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前段時間,北京四中特級語文教師李家聲,在接受採訪時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李老師朋友家的女兒9歲,能面無表情的背誦2個多小時,將整本的《大學》《中庸》或《孟子》背誦下來。

李老師看到心智這麼好的孩子在死記硬背,一點也沒覺得很優秀,反而惋惜道:"可惜了。"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為什麼特級教師會認為這樣的孩子"很可惜"呢?

這是因為長期在機械化記憶訓練下,孩子很可能會受到"定式效應"影響,陷入"僵化"思維。

換句話說,這些孩子看起來記住了許多經典著作和無數知識,卻會以為"死記硬背"就是讀書學習最有效的方法,會妨礙他們去思考和接納新鮮事物,反而日後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人才。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一、孩子成長中的"定勢效應"

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定勢效應"是指,人們會根據以往多次重複的經歷或經驗教訓,從而積累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

"定勢效應"符合人類大腦摸索規律、總結經驗的運行機制,而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育,其實也正符合不斷探索、總結規律的過程。

研究兒童學習和發展的心理學家艾利森·高普尼克做過一個實驗,她將一個看起來很有吸引力的玩具,放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旁邊再放一個玩具耙手。低年齡的寶寶,嘗試用手去夠玩具,卻始終夠不到。而等到寶寶再長大一點,知道無法用手拿到,會直接用工具去幫忙。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由此可見,"定勢效應"會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經歷什麼樣的學習體驗和生活體驗,就會因此形成與之相匹配的經驗和思維方式。

也就是說,"定勢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在人類的發展中存在有利的一面,它能幫助我們省去許多試探的過程,快速地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它又有不利的一面,如果孩子過往用到的學習方法不夠正確,但又有幸每次都考得不錯,則會形成"錯誤成功體驗"。

例如,有的孩子平常上課不喜歡聽講,每到考前老師都會勾畫重點。孩子只利用考前3天把要考的內容記住,結果每次也能考得不錯。孩子就會受"定勢效應"影響,養成"臨時抱佛腳"的學習習慣。

這就是"定勢效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負面影響。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二、警惕"定勢效應"侷限孩子思維

孩子若旦養成錯誤的學習習慣,以後就會輕易而舉、不假思索的再次使用,思維就會因此受到侷限,很難成為真正優秀的人才。

這個道理就像考駕照一樣,在許多教練看來,寧願教一個全新的小白,也不想教那些有一點點駕駛經驗的人。就是因為有過駕駛經驗的人,經驗又不正確,習慣也養差了,也就俗話所說的"胚子壞了",不好教。

褚明宇在《升維》中提到一個故事,說他認識一個女生,從小就被當做"神童",14歲參加高考,19歲到美國讀博士,拿個3個不同專業的碩士,卻始終沒有拿到博士學位。

這個女生在讀博期間,甚至業餘愛好、社團活動都做得不錯,可為什麼就是無法博士畢業呢?

後來分析原因,小學一直都碩士研究生,都是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都有"標準答案"可以去追求。再加上她十分聰明,在摸索出了只要找到"標準答案"就能考得好的規律後,能毫不費力地應付各類考試。

"定勢效應"讓她認為,尋找"標準答案"就是讀書的唯一途徑。可當她讀上了博士,不能再當一個"追逐者"去追求"標準答案"時,她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裡。儘管智商高於常人,可仍然遭遇了危機。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死記硬背"會阻斷孩子思考,追求"標答"讓孩子不懂變通。有一位做HR的好友曾吐槽,公司找來兩個名牌大學研究生,本想著幫公司增強一些"實力",可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兩個研究生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甚至還比不上普通本科畢業的孩子,直叫其他同事懷疑:他們是不是文憑有水分,"走後門"進來的?

如果家長的目的只是讓孩子"成績好",忽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哪怕經過十多年的寒窗苦讀,熬到了一所好大學,也不能保證他能勝任更好的工作。

我們需要警惕"定勢效應"對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莫因此侷限了孩子的思維。

三、發揮"定勢效應"積極作用

每個人都無法避免受到"定勢效應"影響,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加以利用,發揮它的積極作用呢?

最擔心的是"定勢效應"會讓孩子陷入僵化的思維狀態,依賴錯誤的成功經驗,所以家長要擅於鼓勵孩子打開思路。

△鼓勵孩子自由表達

網上看到一段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搞笑"視頻。作業題目是要找出西瓜、鴨梨、鴨子、菠蘿中,不同的哪一個。標準答案是"鴨子",因為其他三個都是水果。可孩子回答的是"西瓜",因為其他三個都是黃色,而西瓜是綠色的。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在中國的教育背景下,不知不覺就會營造出"追求標準答案"的氛圍。

生活中,許多家長下意識總在教導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學習上,思路有很多種,考卷的"標答"往往只有一個。為了考試能有好成績,總在摸索做出正確答案的方法。

而越是高等的學習,越注重鼓勵孩子用各種途徑,去解決問題。

美國著名的STEM教育和比賽,就是提出一個題目,要求參賽孩子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答案是"開放式"的,旨在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給出一個模板,要求孩子必須這麼做才能得獎。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STEM教育的思路值得家長借鑑,鼓勵孩子自由表達,可能也要面臨老師打叉、考試扣分的心理壓力。但考試成績畢竟只是一時,而扼殺了孩子運用發散性思維去解決問題能力,卻難以再挽回。

△允許孩子犯錯和失敗

有位媽媽陪孩子玩積木,孩子精細運動發育得不算很好,小手總是不能把積木擺得很整齊。這位媽媽每當看到積木歪歪的,擔心積木垮掉,就會順手幫孩子把積木扶整齊。

積木的確是一次都沒有倒塌,但孩子玩了兩三次之後,就沒有耐心了,每次感覺自己搭不好了,就直接指揮媽媽幫忙搭。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父母總是過於擔心孩子犯錯和失敗,總是不遺餘力地想幫孩子"避坑"。沒有嘗過失敗的感覺,就不能獲得正確的體驗,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感知,得出"錯誤的成功經驗"。

經歷失敗也是一個學習過程,是通往成功的路徑。就像程序只有在試運行時發現了Bug,才會去尋找修復的方案。孩子也是在這樣反覆的試錯和探索中,尋找出正確的方法。

△懂得"留白",提供思考空間

閨蜜的女兒今年上三年級,她作為學霸本人,十分不能接受孩子"學渣"的現實。想過許多辦法,在這學期開學後,終於痛定思痛要來個徹底改變。

以前她給孩子報了許多課外班,有鋼琴、書法、舞蹈的興趣班,還有語數外的輔導班,孩子的週末和假期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過去兩年女兒教出來的成績單,證明了她這個教育方法不再可行,於是她現在索性把女兒輔導課取消到只剩一門,課外作業全部取消,每晚只要求做完學校作業。

孩子的時間終於空出來了,晚上母女倆還有時間交心談心,不再是過去兩年那種劍拔弩張的狀態。有時會一起做做手工,有時分別抱著一本書看。

孩子的許多體驗和思考都來自生活,而不全都是來自課本。除了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允許孩子失敗以外,我們還需要給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這就是"留白"的藝術。

9歲女孩能背《孟子》,特級教師卻稱“可惜”,真正優秀長啥樣?

家長其實不必太在意孩子頭幾年的學習成績。思維方式受到侷限的孩子,哪怕小學成績好,也很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而只要打好基礎,擁有開闊的思路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才能在人生這條路上,一直一直在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