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的女真族和清朝滿族是一個民族嗎?為什麼大金國不梳辮子?

歷史一書生


這個女真族是存在的時間也是很久遠了,距離現在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女真族的發源地在現在的中國東北。它是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混血種族。那麼金國的女真族和清朝的滿族是一個民族嗎?為什麼大金國不梳辮子呢?

女真族和和滿族的分別有很多,女真是滿族但是滿族卻不是女真。


凡是要講究一個迴歸本源,女真族一開始的十分強大建立起了大金國。曾經的女真族也把當時的漢人打的很是悽慘。把漢人建立的大宋王朝給打的一度的亡國。但是就算是再強硬的女真族也是有自己強勁的對手這個對手就是同時代的蒙古族。由成吉思汗領導的蒙古各部落曾經向金國稱過臣。但是後來成吉思汗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得強大了起來。強大以後的成吉思汗對金國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最終打的金國亡國女真族亡差點亡族。後來女真族為了能夠繼續的生存下去一部分前往漢人生存的地方和漢人過起了混居的日子。另一部分則是跑到了東北地區和當地的遊牧民族進行了大混和。滿族人就是女真族人和東北遊牧民族混和在一起的後代。不過滿族人經過了幾個朝代的發展最終已經和女真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一點體現在了方方面面。所以女真族是滿族是但是現在的滿族和女真族已經扯不上任何的關係了。


大金國不梳辮子的問題。

當時的大金國也就是女真族,那個時候的人們講究的是在自己的腦門後面留兩個辮子。也叫作金錢鼠尾這種辮子和當時的蒙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像女真族這種遊牧民族他們從自己的骨子裡面就崇尚武力。尊重強者因為蒙古人在當時比他們要強,多次把女真族打敗。在那種情況之下女真族就在各個方面刻意的向蒙古人學習。就是為了有一天自己能夠壯大起來。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清朝的滿族人也是不梳辮子的。梳辮子的開始是滿清入關以後開始的。

清朝在努爾哈赤後金時期對於梳辮子的要求沒有那麼的高,基本上就是看自己的想法而定。那個時候的清朝屬於自己發展階段要隨時面臨著蒙古各國還有明朝的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一切要求都從簡化只要是能夠把仗打贏就是最好的事情。後來滿清打敗了自己所有的對手然後成功的進關結束了自己遊牧民族的生活。為了顯示自己民族的強大和統一。最終強制性的要求所有的漢人進行剃髮留辮子為此還殺了許多敢於反抗的漢人。


滿族統一留辮子就是為了體現出自己民族高人一等。金國時期的女真族和清朝失身滿族人。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民族所以也談不上保持一樣的傳統,統一在自己腦門上留辮子的事情也只有清朝的滿族能幹的出來。


藤樹先生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金國女真和滿清的滿族不適於同一個民族,這是後來滿清亂認祖宗,自抬身價的結果。

如果硬要拉關係,只能說他們同屬於通古斯人。但通古斯人是個大概念,包括北方很多少數民族。

金國女真建國以後,一度比較強大,然後沒多久就迅速衰敗。

金國滅亡的時候,金國女真遭到北方蒙古人的大肆屠殺,一些漢人也起來反抗。

有很多學者認為,當時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女真人絕大部分被屠殺殆盡:他們見了猛安謀克“期必殺之而後已”,以至於“尋蹤捕影,不三二日屠戮盡淨,甚至掘墳墓,棄骸骨。”

尤其,金國女真幾乎族滅,只有極少數人為蒙古人所利用,另外一部隱姓埋名從此和漢人同化,不復存在。

至少少數部落退入東北,一些則之前就沒有入關,這就是海西女真一部分的祖先。

但創建滿清的建州女真的祖先是胡裡改部隊,在金國滅亡前後他們還在外興安嶺地區活動,並不在今天的東北地區。

元朝時期,胡裡改人才逐步進入東北黑龍江、牡丹江流域。他們在明代逐步發展起來,最終由努爾哈赤統一建州女真,進而統一其他各部,包括海西女真,建立了滿清。

但建州女真和金國女真沒有什麼聯繫,雙方只是同屬通古斯人而已。

只有被建州女真打垮吞併的海西女真,才同金國女真有一定的淵源而已。

所以,建州女真同金國女真沒有關係,更談不上是祖先和後代。只能說滿清這個國家,同金國女真有一定的聯繫。

打個比方,比如今天中國也有朝鮮族,數量還不少。漢族雖和朝鮮族很接近,但你能說漢族的祖先是朝鮮人嗎?當然不可能。

我們只能說,中國這個國家,同古代朝鮮人有一定的聯繫。

就具體的髮髻來說,金國女真的髮髻同建州女真,有很大的而不同。

金國女真的頭髮,同當時的契丹人很接近。

他們將頭頂和兩鬢的頭髮剃掉,而後將腦後留著的頭髮梳成兩條小辮。契丹人和韃靼人髮型也基本如此,等到蒙古興起時,一些部落也沿用這種髮型。

而建州女真則有很大不同。

那種金錢鼠尾頭,只留下腦後一點點頭髮,梳成細細的小辮子,可以穿過銅錢中心的方孔,遠遠望去就跟一條小黑尾巴差不多。到了清代後期,才慢慢演變成那種又粗又長的大辮子。

如果說建州女真就是金國女真的後代,不可能髮髻上有這麼巨大的區別。



亂認祖宗,是一種自卑心理。


薩沙


金朝的女真,和清朝的女真(後來的滿族),都源自於通古斯民族下的肅順民族。

肅慎族有三千多年曆史,漢晉時期叫挹婁,南北朝時期叫勿吉,隋唐朝稱黑水靺鞨,遼宋時期才正式稱為女真。

而女真族的完顏部,統一了部族,建立了金朝。1234年,蒙古滅金,將首先加入蒙古部族的金朝女真人統一劃歸為漢人(南方的漢人則被成為南人),因此金朝的主體民族就這樣被動的被蒙古人融入進了漢人。

而還有一部分繼續生活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龍江流域的女真人,未被漢化,也逃過了蒙古人的報復,被稱為生女真,元朝建立後,設立了斡朵裡、胡裡改、桃溫、脫斡憐、孛苦江五個萬戶府來管理女真族。

1403年,明朝的永樂皇帝為擴充兵力,遷徙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女真族南下,為進攻北元儲備力量,招募這部分女真族人入伍,而這其中的斡朵裡萬戶府首領猛哥帖木兒在追隨朱棣討伐北元時建立功勳,將猛哥帖木兒分封在建州三衛,為明朝鎮守邊疆。

後來,到了明朝後期,建州左衛誕生了努爾哈赤,建州三衛便是滿清女真人的核心力量。

所以有些人把滿清入關看作是外敵入侵在某種意義上是說不通的,因為滿清的先祖實際上是追隨明成祖抗擊北元的將領。

所以,金朝的女真和滿清的女真,是同源自肅慎,但金朝女真是直系,而滿清的女真則更旁支,起初接收漢化水平更低。

關於滿清留辮子的問題,實際上源自於努爾哈赤部族的髮型標誌,最早的女真實際上髮型非常多樣,金朝後期的女真人的髮型已經和漢人沒什麼兩樣了,最後被努爾哈赤逐漸統一了整個部落後,也才有了統一使用後腦勺辮子髮型的習慣。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關於女真和滿族的關係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但是這些都是屬於學術問題,歷史問題,而根本不涉及民族問題!


