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跌不漲的股市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西非太守


只跌不漲的市場,會導致越來越少的投資者參與其中,最後市場資金越來越少,缺乏參與者,股票市場投資與融資活力也會大打折扣。由此可見,如果要持續盤活股票市場的投資與融資活力,那麼仍需要不斷刺激市場投資吸引力,才能夠不斷盤活市場的真正投資與融資功能。


郭施亮


一個牛短熊長、跟跌不跟漲的股市的確令人心寒,尤其面對外圍股市在近幾年都走出牛市,創出新高,唯獨我大a股跌跌不休,真的不盡感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一個不斷割韭菜的市場已經讓投資者信心出現了危機,至於這樣的市場存在的意義何在?或許存在的意義就在於發新股吧。

尤其近兩年,甭管你上漲也好,還是前股跌停也罷,每週五例行都是發新股,就拿本週來說,跌幅如此慘烈,結果昨晚還是核發了兩家上市公司,讓股民情何以堪,兩年多的時間裡,發行了近700只新股,平均每週都是2只以上,6000億融資的背後是10萬億市值被蒸發了,虹吸效應的可怕之處我想投身於這個市場的投資者已經切身感受到了,在企業一級市場融資和股民二級市場賺錢之間,完全只兼顧前者,也使得a股只能少數人致富。


大家覺得意義何在?認可我的觀點,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侯哥財經


股市不僅是用來融資的,更是可以給股民投資的場所,如果一個股市長期都是熊長牛短的行情,並且還是隻能做多的交易制度,那麼存在的意義就不大,因為市場已經失去了投資功能,最終只剩下融資功能,若是長期只注重融資而弱化投資,股民入市沒有投資回報,那麼市場最終會失去大部分股民。

近幾年的股市長期維持下跌行情,並且在前期加快了新股的發行數量後今年仍然常態化發行,導致了2018年股市未擺脫前期下跌繼續面臨著指數大跌個股普跌的走勢,也讓90%的股民財富大縮水,可以說市場已經失去了投資功能,更談不上價值投資。以成熟股市來說,投資和融資是股市健康和穩定不可缺少的,無論是上市企業還是股民都希望在股市能有投入後得到回報的機會,如果偏向於投資或者傾向於融資都是不太利於股市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

而A股市場成立至今明顯是融資功能被強化,弱化了投資,才導致股民損失慘重。若是以發展中股市來看待,A股確實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也在不斷的完善和建設中,但是股民畢竟是股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A股市場佔比最多,貢獻最多的群體,不僅需要讓股市能融資,也儘量讓股民能有投資回報,否則不規範上市股東瘋狂減持行為,大部分企業只注重融資,股民深陷年年虧損的市場中,存在著的意義就不大。

即使IPO暫停。但再融資不會暫停。配股。可轉債。定增。等等還是照舊進行。資本市場還是可以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重任。只不過是形式不同罷了。從IPO轉變為再融資

另外股東減持也可以照樣進行。有助於資本退出。實現投資收益。

股市不是能夠保證每一個投資者都能盈利。但是如果絕大部分投資者長期虧損就是不太正常。就需要思考制度問題是不是存在缺陷。 才能獲得投資者認可。才能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用戶106640106888


世界上沒有這樣的股市,只跌不漲!

世界上沒有這樣的資本市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資者血本難歸!

有人說,也牛過。請問,牛了幾天,跌了多長?你敢摸摸良心說實話嗎!

什麼時候漲,什麼時候跌,信息不對稱,絕大多數投資者根本不知道。短短几天漲,剛投入就被套,然後就是無休止的跌,然後就是絞殺。

這是投資嗎?這是風險嗎?賭博百分五十賠付率,這裡百分之九十的投資者虧!

所以這種比賭場還吃人的股市應該取締!

欺矇拐騙坑害投資者的股評黑嘴 應送上法庭!

搞垮資本市場的監管者應撤職查辦送上法庭!

給億萬投資者一個交代!


紅星3718


股市存在的意義不在於一定要漲。A股最初的設計就是給國企融資的。沒有說給投資者盈利的。此後一直是堅持IPO最大化。為融資服務的。只不過是最後IPO也實在發不出去了。才會暫停IPO。一旦市場有轉機。IPO就會慢慢開始。並逐漸強化。演變為大發行。出現新的一輪循環。

即使IPO暫停。但再融資不會暫停。配股。可轉債。定增。等等還是照舊進行。資本市場還是可以發揮支持實體經濟的重任。只不過是形式不同罷了。從IPO轉變為再融資

另外股東減持也可以照樣進行。有助於資本退出。實現投資收益。

股市不是能夠保證每一個投資者都能盈利。但是如果絕大部分投資者長期虧損就是不太正常。就需要思考制度問題是不是存在缺陷。 才能獲得投資者認可。才能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股市不僅僅是融資。還需要賺錢。


杜坤維


跌跌不休,這是A股長期走勢的真實寫照。

20多年了,相對於國外上百年的資本市場而言,A股的歷史的確比較短暫,但縱然如此,A股仍然是股民難以磨滅的傷心地,多少個輪迴的複製,反反覆覆總是這樣,從來就沒有改變過,每當市場經過狂熱短暫的脈衝式的暴漲後,即刻換來的總是漫長的陰跌,虧損成了A股股民的代名詞,這樣的A股,存在的意義又有多少呢?

