麗坦言:“隨著時代的變遷,人的訴求更加多元化,以前人們只關心自己的收入,現在更關注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樣一來,就需要企業更加用心去對待每一位員工。”她繼續說道:“為了帶動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華舜集團建立了完善的內部培訓體系,每年根據各部門提出的需求,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培訓內容包括技術類、軟件類和體系類等,使在崗員工能跟上企業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的步伐,甚至是內生出引領企業發展的新鮮力量,並給予他們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激勵他們奮發向上。”

“此外,華舜集團與研究院展開合作,建立定向培訓班,培訓班涉及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製造與自動化等專業,將源源不斷地為公司輸送人才。”劉麗補充道:“這種內部培訓和外部培養並進的團隊建設模式,使企業在一次次技術攻關及管理升級過程中,能夠持續攻堅克難,無往而不勝。隨著高強板冷衝壓及熱成形工藝成為汽車輕量化發展的主流方向,華舜集團在保持了良好技術沉澱的基礎上,技術發展也將更加專業化,輔以通用化和大眾化運營平臺,相信我們能夠在未來的市場中佔據更重要的席位。”

結束語

採訪的最後,提及企業的未來發展,劉麗表示,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華舜集團將進一步擴大南方市場,持續提升企業的運營水平,推進自動化以及智能化的發展進程,以智能設計、智能排產、智能備貨、智能物流等運營方式,以變化為契機,引領市場的發展,打造百年企業。

—— 來源:《鍛造與衝壓》2019年第20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