(金國女真人的“髡”發特徵)

但是,總有一些不尊重歷史的歷史盲們,出於民族自尊等原因,狹隘地把歷史問題和民族問題混為一談!在認真研究歷史上的女真人和今天的滿族關係中,不斷被扣上“民族黑”的帽子,這種狹隘的歷史心態必然讓民族歷史研究無法進行下去,也必然是不尊重歷史的結果,所以,對於歷史盲們,不管你們是出於什麼心態,對於民族歷史應該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認真加以研究。



(上圖第一個髮型屬於滿人早期的“剃”發特徵。)

同時,你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金國女真和滿族可以完全肯定不是一個民族!

之所以可以如此確定,是基於我們對歷史的發展邏輯的認知和嚴肅思考。

之所以越來越多的學者專家都更傾向於把金國女真和滿族掰扯開,是基於如下一些考量:

關於教科書中把滿族和女真混為一談的原因,是過去把清朝的《滿洲源流考》作為歷史依據。

很顯然,這個《滿洲源流考》漏洞百出,因其篡改歷史,被歷史學者嗤之以鼻,並遭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質疑。尤其是,源流考以努爾哈赤認完顏阿骨打為其六世祖先,從而作為民族起源。但眾所周知,他們根本就不是同一個部落,八竿子打不著,隔著山,毫無依據的認祖更多的被認為是出於統一當時的“建州女真”各部落需要而做出的託名做法。這是典型的亂認祖宗的做法。作為嚴謹,務實的歷史學者必然會有著清醒冷靜認識的。

我們尤其要指出的是,金國女真人是不是滿人,要看二者的主體差別——有沒有繼承關係。只有搞清楚二者差別,才不會引起概念混淆。

金國女真“主體”是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國,其主體與滿人存在明顯差異——時空差異。

所謂時空差異,表現在金國女真的歷史特徵與滿人不具備吻合性。

這表現在:

1.金國女真的“主體”全部遷入關內。

2.進入關內一百多年裡,其主動漢化。先後把貴族遷往山東等地與漢人定居生活,風俗習慣與漢人趨同,信奉道教、佛教,修建大量道觀和寺廟,與建州女真信奉薩滿教完全不同。

3.以中原文明為標準,無論是文字、髮型和服飾都不斷受到漢人影響,彼時的金國女真人是以哈漢為時尚潮流,漢風的影響與日俱增。歷代金國皇帝都不斷推出漢化政策,承認中原文明的先進性,這個過程中,他們以中原正統自居,尤其是,自稱“中國”。

很顯然,他們的漢化程度很高。

4.金國女真擁有很高的漢化文明,其勢力最遠到達黃河以北。包括,全民全面漢化,模仿漢字發明的女真文也逐漸放棄;包括,以鐵浮屠為代表的軍事技術;包括,和中原王朝一樣的封建社會進程。

其強大的軍事工業使其具備了極強的進攻性,併為以此滅亡北宋王朝具備了可能性。

5.蒙古滅金實施了大屠殺,整個過程中,有2000萬人以上死於戰亂,其完顏王室被屠殺殆盡。其統治區百姓經過長期融合,在金國被滅時,已經很難分彼此了。正因為如此,蒙古人將他們一概稱之為“漢人”。而把南宋的漢人稱之為“南人”。

6.近年人口學發現,甘肅涇川還生活著已經完全演變為“土生土長”的漢人村落的“完顏村”。這裡的人們經過民族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已經確認了其完顏氏族的後裔身份。八百多年來,他們一直祭拜祖先“完顏阿骨打”。同時,在山東還發現了金國軍師粘罕後裔,他們也已經是土生土長的漢人了。

這個發現和歷史記載不謀而合。這表明,被屠殺後的金國女真人徹底融入漢人。

那麼,滿人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呢?

滿人的“主體”不僅僅是歷史上的建州女真,而今天的滿族是以“清末旗人”為主體形成的。

旗人源自於其首領努爾哈赤時代創建的“八旗制度”,在皇太極時代,漢八旗和蒙八旗都很強大了。在清代,旗人內是通婚的。很多漢旗人在歷經三百年後,都成為今天的滿人。

最典型的就是明朝漢人尚可喜。

他的家族開枝散葉,到今天已經有四萬多人,基本都是滿人。

從人口學分析,滿人中漢人佔到了六成,這充分說明漢滿高度融合。

所以,我們說滿人有兩個主體,一個是建州女真,另一個是歷史上的“漢人”。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少數民族。比如,錫伯人,鄂溫克人,朝鮮人,蒙古人等。這些都表明,滿人是一個歷經發展,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的一個“民族共同體”!這麼看,他們的民族主體和金國女真的民族主體已經完全不同——變化太大了。既然主體不同,又如何能說是一個民族呢?

事實上,金國女真和滿人在風俗特點上也完全不一樣。

滿人是非常尊重狗的,他們是不吃狗肉的。這是因為傳說狗救過他們的祖先。

但是,金國女真人卻是要吃狗肉的,史書《大金國志》有如下的記載。

除了習俗不同,宗教信仰更是完全不同。金國女真推崇“拜孔子,開科舉,忠孝仁義”以此標榜自己為中華正統,還推崇道教和佛教,在其統治區內修建了大量寺廟和道觀,儼然就是以中原人自居了!

而此時的建州女真人崇拜的是薩滿教,就是俗稱的“跳大神”,所以就宗教信仰來看,二者也是有本質區別的。

上圖中,就是典型的薩滿祭祀場景。

我們還必須指出的是,二者的文明程度差距,說實在太大了!

作為滿人主體之一的建州女真,明末崛起的時候尚處於“奴隸社會”。他們還依然奉行“巧取豪奪”的劫掠方式,是典型的“野蠻人”特徵。這和被滅亡時處於高度文明的金國人大相徑庭,我們知道,文明是進化的,但如此逆潮流發展,完全不符合發展規律。就連同時期的另一個女真部落,海西女真也不以為然,認為他們太落後了,稱其為“蠻族”。迄今有學者認為,從蠻族向滿族的發展,本身就體現了一個民族從落後向中原文明靠攏學習的發展融合過程,是應該值得肯定的。

努爾哈赤創建八旗制度,創建滿洲人,本身就是一個民族的自我救贖行為。當時的東北乃是苦寒之地,生存環境極其惡劣,茹毛飲血,他們面臨著和大自然的抗爭,還要和山林野獸搏鬥,以獲取更多的有限的生產資源。這也是造成其文明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建州女真從何而來呢?


