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各出妙招維護北京落葉景觀,小動物們有了“地毯”與“大餐”

一場秋風過後,京城遍撒金黃。緩掃落葉,留住秋色,已經成為北京很多公園的共識。繽紛的落葉豐富了市民的遊園體驗,也增加了引發火災等隱患,考驗著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緩掃落葉背後,堆積著公園工作人員的辛勞和汗水,也有創新與巧思。

北海公園

早晚溼化保安全

紅牆、碧瓦、銀杏葉,是很多人曬圖時最經典的取景之一。因為囊括了所有要素,北海公園裡幾棵年代久遠、枝葉豐茂的銀杏,一直是很多遊客尤其是北京遊客的最愛,園內鋪滿路面和草坪的銀杏葉,也多次成為大家取景道具。

在落葉緩掃的原則下,這樣的景觀能維持一個月左右,而這一個多月,公園管理者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遊客們賞秋的需求要滿足,但是秋冬天本來就天乾物燥,落葉容易著火,萬一有個火星,800多年的園子毀在我們手裡……這一個多月,我們全園的人都睡不好覺。”

頂著大風,北海公園副園長鬍峂又在公園裡轉了一圈,“為了維護這個景觀,我們的工作人員每天在早晨開園前、晚上靜園後進行兩次溼化,平時也增派好多人手對落葉緩掃區加強巡視。對公園來說,緩掃落葉可是比日清日掃要辛苦很多。”

胡峂提到的溼化,其實就是給堆積在草坪的落葉灑水,提高燃點,降低起火風險。馮霍晨是北海公園義務消防隊的隊長,每天兩次溼化,都是他帶著隊員們完成的。“正好利用早晚消防訓練的機會,捎帶手進行溼化。”

公園各出妙招維護北京落葉景觀,小動物們有了“地毯”與“大餐”

對落葉進行溼化處理。張磊 攝

說是“捎帶手兒”,但增加的溼化工作還是給消防隊員帶來了不少難度,尤其是打頭兒負責端槍的隊員,每次做完溼化,都會被濺起來的水滴打個透,而每次溼化的時間都安排在晚上九十點鐘或者早晨四五點鐘,是全天中溫度比較低的時刻,臉上、手上全是水珠,穿著淋溼的衣服再被風一吹,透心涼!

因為曾經入伍當過消防兵,這個位置多數由馮霍晨“把持”,這兩年一到了這個時間段,他的手上經常會出現凍裂的口子,有時候臉上也會出現皴裂,都是因為皮膚著水後被風吹的。

即便如此,馮霍晨每次還是“赤手空拳”上陣,因為溼化時水一旦澆多了,會從草坪裡漫出來,打溼地面影響遊客遊園質量;而水澆的不透,又怕落葉被火星點燃。所以,必須隨時調節水流流量、控制澆灌範圍、調整水流流速。

善對落葉似古建

為了達到更好的溼化效果,每次做溼化的時候,消防隊員還會給消防水槍換上細水霧槍頭,這個槍頭類似我們日常洗澡用的花灑,出水孔細,噴灑面積大,本來是北海公園為保護古建築特別配置的。

“普通的消防水槍,出水的衝擊力比較大,萬一古建著火,滅火時候,會對古建造成二次破壞。”胡峂解釋,為了保證溼化更均勻,緩掃的落葉首先享受到了這一“古建級”待遇。

因為落葉緩掃,也有不少落葉被風吹起,落到公園其他角落。主路上的落葉很快就被清掃掉,水面上的落葉就頗費工夫了。“幸虧我們的彩葉樹都相對遠離湖岸,有綠化帶和院牆擋著,落葉很少被吹到大湖裡,但小水域上有時候會有不少。”

胡峂介紹說,落葉季的時候,小水域的清潔隊也都是抓住靜園後的時間去“撈河髒”。因為小水域的空間不方便行船,清潔隊員需要穿著水靠裝備直接下水。“一下水就得幹半個多小時,上來後嘴唇都是紫的。”

公園各出妙招維護北京落葉景觀,小動物們有了“地毯”與“大餐”

工作人員撈河髒。田慧麗 攝

緩掃落葉之後,公園管理方也會更加緊密關注天氣情況,以便根據天氣變化調整落葉清掃方案。胡峂伸手感受了一下風力和溫度,定出來未來幾天的計劃,“你看今天這大風颳的,肯定很快就要入冬。天氣冷了,氣溫達到冰點,落葉就不再適宜繼續留存了,這幾天我們就會進行徹底清掃處理。”