A股創立的初衷無非就是為上市公司融資服務,支持實體經濟,希望通過做大做強我國的資本市場,使我國實體經濟得到更加有效的資金支持,經濟發展就會更加穩健、快速,畢竟資本市場強大了,實體經濟受益就會更多。

沒錯,時至今日,A股的確變得強大了,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然而,在成就了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的背後,又有多少的心酸和淚水,指數10年不漲,億萬股民虧損累累,這樣的局面難道是我們所需要的、所希望看到的嗎?


斌哥184160445


中國經濟規模世界第二,而且以後的經濟發展更需要產業升級和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創新,這需要一個強大的讓國民有信心的股市支持,但是股市的現實走勢確實不盡如意,不僅不如發達國家,而且還不如其他新興國家,現在市值已經跌倒世界第三,排在日本之後,被國民戲稱六個蘋果,

股市屬於直接融資,資金供需雙方不需要通過中介,有很多優點,

第一,股市融資是企業以出售自身股權為代價融資,在存續期間企業不需要還錢給投資者,這樣企業可以融到長期資金,有利於企業的長期計劃的實施,

第二,股市融資需要信息披露,企業需面對市場監督,必須規範自己的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股市融資是企業出賣股權,這樣普通投資者就可以分享企業成長的利潤,

第四,股市融資更加靈活,這樣股市更容易讓新興行業成長壯大,比如阿里和騰訊這樣的企業在成長初期是不可能從銀行貸到款,因為銀行出於資金安全考慮天然上具有保守性,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經濟創新發展階段,更需要股市的發展壯大做支持,參考國際經濟,日本和德國側重銀行融資,而美國側重股市融資,美國的創新性遠遠高於日德兩國,

第五,股市融資可以分散金融風險,如果一個國家的企業融資都依賴銀行,會造成風險積聚在銀行,因為股市比銀行更容易承受風險,比如近期股市下跌較多,假如換成銀行資金波動,後果是不堪想象,

所以,一個健康的股市才能支撐中國經濟發展,而且隨著企業科技含量和創新性越高,就越需要股市融資,


萬事皆空70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是一個研究股票投資十多年的老股民,專注股票投資擅長趨勢分析。其實問題不必說的那麼含蓄,你應該問A股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縱觀全球股市跌幅最大的就是A股了,從15年開始到現在,A股硬是在外圍市場大漲的情況下走了三年的熊市。並且在最近A股受美股大跌的影響再次出現了300多個點的跌幅,A股三大股指也因此全部跌破了16年時的熔斷底了。面對A股的跌跌不休,虧損嚴重的散戶自然會對A股存在的意義產生懷疑。但是懷疑是懷疑,我們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

快速的上漲決定了長時間的下跌。說A股熊長牛短我不否認,說A股跌幅大我也不否認,因為事實就在眼前我們想不承認也沒辦法。但是A股出現這樣的情況是有原因的,這和A股的制度有關,A股是單向交易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而且是t+1交易制度。這樣的制度決定了A股牛市的時候必然會漲速快,經歷過07,15年牛市的股民應該都知道;07年牛市A股不到兩年的時間漲了6倍,15年的牛市A股不到一年的時間漲了兩倍多。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A股出現想美股那樣十年左右的牛市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想現在的A股指數早就上萬點了,但是A股並沒有出現十年的牛市。原因很簡單,過快的上漲是在提前透支未來的漲幅,過分的上漲最終導致的就是A股長時間的下跌。所以A股就會熊長牛短,就會長時間的下跌,但是我們不能說A股沒有存在的意義。

A股存在的意義。雖然A股沒有出現像美股那樣十年的牛市,但是A股也並沒有退步。十年的時間A股市場擴容了一倍,從不起眼到成為世界第二大金融市場。目前A股有350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2000家左右都是在08年之後上市的,這就意味著A股市場為2000多家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資平臺,幫助了2000多家中小企業,解決了他們資金緊缺的問題。三年的下跌導致眾多股民的虧損,怪只能怪我們太貪心,15年的時候收益翻倍的人比比皆是但是不知道收手,貪心不足蛇吞象,再好的市場也滿足不了人的貪心。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投資觀


一個只跌不漲的股市當然沒有存在的意義,但是這個世界有永遠只跌不漲的股市嗎?答案是沒有的,所謂股市,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市場,是基於為企業融資和幫助投資者財富增值而存在的市場,長期來看,指數也好、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也好,最終都還是圍繞價值中樞上下波動,伴隨一個牛熊的週期性運轉。也許題主是被一個新股民或半新股民,近年來被跌跌不休的A股所激憤到了,但即便熊如A股,也是存在牛市的時候的,遠的不說,入市12年以上資歷的股民都經歷過0607年的大牛市、09年的小牛市、2014年底到2015年6月的槓桿牛市,在牛市的時候A的上漲也是很瘋狂的,也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心心念念牛市何日再來,不然A股早就沒人玩了。只能說A股因為一些監管和股票運作制度的因素,過於注重股市為企業融資的功能卻忽視了幫助投資者財富增值的功能,導致了A股市場熊長牛短,但A股也不是隻跌不漲的,從2015年6月至今,A股也的確又走了3年多的熊市了。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所為的股民都醒醒吧這大A股三十年來得的病沒治了,遠離股市多活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