一般認為,他們從遙遠的通古斯而來。通古斯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亞。

建州女真的前身是元末的胡裡改人,來到中國東北的時候,先是誤入朝鮮,被驅趕,四處漂泊,到了明初被善良的明朝安置在東北,併為其設置奴兒干都司,建州左右衛所管轄該地,努爾哈赤是建州左衛的指揮使,後被封為龍虎將軍。所以,後來他反叛明朝,作亂遼東,尤其是發動的“遼東之屠”,讓他背上了屠夫惡名,也讓“農夫和蛇”的故事從此流傳。


從這裡可以看出,滿人並不是東北最早的居民。他們是在金國女真人離開東北後才填補了這裡的真空。而且,這裡還生活著勤勞勇敢的各族人民,當時的遼東漢人就有三百萬之眾,而建州女真出現在這裡的時候,人口還僅僅數萬人。史書記載,為壯大滿洲,統一女真各部,努爾哈赤曾向錫伯人借兵三萬。而他在建立後金時,以八旗制度,兵民一體,已經有數十萬之眾。

關於來源於通古斯的說法,慈禧之侄孫,葉赫那拉.根正還有進一步論述。他說,“所有資料都是從努爾哈赤時代開始,上溯六代,到第七代就沒有記載了。”這也表明,努爾哈赤亂認祖先,編造了一段歷史。他也認為,“滿人來自通古斯,今天的西伯利亞”。這個記載見於他的著作《我所認識的慈禧》一書中,而他的說法完全印證了那段歷史。

綜上所述,此女真非彼女真,然也!信也!靠譜也!“同一個民族兩次入主中原”,這除了美化貼金,實在是非分之想,欲圖掩蓋民族歷史的發展真相!關於滿清入主中原,實現自我救贖的論題,可以參考我之前的相關問答!


卓爾艾米


故意狗吠歪曲歷史,別有企圖,全世界都知道東北的原住民是滿族人,漢姓都是有起源地和來歷的沒有一個漢姓起源滿洲利亞地區,中原的黃河長江也流不到東北,商族的父系基因是O2B,現在只有在滿族朝鮮族和日本人中高頻出現,阜新代海的發掘也證明了商族來之東北,紅山文明比黃河文明早出現了1000年,墓冢的玉器也出現了龍鳳鳥等圖騰,基因測定是以N和C3A為主體,證明也與現代漢族沒有關係,基因測定的結果是當代漢族來之中國南方而不是北方民族,所以當代人類分子學測試的結果是:華夏民族是阿爾泰語系的民族,炎黃子孫也是,龍的傳人更是,與當代漢族無關,所以中國現在介紹考古的文章和視頻從來不談基因測試的結果。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之興也自東北而來,商之亡也像東北而去…… 而滿族人是一直拿玄鳥當圖騰的民族

漢人的祖地在黃河長江,有一首歌: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漢人從來沒叫松花江是母親河。黃河長江也流不到東北。 滿通古斯族系範圍很大不是你別有用心認為的遠東或者庫頁島那一塊更加不是遠東的通古斯,而是東北朝鮮半島和日本都屬於通古斯族系地方。


羽田熊三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這倆人是一個族群嗎?俺很肯定的回答,是,沒跑,這倆人是一個祖宗,追根到底這都是一家。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為嘛呢?有啥依據?”

好,咱開篇先把這倆人為嘛是一個祖宗的事,給大傢伙聊清楚了。

女真族

這女真族,他還有倆別名叫女貞或者女直,所以大傢伙擱歷史書上瞅見那倆別名彆著急,那不是錯別字,這都是咱今個要說的女真族,他們是一回事。

打開頭人家不叫女真,在三千年以前叫肅慎。他指的是咱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在堯舜禹的時候,對咱中原地區已經開始俯首稱臣了。

那個時候,隔幾年都會派幾個拿著貢品的人,串門子一樣拜見咱中原地區的領導人。當然那會他們拿的東西,擱咱現代人的眼裡,不是啥好物件,一般都是弓啦,石弩啦之類的東西。

那麼有文字記載的實打實的到中原地區拜見,是周武王時期,所以這女真人和咱大華夏打春秋之前就已經開始有了接觸,這是實錘的。

至於堯舜禹時代,是沒有文字記載,僅僅是傳說,但最近出土的文物似乎這嘎達和咱中原地區有一定的聯繫。

這麼長時間的流傳下來,他這名就一直在變,漢朝的時候叫挹婁。就這字號用了六百多年,到了南北朝時期這開始叫勿吉。這勿吉的名用了一段時間這就到隋唐時期,這又改成了黑水靺鞨。

雖然名不一樣,但指的都是同一批人。那麼他們形成真正的民族形態,是在唐朝,那會他們就有了相同的習俗,相同的意識形態。

這到了遼宋時期,這幫人把這族名又改成了肅慎,但在咱漢人記載中直接用女真或者女直來說事。打這開始咱就管叫他女真了,其實這倆字最早在唐朝時期已經有了,形成慣例是在遼宋時期。

說道這裡,估計有人好奇:“為嘛這女真還叫女直呢?真和直就是樣子相似,但這發音壓根就不一樣啊!”

這事要怪就怪遼興宗耶律宗真,瞅見沒他有個真字,避諱他,所以就叫了女直了,這幫人他不樂意啊,但也沒辦法,打不過人家,只能認了。

後來的女真

咱把時間線掐在十一世紀,就這時間點上的女真已經對契丹建立的遼朝俯首稱臣了。

契丹人對這幫人也是不放心,對他們實行的是分而治之的政策。簡單的說他們把女真當中間那些個頭比較大的大姓,從人家原來的祖籍地給騙了出來,拉到了遼東半島,還給賞了契丹國籍。被騙出來的這幫人,就叫熟女真。而留在原地,也就是松花江北邊,寧江州東邊的這幫人就叫生女真。

而這黑水靺鞨的後裔,他就是生女真的主體。

話說這契丹人也不地道,他對這生女真還是不放心,天天的想著法的打擊生女真這幫人。這老話說的好,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就這種不斷的打擊中生女真就誕生出了一個人物,叫完顏阿骨打的。

這人一口氣就統一了女真各部,大腳丫子就把契丹給踹出了自己的地盤。在1115年的時候就建立了金朝,國號就是大金。

這國號的來源就是取自他們最初的發源地金水河,照人家的意思這就是不腐不壞,長長久久!

可他這日子也不長,百多年之後,這金朝就要面對一個崛起的龐然大物——蒙古帝國。

話說他這金朝,也知道蒙古人不能強大,一旦強大起來他們的日子絕對不好過,所以在這漫長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對蒙古採取減丁政策。

簡單的說,就是時不時的挑撥一下蒙古各個部落之間的矛盾,讓他們打生打死的鬧騰。實在不行他們自己個也動手,殺這個,打那個的。

其最終的目的,防止蒙古人一家獨大的局面出現,讓他們始終處在分裂的狀態。

這矛盾可就積攢的大發了,當蒙古人崛起,一傢伙就把金朝給掀翻了。

那麼元朝就建立起來,這大元朝對這女真更恨,除了當初在戰爭中被殺的被砍的,剩下一窩子女真,他就進行了劃分。

說這女真生在西北不會說漢語的,一律視為蒙古人,如果生在漢地,會說漢話的,一律視為漢人。

得,就這一個政策下來,女真人口的五分之三直接就整沒了。

當然原祖籍地的女真人,還視作女真。

這時間到了大明王朝建立之後,這女真大體已經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東海女真三大部。

後來建州女真的首領努爾哈赤靠著十三副鎧甲,這就統一了女真各部,後來就創建了八旗制度。

於是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這就建立了後金,也就是滿清的前身。

這事到了皇太極的手裡邊之後,因為連年的戰爭,這人口資源的缺口實在是太大,不足以他支持一場接著一場的大戰,所以皇太極就把投降的漢人和蒙古人也編入了八旗制度之中,這就形成了漢八旗和滿八旗。

這幫人也是做為旗人看待的。

這時間到了1635年十一月二十二號,皇太極就頒佈了一條命令,說無知的人老是叫俺們為女真,這不妥,打今個起咱就叫做滿族。

所以滿族這個名就是從這一天定下來的,女真的的民族名也就改成了滿族。

所以啊女真和滿族壓根就是一個民族,這是實錘的沒跑。

那為嘛一個梳辮子,另一個不梳呢?

