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對公眾開放!全國政協機關展示了什麼?

11月16日上午,坐落於北京市太平橋大街23號的全國政協機關,迎來了一批全新的客人——他們是來自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的社會公眾,有“00後”的新一代大學生,有中、青年的職工和居民代表,也有年逾花甲的退休幹部。

首次对公众开放!全国政协机关展示了什么?

全國政協機關舉辦到首次公眾開放日活動中,來自高校的學生前來參觀。 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在這座滿載著輝煌歷程的機關院落裡,他們逛禮堂,看展覽,走會場,親自去觸摸中國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發展印記,現場感受人民政協的輝煌歷程。

這一天,對於前來參觀的社會公眾而言,是特別的,對於全國政協來說,也意義空前——這是全國政協機關首次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今後,全國政協機關將定期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讓更多人走進人民政協、瞭解人民政協。

正如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向大家致歡迎詞的全國政協機關黨組副書記、副秘書長潘立剛所說,這次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增進人民群眾對人民政協的瞭解,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認同的具體舉措。

“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舉行開放日,沒有經驗。希望大家把意見和建議留下來,下次舉辦時,我們會盡力去改進、完善。” 潘立剛表示,按照計劃,接下來,全國政協機關將會定期舉辦公眾開放日的活動。他代表全國政協機關誠懇地發出進一步的邀約,“希望更多的公眾走進人民政協,關注人民政協,支持人民政協。”

首次对公众开放!全国政协机关展示了什么?

社會公眾參觀正在中國政協文史館中舉辦的“人民政協光輝歷程”展覽。 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開門迎客”

16日早上8點剛過,全國政協禮堂的南門,前來參加開放日活動的社會公眾就已經懷著滿滿的期待與好奇,開始有序進場。

參加首次公眾開放日活動的社會公眾共有約200名。他們是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的師生,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道居委會工作人員、居民代表,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北京校友會退休幹部。

啟動儀式過後,大家觀看了《新時代新使命新擔當——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以來工作巡禮》宣傳片,隨後分為五組,按照路線,對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全國政協禮堂、中國政協文史館進行參觀。

常委會議廳是全國政協舉辦常委會會議及其他會議活動的重要場所。走進會議廳時,不少人興奮不已,細細瀏覽著桌上的常委名牌,尋找自己熟悉的名字,認真聆聽解說,瞭解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是如何產生的。

“第十三屆政協委員有2000多人,他們都是中國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代表性強、議政水平高、群眾認可、德才兼備的優秀人士,其中非中共人士佔比超過60%。常務委員約300名,從委員中醞釀產生,更加具有代表性和議政能力。”解說員說。

目前,會議廳設置包括主席臺在內的551個座位,可容納常委、列席的委員,還有政府部門的代表就座。每個座席上,都設有電子錶決系統,有贊成、棄權、反對三個表決鍵,同時,會議廳還配備了即席發言擴音系統及同聲傳譯設施,參會人員可充分發表個人意見。

會議廳的設計也是別出心裁的,不僅大量採用了銀杏紋樣,中心垂吊的花朵造型還是國花牡丹,八片花瓣,象徵著八個民主黨派,69片金箔花瓣,分別象徵個56個民族,5大宗教團體和8個人民團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雙週協商座談會作為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重大制度創新,引起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關注。全國政協每兩週舉辦一次的雙週協商座談會的現場,也作為本次活動的一項開放內容,迎接了公眾的參觀。

2013年,全國政協建立了雙週協商座談會制度,這是在繼承人民政協優良傳統基礎上的一項重要創新舉措。座談會每年舉辦20次左右,由全國政協主席主持,每次邀請20位左右委員、專家以及有關黨政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注重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和無黨派人士。

會議聚焦黨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對切口小、專業性強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協商,比如快遞條例的制定、舌尖上的安全、大氣汙染防治等。

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到,截至目前,座談會一共舉辦了105次。最近一次是11月8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政協第29次雙週協商座談會,主題是推進健康中國戰略。

首次对公众开放!全国政协机关展示了什么?

