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等生喬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優秀

對於電影《差等生喬曦》的評論褒貶不一,有人說,觀看看後滿滿正能量,令人奮進。也有人說影片中的一些細節不符合現實生活。

我看到的是,對於高二學生喬曦來說,她處在青春叛逆期,家長和老師的行為和態度,以我們想象不到的力量,影響了她的成長。

《差等生喬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優秀

1、尊重孩子的夢想

根據影片中班主任老師所說,喬曦的高一成績還可以,為什麼到了高二就成了墊底的差生了呢?

其實,她的變化來自於一場與媽媽的抗爭,媽媽為了讓她專心讀書,撕毀了她最喜歡的課外書籍。我們都以為是言情類的,然而,喬曦讀的都是一些國學經典,還有一些是名著。

從那以後,她似乎是為了報復媽媽,放棄了學習。

對於家長來說,眼看著孩子把有限的精力沒有全部用在學習上,肯定著急。但是,我們可不可以不那麼極端呢?給孩子一個固定時間去做她喜歡的事,其餘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學習上,以喬曦的聰明,不但不會影響成績,以她讀的那些書,一定對學習有幫助。

孩子們最怕的一句話不是“別人家的孩子”,而是“我都是為你好”。

那麼,可不可以給孩子最起碼的尊重,讓她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之後,讓她自己安排時間,哪怕每天只讀半個小時的課外書,她也不至於因為對抗媽媽而放棄學習。

2、珍惜孩子的信任

班主任在課堂上信誓旦旦地說,有什麼事都可以跟老師說,她可以成為大家的好朋友。

於是,當有男孩子送情書給喬曦的時候,她選擇了跟老師說。她以為老師真的可以幫助她解決煩惱,沒想到,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質問那個男生,那個男生看向喬曦的眼裡,滿滿的不解。喬曦再懊悔也挽回不了什麼了,她眼睜睜看著男生轉學了,從此,她也不再相信老師。

也因此,當新來的班主任孫老師想要跟她談心,她卻不那麼容易信任他了。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的全部,他們對我們的依賴和信任是與生俱來的,當有一天我們發現,孩子的心不再向我們敞開,那我們一定是有什麼行為傷害了他們,所以才會抗拒與我們交流。

《差等生喬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優秀

3、父母要以身作則

我們會對孩子不自覺地加以各種約束 。

比如,喬曦在吃飯時,手機響了,爸爸媽媽一齊說,吃飯不可以接電話,影響健康,沒什麼重要的事,飯後再說。戲劇化的是,爸爸的手機響了,他尷尬地說,我可以接,有重要的事,結果 ,不過是牌友相約而已。

仔細想想,生活中的我們,是不是對孩子做到了嚴格要求,卻對自己十分寬容。說好的“嚴以律已,寬以待人”呢?

4、遇到良師,是喬曦們的幸運

幸運的是,喬曦沒有一直自暴自棄,因為遇到了新的班主任孫老師。他為了改變以喬曦為首的四個差等生小集體,在課餘時間走進她們的生活,瞭解她們的家庭,找到使她們厭棄學習的根源,一點一點改變著她們。

孩子不願意敞開心扉,他就首先說自己學生時代的糗事,以拉近他與孩子們的心理距離。

孩子們沒有自信,他就給她們分析各自的優勢,讓她們對未來充滿希望。

他用盡各種小伎倆去促成喬曦參加漢文大賽,最終經過一段時間的突擊學習,再加上自己深厚的文學儲備,取得了代表學校去參賽的資格。

以教導主任為代表的人,崇尚老式教育方式,固步自封,他不相信他眼裡的差等生喬曦,會有本事打敗學霸,脫穎而出。

其實,哪有什麼逆襲,不過是你沒看到別人背後的努力而已。

《差等生喬曦》:家長做到這3點,孩子越來越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