這有啥好奇怪的,他們當中間這都擱了好多年了,您這髮式還不讓人家變上一變。這就好比過去最開始的時候,咱都是穿獸皮的主,現如今咱都是穿大褲衩的主,一個道理,這沒啥好奇怪的!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關於女真人辮髮, 史學界肯定論,但對於女真人辮髮式樣, 卻眾說不一。有人認為是滿族人式樣, 有人認為是元人“ 三搭頭” 式樣,未有定論。

提出女真辮髮為滿族人式樣的, 主要是根據宋朝人對女真人髮式的描述。如: “婦人辮髮盤髻, 男子辮髮垂後

” ; “人皆辮髮… … 留顱後發以色絲系之”“但見禿頭辮髮者; 哭頭絞發, 裝著寒服” ; “斬禿髮垂環者三千餘級” ; “皆剃頭辮髮, 作金人裝束”, ; “編髮露頂, 肆行縹路” 以上論據固然都說明了女真人辮髮, 但並不能依此斷言女真人辮髮式樣就是滿族人的辮髮式樣

提出女真人辮髮為元人“ 三搭頭” 式樣的說法, 主要根據是孟琪的《蒙糙備錄》和鄭所南( , 乙史》中所記述的蒙古族男子髮式: “上自成吉思汗, 下及國人皆剃` 婆焦’ , 如中國小兒留三搭頭。在腮門者稍長則剪之, 在兩旁者總小角垂於肩上. ” 功“ 鞍主三搭辮髮,` 三搭者’ 環剃去頂上一彎頭髮, 留當前發, 剪短散垂, 卻析兩旁發給兩髻, 懸加左右肩襖上, 日`不狼兒’ , 言左右垂髻礙於四顧, 不能狼顧, 或合辮為一, 直拖乖衣背。”, 他們根據元人刻本《事林廣記》括圖中所繪的男子髮式說: “ 因元去金不遠, 兩民族在生活習俗上互有影響” , 所以“ 合辮為一、直拖衣背的髮式, 就是女真族的辮髮式樣” . 誠然, 金元相接, 女真蒙佔兩民族生活習俗上有相近之處, 但這並不能證明女真人的辮髮式樣一與元人的式樣一致。

(此圖為契丹髮式,不是女真髮式)
從史籍中看女真人的髮式。在皓如煙海的史籍中, 關於辮髮的記載屢見不鮮. 《論語》、《史記》、《前漢書》、《後漢書》、《北史》、《梁書》等史籍, 就早已記述了北方山戎、匈奴、鮮卑、突厥、高昌等族的辮髮, 而《晉書》、(l 日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等書, 也都記載了女真人的祖先, 即肅慎人和黑水鞋輻人的辮髮事實。所以,女真人辮髮是有著悠久的歷史與傳統的。

關於女真人辮髮的記載, 主要見於宋人的史籍. 而記載較為集中細緻的, 又當推《三朝北盟會編》、《大金國志》和《北風揚沙錄》. 據《北風揚沙錄》載: “人皆辮髮與契丹異. 耳垂金環, 留顱後發, 以色絲系之. ” 這說明女真人的髮式不同於契丹人。《三朝北盟會編》卷三載: “ 婦人辮髮盤髻, 男子辮髮垂後, 耳垂金銀, 留顱後發, 以色絲系之. ” 這不僅說明女真人辮髮, 而且說明女真人的髮辮是垂於身後的。

《大金國志》卷三十九載: “辮髮垂肩, 與契丹分, 乖金環, 留顱後發, 系以色絲。” 這一記載, 從整體上看, 綜合了上述史籍的主要內容。但值得注意的是, “辮髮垂肩” 的記載是其它史籍中所沒有的, 而這恰恰是畫龍點睛的一筆. 如此, 我們就可以得出女真人辮髮的大致式樣. 首先, 女真人的髡髮不同於契丹人那種只留兩側的髡髮. 其次, 從“留顱後發” 來看, 女真人除將額頂頭髮剃掉以外, 頭頂後部與腦後的頭髮都是保留的。“顱”本作項顱, 頂也; 。可見“顱後” 即是頭頂以後. 再次, “ 男子辮髮垂後” 、“ 辮髮垂肩” , 說明這些頭髮是要梳成兩條辮子的; 如無左右兩條辮子, 又怎能辮髮而垂兩肩呢! 至此, 我們則可以對女真人的辮髮式樣有一個總的形象, 即把額頭頭髮剃掉, 把其餘頭髮留起來, 梳成兩條髮辮, 經兩個肩旁垂在身後, 與現代女子梳兩條長辮子類似。

這張圖取自金代人張瑀所畫的《文姬歸漢圖》.。這是一幅取材於東漢末文姬歸漢的故事和以作者所處金代女真人的生活為依據創作的藝術作品。張瑀是金朝內府機構“掌給宮中諸色工作”的“抵應司” 官員。因此他的作品必然是從現實的、活功著的人們出發, 並且從他們的現實的生活過程中引伸出這個生活過程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和反響的發展 . 他在作品中所反映的人們的衣著服飾風俗等等, 也必然是當時的女真人的生活. 那麼《文姬歸漢圖》中的男子髮式是什麼樣的呢? 恰與前面所述的女真髮式相一致. 畫面中身穿帶有鮮明特點的女真服裝的男子, 前份`頭頂及兩鬢稍加剃剪,將腦後所留頭髮梳成左右兩條辮子, 通過雙肩垂落在背後,為了體現文姬歸漢這支長途行旅隊伍是在冒著大風沙頑強挺進, 他們的髮辮已被風吹得飄了起來, 尤如現代梳兩條長辮的姑娘一般。

女真人在關外一直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靠打獵和採摘為生,他們需要簡潔的衣服和髮式,保證在深山老林之中不被樹枝鉤住,發生危險,所一隻留顱後頭發,將它編結為辮子垂下。