11月16日上午,全國政協機關首次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公眾正在參觀位於全國政協禮堂的新年茶話會會場。 澎湃新聞記者 趙實 攝

禮堂往事

人民政協成立後,各項活動日趨活躍,但沒有禮堂和會議室,相關工作受到很大影響。

1953年初,周恩來提出要給全國政協建造一座能容納一千多人的禮堂,以便全國政協委員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開展活動。經過協商,禮堂的規模確定為容納1500人到3000人。終於,政協禮堂於1954年籌建,195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由於當時人民大會堂尚未建造,黨和國家的許多重要活動都在這裡舉行,比如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宣告了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確立。我們耳熟能詳的“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就是毛澤東在這次會議的開幕詞中首次提到的。

會議還邀請李濟深、沈鈞儒、黃炎培、馬敘倫、章伯鈞、陳其尤、許德珩、謝雪紅等民主黨派人士列席,宋慶齡、郭沫若則是以無黨派民主人士的身份列席。這在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中還屬首次。

2018年3月,全國政協禮堂獲批設立中共“八大”會址標識,並於同年6月21日正式揭牌。

在全國政協禮堂裡,每年召開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的三層大廳,也是一個記載著很多重要故事的地方。

1979年6月,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在開幕詞中,鄧小平科學地分析了我國社會階級狀況發生的根本性變化和統一戰線內部結構的變化,明確提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把我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奮鬥”,成為新時期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共中央統戰部向中央提出申請,希望在1980年1月1日舉行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

經中央同意,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的第一天,全國政協就在這座禮堂的大廳裡,舉行了第一次新年茶話會。會上,鄧小平提出了全國人民在20世紀80年代的三件大事: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臺灣迴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

鄧小平的講話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自此以後,在政協禮堂舉辦新年茶話會成為慣例,延續至今。

現在,每年的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都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參加,體現了中共中央對全國政協以及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2018年1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舉辦的2019年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並提出了“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這一金句。

首次对公众开放!全国政协机关展示了什么?

公眾正在對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廳進行參觀。 澎湃新聞記者 史含偉 攝

當全國政協遇見“00後”

“硬核,大氣!”“沒來成的小夥伴也是酸了!”

這次的開放日,年輕且稍顯稚嫩的學生面孔無疑是參觀者中最引人注目的。

澎湃新聞記者瞭解到,參觀的學生代表中,絕大多數都是“00後”新晉大學生。合影自拍,錄製vlog,朋友圈、微博同步動態,實時搜索知識點……他們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去分享對我國協商民主制度的感受,記錄下這場意義非凡的經歷。

“以前對於政治協商的理解,都是來自於書本和新聞,總覺得離我們這些學生挺遙遠的,這次走進全國政協機關,親身感受了一把,發現書上學到的民主集中制、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知識點,其實很生動,很實實在在。”生於2001年的北京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張一清告訴澎湃新聞,此次參觀,全國政協禮堂帶給她很深的震撼,“這樣高規格的會議場地,大氣、莊嚴,但並不奢華,而且還有那麼多推動我們國家發展的重要事件在這裡發生”。

張一清說,回去之後,她想再多瞭解一些中國的政治協商故事,還要把這次的參觀體驗記錄下來,發給同學們一起分享,“回去也要推薦同學們多關注,讓他們也來報名參觀”。

“‘00後’已經是新一批的大學生主力軍了,的確,作為新生代的他們,身上有很多的標籤,但實際上,他們對中國時政的關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擁護和支持,都是深入骨髓的。”帶領50名師生前來參與本次開放日活動的北京理工大學求是學院副院長周芳集說,這次全國政協機關開放日活動,已經在學生中間掀起一場學習的熱潮。

周芳集說,學生們在參觀時,多次提到了“輝煌”、“振奮”、“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等關鍵詞,“通過切身的體會和感受,學生們能更瞭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也能讓他們更深刻地感知中國發展的偉大曆程和奮鬥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