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怎麼就湊到一起,變成了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呢?

我們從上學就開始學習成語,再早一點的上學前可能就在學。我們很多人看到一個成語大概就知道是個什麼意思,但是具體要說什麼意思肯定就說不上來了,更不要說知道這個成語的來歷了。

沒關係,我們一起來好好學習一下,現在好多外國人到中國來學習中國文化,許多外國人比中國人還要知道的多,所以我們要努力了,爭取不要把老祖宗的傳承給丟掉。

有的人說了,今天囉裡囉嗦說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都什麼呀?哪兒都不挨哪兒,真是“風馬牛不相及”。

猜對了,今天要講的成語就是“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的意思在現在一般是指事物之間不相干,沒有關係,絲毫沒有聯繫。

“風、馬、牛”怎麼就湊到一起,變成了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呢?

風馬牛不相及

但是我們這個詞兒的版權所有人當時可不是這個意思,在當時它的本意是指春秋時的兩個國家楚國和齊國離得很遠,即使是本國的惡牛馬走失了,也不會走到對方境內去,風是走失的意思。

第二種解釋是說牛走順風,馬走逆風,兩不相及。

第三種解釋最為搞笑,風是交配的意思,說即使是牛和馬到了發情的時節,也不會到一起去。

別管是哪種解釋我們來看看這句話怎麼來的呢?

這事還要追溯的春秋時期,公元前656年春天,據今天近兩千七百年前的一次春秋時期第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就出自於這次戰爭的一次談判。

話說齊國在管仲的管理下,國富軍強,於是在決定組織北方聯盟國家去征伐南方的楚國,不過為了避免打草驚蛇,齊國是打著征討蔡國的名義。

理由是蔡國將齊桓公的老婆蔡姬送給了楚成王,蔡姬雖然因為犯錯被齊桓公趕回了蔡國,但是齊桓公並沒有將蔡姬休掉,所以蔡姬名義上還是齊桓公的老婆。

“風、馬、牛”怎麼就湊到一起,變成了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呢?

蔡姬

老婆被送人了,這個絕對不能忍。於是齊桓公組織了北方八國聯軍征討蔡國,相約在蔡國邊境集合,目標其實是蔡國的最新靠山楚國。

這次蔡國是個軟柿子,因此各國都是君主親自出馬,計有齊桓公,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曹昭公、衛文公、許穆公,就連鄭文公也親自到來。

有個叫做豎貂的宦官立功心切,面對小小的蔡國,要求做先鋒。管仲覺得也行,一來目標並不是蔡國,二來為了麻痺敵人,於是就同意了。並且命令豎貂只許挑戰,不許攻城。

豎貂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來到蔡國城池下面,派使者去找蔡穆公,威脅蔡穆公拿錢買命。蔡穆公早就被嚇破了膽,一看掏錢就行,於是立馬送給豎貂一車金銀財寶。

豎貂屁顛屁顛的跑到齊桓公面前邀功,說蔡穆公已經答應投降,齊桓公很高興,但是管仲不高興了,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蔡國投降了,聯軍就沒有理由在邊境佈置軍隊了,也就失去了偷襲楚國的可能性。

管仲告訴豎貂,不答應蔡國的投降。

豎貂一下子就傻了眼了,收了錢不辦事,爺們的信譽可就完了。

但是錢已經收了,肯定是不能退的,豎貂趕緊安排人去給蔡穆公報信。

蔡穆公聽說管仲拒絕投降,對使者說你家主人可不能拿錢不辦事呀!

使者只好安豎貂的要求,告訴蔡穆公錢已經收了,而且不是不辦事,是因為齊國和聯盟軍隊的目標是楚國,蔡穆公如果不趕緊跑就跑不了了。

過了三天,齊桓公的大軍來到城下,其他七國聯軍也相約到達。這時候發現蔡國的國君已經跑了,城裡面亂成了一團,士兵大開城門,大臣們也都各自回家了

“風、馬、牛”怎麼就湊到一起,變成了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呢?

齊桓公

太無恥了,這是不接受投降也得接受投降了,管仲趕緊派人進城去處理後事。這邊齊桓公開始和各國的國君大擺筵席,犒勞遠道而來的各國聯軍,慶祝這飛來的勝利。

八國聯軍在這裡大擺筵席,可是許穆公本來就是抱著病體來給齊桓公助陣來了,結果一通酒下來,竟然死在了營中。齊桓公無奈之下,只能又待了三天給許穆公開了追悼會,會後安排許國軍隊護送靈柩回國。

八國聯軍變成了七國聯軍,開始向楚國進發。結果在楚國邊境上發現了一輛車,車旁邊還站著一個人。

這個人正是楚國的大夫屈完,管仲遠遠的看見他,就知道消息走漏了,知道偷襲楚國的計劃失敗了,楚國已經有了防備,這場戰爭基本上就要結束了。

屈完邀請七國聯軍派代表進行談判,管仲作為總指揮官和屈完開始了一場非常精彩的對話。

楚國使者屈完說:“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候九伯,女實徵之,以夾輔周室。’賜我先君履: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隸。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翻譯過來就是屈完先發問:“你們的國家在北邊,我們的國家在南邊,因此牛馬發情追逐也到不了雙方的疆土。沒想到你們進入了我們的國土,為啥?”

管仲回答說:“從前召康公授權我們先君太公說:‘五等諸侯和九州長官,你都有權征討他們,從而共同輔佐周王室。’召康公還給了我們先君征討的範圍:東到海邊,西到黃河,南到穆陵,北到無棣。你們應當進貢的包茅沒有交納,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沒有用來滲濾酒渣的東西,我家主公特來徵收貢物;還有,當年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我家主公特來查問這件事。”

屈完回答說:“貢品沒有交納,是我們國君的過錯,我們怎麼敢不供給呢?周昭王南巡沒有返回,還是請您到水邊去問一問吧!”

“風、馬、牛”怎麼就湊到一起,變成了成語“風馬牛不相及”呢?

管仲

這裡說明的是當初楚國在南邊開疆擴土,周昭王看不下去了,於是親自帶兵征討,結果在渡河的時候,船漏水了,倒黴的周昭王就餵了魚了。管仲把這個鍋甩給了楚國,楚國當然不會承認,他自己掉進水裡的,你還是到水邊上去問問吧!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至於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失去了偷襲楚國的機會,再打下去就沒有意義了,而楚國也害怕兩敗俱傷,於是在雙方對峙了一個月之後,雙方就講和了。

楚國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補上了十車茅草,承認周王室的地位。蔡國國君道歉,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場仗開始鬧的轟轟烈烈,結局卻是平平淡淡。

只留下了一句“風馬牛不相及”的成語隨著歲月流淌了兩千七百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