髡髮,其大意是指剃除頭上部分頭髮,將餘發披散、結辮的一種髮式。但亦有不剃髮而完全辮髮和完全剃光頭髮的髮式存在,籠統都可稱之為髡髮,在不同的民族、年齡段和歷史時期,都有過不同的含義。髡髮本是源自上古遊牧民族的一種風俗,並非今人所想,只在北方少數民族中流行,像漢代的西南少數民族,祖先多是來自西北的遊牧古羌人,因而也有辮髮傳統。《漢書》記載西南夷列國數十,“北至葉榆,名為巂、昆明,皆編髮,隨畜遷徙。” 遠古牧人乘馬馳逐,披散的頭髮容易遮擋視線,故而將其剃去或結辮,以便馬上行止,髮式又因民族之不同而有區別。如鮮卑、突厥之髡髮,留全發或披或辮於背後;滿洲則剃髮,剃去顱頂前部毛髮,而以後部餘發扎為一辮垂下。契丹、蒙古則將頭頂四周一圈頭髮剃去,留額前發散垂,餘發契丹多散披為長髮,蒙古則多辮做兩髻,垂懸肩上。【這可能與草原民族相信頭頂滷門是供靈魂進出之門,因而剃髮供其出入的古老薩滿習俗有關】元昊夏國之党項人剃髮,則完全禿髮,被宋人目為“一國僧”。而秉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華夏民族,其遠祖亦源於各支遊牧民族,故而在遊牧風俗的侵染下,早年間也曾有辮髮的行為。如源自東夷的商人和深受遊牧西戎影響的秦人,都曾有過辮髮歷史,至今流傳的殷墟玉人、秦陵兵馬俑形象中,都出現過辮髮人物形象,足以證此。秦漢之後,中原小兒在幼年時仍保留有剃髮垂髫的儀式,直至現代依然。

選擇頭髮的長短本是自然環境的使然,戎狄髡髮中原束髮百越斷髮,因其生活環境而為。但隨著古代民族間的遷徙交匯,頭髮的去留在入主中原的少數族和原住民之間,就成為了一種辨別身份的文化符號,順從和反抗,只從頭髮上就能看出。建立北魏的鮮卑人,被南方漢人詆為“索虜”,“索虜者,以北人辮髮,謂之索頭也。” 直至唐時,歐陽詢還曾作詩嘲笑鮮卑裔的長孫無忌,稱其“索頭連背暖。” 好在索頭並未強迫漢人一起編辮,孝文帝的全盤漢化讓漢族學者叫好,卻不提就此而衰敗的歷史。唐時吐蕃強盛,盡奪李唐隴西、河西諸地,當地漢族百姓亦被強令依吐蕃風習辮髮易俗,只每年正旦可穿著唐服祭拜先祖。西夏景宗元昊自認鮮卑拓跋後裔,在國中下禿髮令,推行党項傳統的髮式,禁用漢人風俗結髮。“三日不從,許眾共殺之。於是民爭先禿髮、耳垂環以異之。” 元朝的蒙古統治者也是習慣辮髮,卻未強行推廣,但各族人士迎合統治者意志,自行辮髮易服者頗多,薰染及於民人,後世甚至有“士庶鹹辮髮椎髻”之論【出自《明太祖實錄》,屬文人誇大之詞。元代漢族官紳畫像傳世者,仍舊漢族士人打扮】 當時像元世祖的高麗女婿為了取悅老丈人,就曾強令全國辮髮,一時朝中“自宰相至下僚無不開剃。” 結果反被老丈人一通鄙夷,以為其隨意改變國風太過輕薄,拍馬不成碰了一鼻子灰。 金朝之統治民族女真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權後,其冠服制度,“大率與中國相似,止左衽異焉,雖虜主【金帝】服亦左衽。” 女真人喜好白布服飾,“衣短而左衽。婦人辮髮盤髻,男子辮髮垂後。耳垂金銀,留腦後發,以色絲系之。” 史載女真先祖肅慎,即“俗皆編髮。” 出使金國的宋人描述東北女真人,“皆辮髮,與契丹異。耳垂金環,留臚後發,以色糸系之。富人用珠金為飾。” 這一風俗除了垂環,和清代辮髮基本相似,只金人喜歡結兩根辮子,左右垂下。在取得了原遼、宋北中國地區的統治權後,作為勝利者的女真人命令被征服者們遵從自己的民族習俗,髡髮易服。其立意緣由,可能是對中原漢文化強大的同化力量的一種警惕,防止女真人進入漢地後逐漸漢化最終喪失統治地位,並方便通過髮式劃分宋金陣營。這一政策在原為遼國統治區的東北、燕雲等地得以順利實施,因為東北諸族如契丹、奚、渤海等民族,本即辮髮,因而對髡髮並無牴觸。燕雲“漢兒人”經歷契丹統治已近200年,與契丹風俗早已互相浸染,納入北宋統治後的數年內,“燕人終不改其左衽。” 當時投降宋廷的遼國官吏、士人、兵將,是因金軍重壓而無奈降宋,入宋後又在政治上受到北宋官員的歧視和壓制,多心存不滿,很多人保留契丹服飾、髮式不改,宋人亦無如之何。對這些兩頭受氣的“漢兒人”而言,女真髡髮和契丹髡髮只是在髮式上稍有不同而已,完全可以接受。因而在金軍南下後,“漢兒人”立馬反水歸附了金人,髡髮易服隨同南下去報國仇家恨。

