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沒錢蓋房子,去找她借點”“她讓我們別找她了”

很多父母總是習慣性地去溺愛孩子,不管自己能力夠不夠都盡力去滿足,但是這樣只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還有很多家庭會一味地對兒子好,對於女兒卻是百般嚴厲苛責。父母可能會覺得女兒結婚以後便是別人家的人,沒有必要對她好,但是親情又哪是這麼輕易就能夠割捨的呢?

“家裡沒錢蓋房子,去找她借點”“她讓我們別找她了”

我今年已經50歲了,在外人眼裡可能會覺得我兒女雙全家庭幸福,但是其中的心酸只有我自己明白。我家大女兒出生沒多久我就把她送去了我孃家照顧,當時的我每天想孩子想得睡不著覺,但是我婆婆卻因為我生的是個女孩兒一直不待見我,我沒有辦法只能出去打工。女兒小的時候都是由我爸媽一手帶大的,因為她是我唯一的女兒,除了沒有陪在她身邊長大以外,其他方面我從來沒有虧待過她。

就在我以為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這對於我和老公來說簡直就是意外之喜,這個時候大女兒已經13歲上初中了。幸好那個時候管得不嚴,就算是生二胎也沒有關係,所以我就辭了職回家待產,最後小兒子順利出生。兒子年紀小自然需要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而且他的到來讓我終於在這個家裡有了應得的地位,所以平時生活中會更加偏心小兒子一些。

大女兒高考的時候成績不是特別理想,我覺得與其讀專科還不如出去上班,多積累一些工作經驗也是好的。但是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她卻有自己的想法,瞞著我報了外地的一所護士學校,我雖然很生氣但最後還是尊重了她的選擇。其實平心而論女兒確實讓我非常省心,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很少需要我幫忙,就連後來找工作都是她自己努力爭取的,所以我就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家裡沒錢蓋房子,去找她借點”“她讓我們別找她了”

這個時候的我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的偏心問題,我只是覺得她作為家裡的老大理應照顧弟弟,而且他們兩個還相差十多歲,很多事情都應該讓著弟弟。他們姐弟兩個的感情還可以,她雖然回家的次數不多,但是偶爾會寄生活費回來,有時候還會給弟弟買禮物快遞迴家。她結婚的事情我算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女婿是跟她同一所醫院的醫生,雖然暫時沒有轉正,但是聽說工資不低,所以我還是挺放心的。

她結婚的時候我本來想多要一些彩禮,一部分作為女兒的陪嫁,另外一部分可以留著給小兒子上學用。後來我老公跟我說:“女兒的彩禮錢你就別留了,咱們家又不是沒有積蓄,留的太多女兒嫁過去會被婆家人瞧不起的。”聽老公這樣說我才放棄了最開始的打算,可不能讓女兒結婚以後和我一樣受婆家欺負。讓我非常奇怪的是,女兒自從結婚以後就很少回孃家,可我自認為並沒有什麼對不起她的地方,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幡然醒悟。

今年年初的時候家裡蓋新房,但因為工資遲遲沒有到賬的緣故,手裡暫時沒有多少錢。於是我就跟兒子說:“家裡沒錢蓋房子,去找你姐借點,等開了工資再還給她。”沒想到兒子回來以後卻跟我說:“媽,我姐讓咱別找她了。”聽他這樣說我立馬就給女兒打去了電話,這通電話我倆聊了將近兩個小時,也是她長這麼大以來我倆第一次談心,這時我才發現自己錯的有多麼離譜。我一直覺得她是姐姐應該懂事,但是我的某些行為對於她來說確實不公平,幸好我們現在還有彌補的機會。

“家裡沒錢蓋房子,去找她借點”“她讓我們別找她了”

情感寄語: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應該懂得換位思考以及時常溝通,否則很容易產生誤會以及偏差。其實最令人反感的行為就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滿足個人的私慾,最後只能讓原本親密的關係漸行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