北京動物園

嚼在嘴裡是美味

下午3點多的大風中,蠻羊沒有待在屋裡躲風,而是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四處溜達,最後停在一堆樹葉旁,心無旁騖地埋頭吃了十幾分鍾。

“我們剛叉進去一些新鮮的落葉,對它來說,算是吃慣了‘食堂’,突然有了改善生活的大餐,正吃的開心呢。” 北京動物園草四班班長朱昊一邊笑眯眯看著蠻羊進餐,一邊給記者解釋蠻羊貪吃的原因。

最近幾年,北京動物園的落葉成了“寶貝”,飼養員們挑選剛剛落地的乾淨葉子,給小動物們鋪到各自的院落裡,不僅給它們製作天然景觀,也給它們提供了新鮮的食物,這些落葉很多進了食草動物的胃裡。“我們園裡的樹多數都不打藥,這種自然落葉在市場上根本買不到,食草動物也愛吃,落葉裡含有大量粗纖維,能促進動物對食物的消化。”

在黑麂的院落裡,幾隻黑麂正在滿院子撒歡,有的繞著幾個塞滿樹葉的輪胎蹦跳,有的在角落裡刨樹葉,偶爾會低頭在樹葉堆裡挑挑揀揀地吃上幾口。

公園各出妙招維護北京落葉景觀,小動物們有了“地毯”與“大餐”

黑麂在品嚐落葉。周明傑 攝

飼養員劉萍告訴記者,院子裡的這些樹枝是颳風時吹落的,飼養員們把它們搭在一起給黑麂當遮蔽物。因為黑麂膽小,又比較神經質,所以不喜歡院落太空闊,“有葉子擋著,它們就覺得自己安全了。”輪胎裡是各種落葉,最多的是黑麂最愛吃的泡桐落葉,“剛落下來的樹葉還有水分在,有微微的甜味兒,是它們最喜歡的零嘴”;地上鋪的落葉除了附近樹上的落葉之外,也有飼養員從別處拉過來的,“樹葉鋪在地上,像小毯子一樣,動物走上去會更舒服,更能找到在野外生活的感覺。”

兩個黑麂院落中間的鐵欄杆邊,掛著一個麻繩編的網兜,裡面也裝著半網兜的落葉。飼養隊副隊長何紹純告訴記者,這是飼養員們做的食物丰容器具,“在野外,動物們都是直接從樹上吃樹葉的,我們把這個器具掛在半空中,讓動物們來取食,也是模仿它們在野外取食的自然環境,展現自然行為。”

鋪在地上當床睡

“樹葉是大自然的饋贈,沒地兒買去。” 何紹純介紹說,動物園的食草動物區域,這幾年一直在進行動物環境丰容和訓練。就是探索如何利用這些天然的饋贈,給動物的生活增加更豐富的內容,通過模仿自然的、野生的環境,消除動物的恐懼感,讓動物們住得更加舒服、安逸,盡最大努力提高圈養動物的福利。

“枯乾的樹枝可以給動物搭架子,當玩具,新鮮的落葉給它們投放進去後,動物們喜歡在葉子裡走,還願意在葉子裡給自己刨個小窩。” 何紹純說,以前的落葉都是直接清掃運走,但是最近幾年,緩掃落葉的做法,正好提供了動物丰容工作必要的材料,“樹葉本身是一種有機質,也是動物們生活環境中最自然的東西,給它們放在院子裡,不僅讓它們多了一種食物,而且還會讓它們感覺更加舒適,因為落葉飛舞、落葉成堆,這些更像動物原產地的景色,讓它們感覺像回到故鄉一樣。”

“大家都瞄著有哪兒的葉子落下來了,趕緊給自己養的動物搶。”這兩年一入秋,落葉就成了園裡的搶手貨。何紹純調侃說,為了搶新鮮的落葉,好多飼養員去跟園區的綠化隊員套近乎,請他們把落葉信息第一時間告訴自己,而各場館之間的聯繫也增多了,“每個場館邊的樹種不一樣,小動物們愛吃的葉子也不同,他們都希望互通信息呢。”

來源:北京晚報·新聞調查 記者:周明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