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時維露月,序屬初冬。

眼前的永城演集鎮韓寨村,又一次驚豔了八方:錯落有致的蔬菜“梯田”上,層層疊疊的時令蔬菜、曲折蜿蜒的鵝卵石小路與3D牆畫相映成趣;利用透光玻璃打造的安民植物園裡,琳琅滿目的鮮花綠植爭奇鬥豔,村民在此賞花觀魚,樂享鄉村悠閒生活;齊心懷舊居內收藏著老式收音機、電視機、算盤、油燈、字畫等民俗文物,承載著濃濃鄉愁;書香四溢的永城市知行讀書會韓寨基地,生動還原了“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的村居美景。

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韓寨村,坐落在演集鎮政府北部兩公里的一個小村莊,雪楓溝穿村而過,是我市第一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先後榮獲永城市廉政文化六進基層示範村、永城市文明村、河南省衛生村、全國“百千萬”工程示範村等榮譽稱號。如今,美麗韓寨開啟了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今天,記者為您解碼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攻略一:

建設村史館 承載歷史留住鄉愁

老式紡車、耩子、油燈、牛車盤、收音機……推開韓寨村村史館的大門,一股濃濃的鄉愁撲面而來:一件件古色古香的農耕用具,一組組黑白彩色相間的老照片,一張張計劃經濟時期的票證,呈現在記者眼前,這些飽經風霜的老物件講述了韓寨的歷史變遷。

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村子發展、歷史傳承、鄉賢代表、優秀學子……村榮譽牆上,一張張展板追溯著韓寨的歷史沿革,講述著一段段鄉賢致富不忘家鄉的感人故事,倡導人們見賢思齊。

李新華、李新朗、黃繼敏、李化章、李偉、周彥禮……1964年初建立村黨支部,1983年成立村民委員會,一面懸掛著歷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時間軸牆,訴說著韓寨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和一任接著一任乾的村黨支部書記。

不但有老故事、老物件,還有新時代、新內容。志願服務、文明鄉風等動態信息也在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為了留住鄉愁,傳承演集各村的特色歷史文化,今年,我們全面展開村史館建設,統籌推進村級文化陣地建設。目前,韓寨村、陸樓村、劉樓村村史館已建成並開放。”演集鎮黨委書記朱建光說,“村史館就像一個時光隧道,通過文字、圖片、實物、視頻影像等方式,生動展示了韓寨的過去滄桑歷史、近年來的發展軌跡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為了建設村史館,演集鎮黨委、政府與韓寨村“兩委”可謂煞費苦心。他們召集村裡老人挖掘塵封多年的往事,並查閱相關材料,對村民回憶和講述內容進行進一步確認和核實。“村史館的建設更要感謝村民大力支持,聽說要建館,很多村民送來了家裡的老照片,捐出了家中的老物件。”演集鎮黨委副書記畢建偉說。

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為了籌集資金,提高群眾建設家鄉的參與度,10月11日,韓寨村召開眾籌共建美麗韓寨捐款大會,現場氛圍熱烈,村民們熱情高漲,你一千,我一百,募集建設資金16.955萬元,人人都願意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在韓寨村黨群服務中心和安民植物園對面的榮譽牆上,集中展示了韓寨村參與共籌共建的群眾,弘揚他們在外創業致富不忘奉獻家鄉的正能量。

攻略二:

做強特色產業 為發展注入新動能

籬笆、柵欄、涼亭、竹林……在韓寨村王莊,一步一景竹林和製作精美的竹編制品為村子添色不少。採訪期間,記者看到幾位村民坐在乾淨整潔的小院裡手編竹筐,只見竹篾在手中上下翻飛,不到一晌工夫,一個精緻結實的竹筐、竹籃像藝術品一樣在手中誕生。

“像這樣的竹編,每人每天能編2—3個,按照每個竹編20—30元計算,每人每天可以增加純收入70元左右。有些手頭快的村民,每天都可編4個,可以增加純收入100多元,全村100多個剩餘勞動力實現了居家靈活就業。”韓寨村黨支部書記周彥禮高興地說。

據瞭解,韓寨村有100多個勞動力,都是由於要照顧老少病弱而不能外出創業。怎樣使留守勞動力不用離家又能夠掌握一門技能,不用出家門就能有創收?韓寨村“兩委”牽頭成立了以村民張天成為帶頭人的天成竹藝公司,帶動全村剩餘勞動力做竹編,製作竹筐、竹匾、竹椅等,產品極具實用和觀賞價值。

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韓寨村牽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多元發展,大力推進“四優四化”,推動農業提質增效,種植優質強筋小麥750 畝,優質夏花生360 畝,做大了“糧袋子”,鼓起了“錢袋子”。

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環村而行,村民自建的草莓園、葡萄園、百果園點綴其間,樹木蒼翠,百果飄香。該村建有大棚蔬菜基地、葡萄園、草莓基地500餘畝,促進了村民穩定增收致富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如今,方圓百里的遊客都被吸引過來,周邊的農家樂、採摘園備受追捧,成了“美麗鄉村”催生“美麗經濟”的新寵兒。

攻略三:

實行垃圾分類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在韓寨村,每家每戶門前都有一個標有“美麗韓寨”字樣和二維碼的標識牌,輕輕一掃,便知該戶戶主姓名,是不是“五美庭院”“星級文明戶”“垃圾分類能手”。除此之外,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兩個大垃圾桶,一綠一藍,投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如今,接地氣的垃圾分類減量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垃圾分類已融入這裡的日常生活,漸漸成為韓寨群眾的自覺行為。

小編為您解碼永城鄉村振興的“韓寨攻略”

在韓寨村村史館前,一個別致的四色分類垃圾箱“上崗”,四種顏色分別對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類收集。四色垃圾箱不僅顏色鮮明易區分,旁邊還懸掛了垃圾分類示範牌,用文字圖片清晰標識對應投放垃圾的類別。村民分類投放後,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為垃圾智能回收自動積分。憑積分高低可以兌換洗衣粉、肥皂、毛巾等生活用品。

據周彥禮介紹,全村已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村民已經掌握生活垃圾分類常識,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形成生活垃圾分類行為,大家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對垃圾分類習以為常。

“自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通過集中宣傳、分類學習、現場指導、入戶介紹、粘貼標識等方式,利用垃圾分類二維碼讓村民在學習垃圾如何分類的同時獲得相對應的物質獎勵,在轄區常態化垃圾分類宣傳。同時,注重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工作與基層黨建工作和‘星級文明戶’評選結合起來,全村形成黨員幹部帶頭、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好局面。”周彥禮說。

“為推動農村垃圾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我們以韓寨村為示範帶動,在北部16個村全面開展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明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細化農村生活垃圾投放環節的同時,建立了農村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完善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式。其中,可回收垃圾由村民或保潔員處理給物資回收企業,其他垃圾依託保潔公司轉運至市垃圾處理廠處理。”畢建偉介紹說。

大美演集,大美韓寨。隨著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的全覆蓋,百姓生活環境整潔乾淨起來,該村還結合“六廢”利用,指導村民動手把垃圾“變廢為景”。廢木板、竹子下腳料做成了柵欄;鐵桶、蒲扇、塑料桶製作成小景觀;廢舊輪胎,有的變身動物造型,有的穿上麻繩變成室外拓展器具等小品;舊罈罈罐罐建成水循環庭院小景觀。房前屋後美了起來,美麗鄉村生動起來,持續擦亮了“河南省衛生村”“河南省生態村”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