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喝茶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多喝、多看、多學!一般情況下,普通茶友喝茶時會習慣通過香氣、口感滋味等方面判斷一款茶的好壞,但其實老茶客都會看葉底。雖然不能通過葉底百分百斷定一款茶的優劣,但通過觀察葉底來判斷普洱茶的用料是非常直觀的。今天無名君就會大家介紹一下通過葉底判斷原料的基本知識~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一、春茶特點

茶樹經過一個冬天的養份儲存和積累,春茶的營養物質最為豐富,品質最佳。春料的主要特徵是:與秋茶、夏茶相比,芽至初葉的距離很短。另外還有四個輔助特徵:1.葉接梗處明顯變粗,有人稱為馬蹄。2.梗較粗壯。3.葉較豐厚。4.白毫密多,因高山日光強烈白毫可以減少水氣蒸發。

二、芽頭特徵

和葉子相比,茶葉的芽頭含有的營養物質多,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就比一芽三四葉的等級高,而大樹茶又比臺地茶品質好。如何判斷大樹茶和臺地茶?輔助特徵就是臺地茶的芽頭胖粗,大樹茶的芽頭反而精瘦。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三、秋茶特徵

和春茶相比,秋茶的芽至初葉的距離較長,而且葉片的厚度比較單薄,但是也有馬蹄。所以是否有馬蹄不能作為區分春茶和秋茶的唯一特徵。

四、夏茶特徵

夏茶和春茶非常容易區分,夏茶除了秋茶的特徵之外,還有梗長無力,梗面因水份過多又幹燥失水呈現凹痕,有點像芹菜梗。在春茶、秋茶、夏茶中,夏茶的品質最次。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五、臺地茶特徵

由於大樹茶、古樹茶價格高,因此市面上常有商家用臺地茶冒充。臺地茶的主要特徵是:葉面薄弱,泡後無力恢復彈性,甚至多次沖泡不能展開,葉子愈薄當然愈差。此外,還有三個輔助特徵:1.主側葉脈較平或不明顯。2.葉緣有明顯密齒。3.大型茶園地有時候是用剪刀採摘。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六、大樹茶特徵

大樹茶是指有明確範圍,定期採摘的古樹茶園。主要特徵是葉面肥厚堅韌,因為大樹茶的葉層柵狀組織比臺地茶厚實;堅韌是因為大樹茶海拔較高的生長環境造成。低溫時:高山上更低溫,日曬時:高山上紫外線更強,颳風時:高的樹迎風更多。所以堅韌的葉質是大樹茶適應環境之後的表現。

即使壓成茶餅,沖泡後葉面會很快恢復彈性。另外還有四個輔助特徵:1.主葉脈粗,側脈明顯。2.葉緣齒較疏較小,但是也有齒緣紅尖似蟻嘴。3.大樹茶葉子顏色,二葉及三葉比臺地茶深,近墨綠色。4.採摘方式都是工人採茶。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七、野生茶特徵

這裡說的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馴化的野茶,而是指因為路途偏遠,缺少管理,無法像大樹茶一樣定期採收的茶樹。除了大樹茶的特徵之外,野生茶主副葉脈高冗明顯,葉片顏色更加墨綠,葉面油亮。

八、拼配茶特徵

普洱茶分為純料和拼配,如果同一餅茶中出現了不應該同時出現的特徵時,就有可能是不同來源的茶葉拼配。出現二種不同的葉緣齒、葉脈則有可能是兩種不同生長地。例如大樹茶拼配臺地茶。出現二種不同的梗面、梗長可能是春料配夏秋料。

內行看門道,看葉底識茶你會嗎?

關於看葉底識茶的基本知識,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無名君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要看葉底,最好等茶葉沖泡結束再看,在沖泡的過程中不要翻動葉底,否則會影響茶葉的滋味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