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做客人工智能播客,谈脑机接口、自动驾驶(Ⅱ)

几天前,Elon Musk做客人工智能播客,话题聚焦人工智能、他的公司Neuralink在脑神经上做出的努力以及谈了全自动驾驶的情况。在之前发布的部分Ⅰ中,Elon Musk提出了AI安全监管的必要,认为AI必定在思想上超过人类,表示AI能够完全模拟意识以至于你根本无法区分那是否是意识。在部分Ⅱ,我们会看到Elon Musk对更多大家感兴趣话题的回答。

Elon Musk做客人工智能播客,谈脑机接口、自动驾驶(Ⅱ)

大脑VS机器的可塑性?

主持人:人脑的可塑性不可思议,可以自适应和调整,而机器也能读取信号,根据信号去调整,大脑这种结构内部用我们还不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着沟通。当大脑和机器脑相遇,好比和外星人碰面,彼此的沟通语言不通,所以想要他们互通合作,需要找到沟通方式。你认为机器和人脑互通的益处是什么?这是否能实现?

Elon Musk:机器智能的可塑性要比人脑的可塑性强太多了,所以必定是由机器去适应人脑。人类大脑的神经元不可能把一个电极当做是另一个神经元。大脑会做出一些调整,但是大部分调整应该会是由机器去完成的,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插一句:reddit上网友对此的评论是:Elon Musk需要个女朋友,他对AI太浪漫了~)

Elon Musk将人的大脑形容为电脑和猴脑的组装结合,大脑的脑缘系统相当于猴脑,大脑皮质相当于电脑。而智能的部分是大脑皮质。我们的各种冲动、欲望是被猴脑驱使的,而电脑(即大脑皮质)不断在满足猴脑。这是Musk觉得很荒诞的地方,因为本来应该是由有智力的大脑皮质去管理毫无智力的脑缘系统,但实际却截然相反,是

笨的操纵着聪明的。

主持人:你认为机器学习对理解大脑的双向沟通有价值吗?

Elon Musk:绝对有的。我们是神经网络,AI基本上也是神经网络。人脑和机器脑互通就像是数字神经网络与生物神经网络进行连接。而绝大部分的智能是数字化的部分,看我们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之间智力的巨大差异便可知。边缘系统是完全理解不了皮质在做什么的。它只是饥饿、疲倦、愤怒、渴望性等,然后把这种冲动传递给大脑皮质,大脑皮质会去满足它。

Neuralink能为人类带来什么?

(Neuralink是Elon Musk创办的脑机接口公司,将开发其称之为“神经蕾丝”的技术,在人脑中植入细小的电极,可能有朝一日能用来上传、下载人的思想。)

Elon Musk:首先Neuralink会解决大量的大脑相关的疾病问题,比如自闭症、精神分裂、失忆,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记忆丢失,父母可能不记得孩子的名字等这类问题。Neuralink能带来的不仅于此,在解决大脑或脊髓的严重损伤方面也能发挥巨大作用,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获得极大的提高。不过最终我们需要应对数字超级智能相关的存在风险。我们人类在智力上是比不过超级智能的,那么

既然打不过,我们可以加入它们

Elon Musk做客人工智能播客,谈脑机接口、自动驾驶(Ⅱ)

主持人:你希望Neuralink成为人类搭乘上超级智能的连接吗?

Elon Musk:有机会,这个机会是>0%。随着Neuralink的发展,这个可能性的比例可以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只能说有这个可能。试想一下中风后的康复,脊髓损伤后依然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身体,遗传性脑病等等可以得到解决。要实现这些,我们必须更详尽地理解神经元,大脑是怎么具体工作的,这样我们才能对相应的神经元进行刺激,用材料硅去替代坏的部分,让失效的脑路工作重新激活、运行、发挥功能。我只提到大脑的两部分,大脑皮质和边缘系统,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开发第三部分。即使边缘系统很蠢,很荒谬,但是它也很有趣,没人想要替换掉它。大脑皮质是人脑智力的核心,如果再加一层比其智力超出很多的电子超级智能层到人脑,而这第三层能和谐地与大脑另外两层共处在人类大脑里,这样的未来激动人心。

Elon Musk也表达了实现这些想法的紧迫性,当我们实现了电子超级智能,正是穿越奇点之时,那之后一切变得变幻莫测,他希望能在奇点到来之际或者至少奇点后不久实现人脑接口以最小化人类和意识的生存风险。

Neuralink遇到哪些难题?

Elon Musk:多学科人才的稀缺。要放进大脑并能读取大脑脑神经信号的电极必须要满足:1.足够小,不伤害到神经元;2.电极需要完好地待在大脑里几十年(和人活着的时间一样长);3.电极需要在低耗和高效的方式下读取和表达神经元的信号(大脑对温度特别敏感,电极功率必须低,不能给大脑加热)。而做到这些,我们需要擅长材料科学、软件、机械工程学、电子工程学,芯片设计,微细加工的多学科人才。电极里的代码在大脑里久了是否会被溶解?电极在大脑里对人安全吗?如何在那么低的功率下去准确地收集大脑给出的信号?这些都是待攻破的难题。还有如何让这一切实现自动化,因为自动化才能让这项技术普及。像LASIK,如果由神经外科医生用手来操作,这不可能应用到大面积人群。而因为这个手术由机器人来操作,眼科医生只需要确保病人头放在正确的位置,按下按钮,一切自动完成。

(LASIK,英文全称: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 ,准分子激光原地角膜消除术。)

Telsa是否已上了实现完全自主的轨道?

Elon Musk:毫无疑问是的!完全无人驾驶在高速公路上已经可以实现。我可以轻易地分辨出高速公路上的车是否是Telsa 自动驾驶车辆,因为人在路上行驶的时候像碰碰车一样前行着,他们保持驾驶在线内,而Telsa自动驾驶是在线内的正中央前行的。在高速公路这种环境下驾驶,自动驾驶比人驾驶要安全得多。现在还需要攻破的难题是在有复杂交通灯以及崎岖道路上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最困难的事情是在矢量空间中精确地获取周围物体状况的信息,让车辆获取周围情况的视觉输入,一旦有了精确的向量空间呈现,让自动驾驶车辆自行规划和控制就相对容易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动化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大部分人根本没见过机器人,而自动驾驶的车辆就是有4个轮子的机器人。Telsa有成千上万的自动驾驶车辆,很快几百万辆Telsa能实现完全无人自动驾驶。人们还可以通过了解自动驾驶车辆认识机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