首博館內的契丹人形象陶俑,前發盡髡,餘發自兩側自然披垂。

金人對原北宋統治區內漢人開始髡髮,起初只是一些零散的主要針對投降官員、軍將的政策,官員髡髮意在表明自己投降的誠心,軍隊髡髮則在於方便分別陣營。早在金軍於宣和七年(1125,金天會三年)第一次南下之時,金軍中就已開始執行髡髮制度。當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完顏宗翰【斡離不】陷薊州,奉命使金的宋國副使武漢英“髡而降之。”【史載:“武漢英者,武將,頗黠。斡離不愛之,因得髡而左衽,常在左右,謂此南朝第一降人也。”武氏因之,尋機逃歸汴京告急】當時留在燕山府也就是今天北京城內的宋朝燕山府路轉運副使李與權,為保命也是“髡首以拜”,投附了降宋又降金的前遼將領郭藥師。郭藥師統率的原遼軍精銳“常勝軍”本就一身契丹裝束,現今改改髮式換換服裝,變身大金國的開路先鋒憑著“盡知宋事虛實”一路南下,只用了20多天就殺到了汴京城下。 靖康元年(1126,金天會四年)二月,金人與北宋簽下《宣和和議》,脅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議和,並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各一萬匹、絹一萬匹。據《靖康遺錄》記載,“賊【金軍】之來,雖有少鈔掠而不殺害人民。比去,所過皆殘破,其所得漢人並削髮,使控馬荷擔,得婦女好者掠去,老醜者殺之。” 這些被削髮擄走的宋國男子,應是被帶回金國境內淪為佔有者的奴隸役使,故而被統一強削作了女真髮式。 《宣和和議》簽訂後,金軍北返撤軍,宋廷內部的主戰派又佔了上風,決定不履行條約並整軍備戰。宋廷甚至兒戲般的託契丹人金使蕭仲恭攜宋帝蠟丸書,意圖策反降金的遼國故將耶律餘睹,結果反被蕭仲恭獻書揭穿密謀,金國只得打擊不守信用的宋國。 是年八月,金人整軍南下,九月出兵攻宋,十二月初就打到了汴京城下。宋廷驚慌失措屈辱求和,答應如數割地賠款,並派朝廷大員前往河北、河東兩路,將州府軍縣人民盡數交割。欽宗更親自下敕兩路軍民,聲稱為免生靈塗炭,“莫若割地以求和,講兩國之好,是用黃河見今流行以北河北、河東兩路郡邑人民屬之大金。” 可憐為趙宋江山堅守城池的兩河百姓日夜望援,盼來的卻是無比愛戴的趙官家一番假惺惺的官樣陳詞:“朕為民父母,豈忍為此?蓋不得已,民雖居大金,苟樂其生,猶吾民也,其勿懷顧戀之意,應黃河見今流行以北州府,並仰開門歸於大金。” 費盡口舌軟硬皆施,只為了讓百姓早早開門迎大金,大金來了好安心。。 勝利在望的金人志驕意滿不復顧慮,開始諭令黃河以北新割州府,遵從女真風俗髡髮易服。據《大金吊伐錄》卷三《樞密院告諭兩路指揮》記載,天會四年(1126,宋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金朝分設燕京、雲中的漢人樞密院,開始宣諭割讓給金國的河北、河東兩路“黃河以內州府民人,” 各地如今“既歸本朝,宜同風俗,亦仰削去頭髮,短巾左衽,敢有違犯,即是猶懷舊國,當正典刑,不得錯失。” 並派人前往各處交割州府,粉壁曉示張貼宣佈。此令雖下,但只可能在一些金人佔領城邑實行。當時兩河民眾多自發守城不納金人,“既已降詔而割地,民畏左衽而拒關。” 對“削髮”的命令不予理睬。一些金國佔領區的宋人更是以逃亡、起義等形式,反抗金人的髡髮政策,這都使所謂的“削髮”令實際上難以操作,未能在兩路地區全面推行。【注:金初設元帥府主持攻宋軍事,滅北宋後,元帥府迅速轉變為中原最高軍政統治機構。下設主要為燕地“漢兒人”把持的漢人樞密院輔佐治理中原政務,察承旨意具體實行。此次“削髮”令的頒佈,似乎有“漢兒人”報復中原漢人的意味在內。叫你看不起我,我讓你和我一樣。。】 一個月後的閏十一月二十九日,金人因時破城,軍入汴梁。“城中不逞之徒有髡首易衣為番人而剽掠者。” 金人命宋開封府照常行政,“吏捕得之梟首通衢,虜人見之曰:此南人治犯法者。” 攻下北宋首都的金軍勝券穩操,開始對投降、俘虜的宋朝官員人等,強令髡髮驅迫北上,被削薙髮遣的宋人“足相躡於道。” 靖康二年(1127,金天會五年)二月初六日夜,金人處置陪同徽宗、欽宗拘住金營的宋廷高官,殺了以死抗爭大罵金人的李若水,其他官員“雖爭而不敢罵,乃髡之。” 二月十六日,金人選了三十個太學生正、錄,【學正、學錄,掌執行學規,考校訓導】“為北方師資。令國子監各給三百貫發遣。” 學官們害怕此行有禍,都“私誘學中素無廉恥者以充數,即日出城,其齎銀併為賊所奪,髡之。” 這批人半路上多尋機逃跑,“裸體逃歸,賊亦縱而不追。” 一些主動降金的宋人,此時也仿效金人服裝髮式,以示投順。如靖康二年三月,宋將侯章在相州傳佈汴梁城破的消息,“軍民聞之洶洶不安,” 有司搜檢其身,得到金國所立傀儡張邦昌部將丁順“所與章左衽戰袍,磕頂頭巾。” 軍民憤其降金,“爭裂屍首,絲擘其肉而食之。”

焦作金墓出土吹笛、拍板俑,可能是漢人髡髮,女真人不太可能從藝

北宋滅亡後,兩河地區的北宋州府相繼投降金人或被其攻陷,金國在當地的統治權逐漸確定下來,天會四年“削髮”令作為既定政策,開始在各地穩步推行起來,這又引發了漢人新一輪激烈的反抗。據建炎二年(1128,金天會六年)二月宗澤《乞迴鑾疏》記載,當時“河東、河西不隨順番賊,雖強為剃頭辮髮,而自保山寨者,不知幾千萬人。” 次年二月,五馬山寨義軍將領馬擴應詔上書稱,“時方金人慾剃南民頂發,人人怨憤,日思南歸。” 可見在黃河北岸的金朝兩河統治區內,漢人已普遍被逼迫削髮結辮。又據南宋湯璹《德安守禦錄》記載,建炎三年正月初七日,有北來潰兵亂民一夥數萬人,至黃州城下掠食,‘“皆剃頭辮髮,作金人裝束。” 由此也可推知當時北方軍民多已辮髮易服,故而南下時仍作金人裝束。【因為頭髮剃去不會很快留長。戰時改換衣服更屬不易】 天會七年(1129,宋建炎三年),金在中原漢地最高統治機構元帥府,開始在兩河地區下達了新一輪最大規模的,也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髡髮令。史載是年六月,“金元帥府禁民漢服,又下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執一軍人於市,驗之頂發稍長,大小且不如式,即斬之。”一些原本被扣留金國的南宋國使、隨從,此時也被強令髡髮投降,改作金國官吏。如隨從出使的“宣武卒閻進,” 為了免去剃頭從雲中【今山西大同】向宋地逃亡,“為邏者所獲,西京留守高慶裔【渤海人】義而釋之,進逃遁至三,乃見殺。”被俘宋將李邈,留金不仕居住燕地。降金的原遼國大臣、“漢兒人”劉彥宗恨其忠義愧己,“逼邈剃頭頂發,邈亦不從,彥宗逼之,遂削髮為僧,終不從彼之俗,又且示以不仕。” 劉彥宗聞於粘罕,粘罕命殺之。又有隨從保義郎李舟,“被拘髡其首,舟憤懣一夕死。”當時奉使金國的宋廷官吏,除一些“髡而降”者外,大多不肯髡髮換官,金人最後也只好作罷,將他們安置氣候苦寒的東北各地,之後多不服風水卒於北者,紹興和議後南返者寥寥而已。 時間磨平創傷,隨著金國在兩河統治地區的日益穩固,兩河漢人已經接受了髡髮易服的事實,繼續在換了身女真服飾的漢族士大夫們階下應差。紹興二年(1132,金天會十年),髡髮令下後的第三年,南宋劉嶸上書高宗,內中已稱“今河東、河北之民,知朝廷不復顧念,已甘心左衽。” 而身在劉豫偽齊政權下,還未髡髮易服的“山東、京西、淮甸之民,猶冀陛下,未忍遽棄。” 這一幕卻與明末清初東南沿海的民人處境何其相似,剃髮者怕明兵殺頭請功,束髮者怕清軍拿去請賞。髡首者並非個個支持剃頭,卻被用頭髮強劃了陣營,留與不留都有被殺的理由,小民真真無奈矣。

金張瑀《文姬歸漢圖》,胡人皆髡髮左右垂兩髮辮,應本自女真人。

牢騷不論。對南宋地區的軍民來說,經過幾年的戰事接觸,髡髮已成為金人的象徵,漢人髡髮就是投降金人的標誌。故而建炎三年(1129,金天會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有杭州人李儔為和州知州,降金後因於杭州知州劉誨有舊,被派入城中說降。“儔已剪髮左衽矣。” 杭州軍民見二人相會,以為知州接洽金人有投降之意,起事攻打州署,劉誨大呼道,“李儔是本州人,為和州知州,為金人所執剃頭而來,非金人也。” 但還是全家被殺。當時大量兩河地區的漢人被金軍籤軍,徵發南下攻宋,他們都被按照金俗辮髮易服。如紹興十年(1140,金天眷三年)劉錡順昌大捷,嘗夜斫金營。“是夕,天欲雨,電光四起,見辮髮者輒殲之。” 可見金軍中各民族成員已經一律辮髮。因此宋軍與金人作戰,所得女真人首級,常要加上“帶環首領”、“戴金銀環”等記載,戰報上也往往有斬獲金人若干、驗得真正女真若干的記述,就是以耳戴金、銀環,作為識認女真人首級的標誌,而非以辮髮為準。 天會十五年(1137,宋紹興七年)十一月十八日金人廢黜劉豫,將偽齊河南、陝西、山東等地收歸金廷統治。偽齊建立時,為穩定民心便於統治,金人答允在其統治區內可“不易官制,不易風俗。” 因此偽齊並不實行髡髮政策。史載偽齊軍有時還派人換金人服嚇唬宋軍,可知兩者服飾始終不同。劉豫小朝廷被廢后,金人中的強硬派開始圖謀在偽齊統治區內推行髡髮。紹興八年(1138,金天眷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南宋王庶上《論和議札子》,內言“去年金人以欺詐廢豫偽庭,用事之人奔走四出,百姓日虞左衽,陷淫昬之俗,眾情反側。” 由此可以推知,至少在偽齊被廢的一年之後,原偽齊統治區內還未進行髡髮,但金人髡髮主張依然存在,致使人心不穩。次年夏天,金廷以原偽齊官員李鄴為翰林學士承旨、行臺戶部尚書,馮長寧為東京戶部使,自原偽齊轄區的河北大名府,往金國腹內的東京遼陽府赴任,“命下日,各髡髮、左衽赴任。” 則知當時的偽齊官員轉為髡髮地區的金廷官吏者,仍需髡髮易服,如此或可推知留任偽齊地區的漢官並未髡髮。又紹興十一年(1141,金皇統元年)四月,南宋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發書降金宋將慕容洧,“勉以忠義,且言金人慾髡五路之人,太尉【慕容洧】抗論以為不可,人心積怒。” 由此可見金人的髡髮政策在河南、陝西等地久久不能執行的原因,在於民眾“人心積怒”、“眾情反側”,甚至連手握兵權的前偽齊將領,都“抗論以為不可,” 金廷考慮強行剃髮,會導致偽齊統治區內的民眾發生大規模民變,進而順應宋軍北上,故而雖有髡髮之意,卻遲遲不下令執行。 隨著紹興十一年年末紹興和議的達成,金國內部傾向漢化的功臣相繼秉政,開始致力於穩定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對“河南”百姓的“髡髮”提議被擱置一邊。【此處之“河南”,係指紹興和議後確定的黃河之南的金國統治區】這一情況持續糾結到喜好漢俗的金海陵王上臺,才最終定論。天德二年(1150,紹興二十年)金廷下詔,命“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 該詔令明確表明,金廷實際放棄了在“河南”原偽齊統治區內實行髡髮易服制度的努力。從此,金國境內的髡髮易服之令逐漸弛禁,遵從民便不再強令禁約。 雖然金國民間的髡髮易服舉措不再推行,但在金朝的政府部門即官場中,髡髮易服似乎仍被保留著。據記載,漢化程度較高的章宗時期,承安五年(1200,宋慶元六年)五月,金廷朝議官員拜禮,平章政事漢人張萬公認為,各族官員公服時,則用漢拜即朝拜之禮,便服時則各遵本民族所習拜禮。司空完顏襄則認為著便服時,“今諸人衽、發皆從本朝之制,宜從本朝拜禮。” 最終章宗命“服公裳者拜禮仍舊,諸便服者並用女直拜。” 這一記載被人廣泛引用,認為“今諸人衽、發皆從本朝之制”一句,說明當時金國境內民眾都通行髡髮易服之制。但在我看來,這有些過於引申誇大。這段實際上是孤證的對話,至多可以推測出金代官員可能需要辮髮左衽,但遠不能由此而認為金人包括漢人在內的各民族,都已辮髮左衽,這即缺少相關的歷史論據,也和迄今留存、出土的金代畫像石刻中那些漢族服飾人物形象的實例相悖。 由於史料的缺乏,我只基於自己的瞭解,認為金朝中後期女真族辮髮左衽和漢族束髮右衽的風俗,應該是始終並行的。否則如果大家都是辮髮左衽,金世宗、金章宗爺孫倆何必屢屢下令“女直人不得改為漢姓及學南人【指原中原漢地百姓】裝束”的敕令?這都說明在金國治下的中原漢地,兩種服飾文化是交揉並存的。清初史學家姜宸英也認為:“遼、金制,士人皆衣冠不剃髮。”只是由於女真辮髮左衽制度作為“國俗”的主流地位,才使得包括“河南”在內的絕大多數地區的漢人,在數十年文化風俗的融合下,多有辮髮、左衽者。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宋乾道六年)閏五月,有宋使途經汴京,感嘆當地“民亦久習胡俗,態度嗜好與之俱化。男子髡頂,月輒三四髡,不然亦間養餘發,作椎髻於頂上,包以羅巾,號曰‘蹋鴟’,可支數月或幾年。村落間多不復巾,蓬辮如鬼,反以為便。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 這些髡髮易服的胡俗“自過淮已北皆然,而京師【指汴京】尤甚。” 從中可知原本惶惶於辮髮左衽的“河南”百姓,而今卻主動的遵從胡俗,只因辮髮更為方便,免去了戴巾束髮的麻煩,而衣裝之類更樂效窄小的胡服,以便勞作。而在早已實行髡髮令的黃河以北地區來說,髡髮左衽儼然強勢。近年在山西發現的金墓石刻中,多有左衽漢人形象出現,而一些被認定為女真人形象的髡首辮髮、身穿女真服飾的陶俑石刻,其實是女真化的漢族人物也未必可知。甚至在金朝後期的開禧三年(1207,金泰和七年),南宋四川軍閥吳曦降金僭位,還曾打算在蜀地“議行削髮左衽之令。” 這些記載都表明,金朝中後期的金國境內,辮髮左衽尤其是左衽服飾,已在很大程度上於中原漢人中做到了一種風俗普及,這些點滴融合,成為蒙古入主中原後,居住中原的女真、契丹、漢人等各族民眾最終融合為一個“漢人”整體的民族基礎。用刀劍始終不能逼迫薙剪的頭髮,卻在民族的融合中逐漸自行剃去,這也許是金初的那些以死亡威脅換取薙除頂發的女真郎主們始終沒有想到的吧 O__O"…

金主戴翹腳幞頭,官員戴貂蟬籠巾、直腳幞頭,一如宋制。

圖注有誤。此圖應為繁峙縣天巖村巖山寺金代壁畫。據寺內碑刻記載,壁畫繪製於金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至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之間。主筆者為金“御前承應畫匠”王逵等人,畫作完成時王逵時年六十八歲,後人推測他可能來自北宋皇家畫院,因靖康之變而入金,所以其畫風具有典型的北宋院體風格。有些人認為畫中的帝王形象,乃是以金代帝王為肖像而繪製,很可能就是金代仰慕華風的海陵王的畫像。但也有人認為其只是傳統繪畫中的帝王像,並無特指。

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辮髮青銅俑,顴骨高聳可能是戎狄,或以為女傭

日本美秀美術館收藏的北方胡人形象。

日本美秀美術館收藏的匈奴胡人形象。

北齊徐顯秀墓出土辮髮騎士俑,作鮮卑索頭將頭髮全部結辮垂後。

吐蕃時期的宮廷樂舞圖,站立的吐蕃人都是一根大辮子結髮垂後。

蒙古國石刻巖畫中的突厥人形象,披髮腦後,似乎髮梢有絲帶綁結。

乾陵賓王石像中的辮髮胡人,顴骨高聳,應是蒙古高原的民族形象。

石像頭梳十三條小辮,貌似以抹額裹縛,抹額本源自北方少數族。

好像是宋代的貨郎戲兒圖,有誰知道更確切的出處嗎?

遼人《卓歇圖》,畫中契丹人的髮式可以清晰辨別。

元仁宗御真,髮式做婆焦頭,前垂短髮,兩側頭髮結辮環繞耳後。

元刻《事林廣記》兩名下雙陸的蒙古族官員,左為只結一辮的髮式。

重慶巫山縣廟宇鎮元墓壁畫侍從形象。也是一根黑又亮的大辮子。


滿族文化網


金朝的女真族與滿清的女真名字相同,但不是同一個民族。

服飾是一個民族的風貌的最外在的體現,古代常用左衽或右衽來區分華夏族和其他蠻夷民族之別。我們從出土的金朝文物與現在滿族傳統的服飾文化上來看,也發現明顯的差異,另外漢人最為詬病的豬尾小辮金人也沒有這種髮飾,所以說 南宋時期的金和建立清朝的後金雖然都稱為女真人,其實已經淵源和血統種族都不同!

女真族,宋朝時代的女真別稱女貞與女直,是中國古代一少數民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肅慎,漢至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隋至唐時期稱黑水靺鞨,遼朝時期稱“女真”、“女直”(避遼興宗耶律宗真諱)。

宋元時期是北方几個主要民族在蒙古高原上金戈鐵馬殊死較量的時代,遷徙、滅族,融合的人間悲喜劇反覆上演,讓人眼花繚亂,特別是這些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他不像漢族這種有城池和村落定居的農耕民族,本民族也沒有文字來記載歷史,全憑中原王朝的史官留下痕跡,有時候是來無影去無蹤,忽然會在史書記載中消失,給後人設下重重迷霧...要釐清金人和後金的關係,必須分兩段來說:金亡北宋和南宋蒙古聯軍亡金。

第一階段,金滅北宋後,由於大部分女真人南下遷徙到南宋,使北方原住民居住地出現真空,而西伯利亞地區的通古斯人也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他們乘機南下,在當年女真人居住之地生存繁衍,這就是後金,雖然也被稱為女真人,換句話說,最後成為滿族的明朝建州女真不是金人的子孫,而是西伯利亞遷徙過來的通古斯人的後代。

‌第二階段金亡於宋蒙聯軍之下後,金朝統治的區域基本上都被蒙古接管,女真族再次被打散,進入中原後會說漢語的融入漢族,不會講漢語的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於北方各地,作為一個民族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通古斯人後金建立的滿清王朝,奉中華為正朔,迅速漢化,根據儒家中華文化通行的有一個原則,名不正而言不順,滿清為了使政權的來源合法性更有說服力,就認了金人這個似是而非的祖宗,在每年的祭祀大典上,除了有堯舜禹,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牌位外,同時也有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牌位,算是正式認祖歸宗,成為中華民族的正宗子孫!

中華文化從來不以民族來劃分,而是以文化認同來區分,所以你看北方人與南方人,山東人與廣東人,身高長相差異都非常大,語言差異甚至超過法語和德語的區別,不影響他們都是中國人,滿族更不用說,說中國話,寫中國字,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超越很多漢族人!


土豆到底去哪裡挖


滿人和女人來自同一個祖~肅慎人,女真和滿人都屬於肅慎的分支,至於他們是不是同一個民族 且聽我慢慢分解。

公元1115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了金國,四年之後,開始頒行了女真文字,100多年以後金兵被成吉思汗所滅,大家仔細研究歷史不難發現,女真人和滿人其實就是白雲黑水之間的兩個不同的民族 ,它們兩個不能混為一談,雖然他們曾經有過共同的祖先, 但是早已經分支,也僅僅是活躍在東北地區的兩個部落而已,而事實上皇太極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而努爾哈赤當初使用“後金汗國”作為國名,也是為了借用以前金國的影響力,實際上努爾哈赤也不承認自己是女真人的後代。努爾哈赤的真正民族,應該是北方的通古斯人與蒙古人的混血。



當初皇太極 將國號改為“後金”那純粹就是為了抬高自己硬把自己和女真扯上關係,以表示自己師出有名,這完全就是給自己製造聲勢而已,女真人 和滿人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金兵 雖然經歷了100多年 ,但是未曾統治過中原,再看他們的髮型也不一樣, 滿人是大辮子,而女真人則是和中原人一樣的髮型。


在我國古代 人們對民族的概念 沒有那麼嚴格的定義,哪怕是到了民國初期 在我國的土地上也僅有5個民族而已,他們分別是,漢,滿,蒙,藏,回,所以這個女真人和滿人之間也很模糊,只能說 ,滿人繼承了女真人的一些傳統和習俗而已,其實早在明朝時期,就設置了奴兒干都司,為了統治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女真人,還設置了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女真人也有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之分,“建州三衛”的出現,標誌了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幟下,不止是女真各部,還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的先民們,也採用了女真族的名號。


佳寧姐姐說歷史


滿族全稱滿洲族,是由熟女真,野女真,漢人,蒙古人,鮮人(朝鮮人)合成的複合民族。

金朝女真僅僅只包括女真族,並非明朝那樣對東北地區的通古斯語系漁獵民族都稱為女真,同時明朝也把西南地區的農耕民族都叫苗族……眾所周知,愛新覺羅家族的都不會女真文,自己根據蒙古文字創造了滿文。金朝與蒙古人決戰的時候,金皇帝是連續四次往南遷都,直到最後滅亡大部分金人已經融入中原漢人。少量女真跑回東北,這一部分女真人的姓氏可以跟金女真對上號,比如滿族的那拉氏,對應的就是金朝的納蘭,滿族的伊拉里/伊拉拉,對應的是被金女真協裹進來的契丹耶律氏。

但很有意思的是那拉氏無論葉赫那拉,輝發那拉,烏拉那拉,哈達那拉都是愛新覺羅的死敵。努爾哈赤起兵有七大恨,其中兩個跟葉赫那拉有關。葉赫那拉更是明朝的鐵桿支持者,曾與明朝組聯軍對抗愛新覺羅的後金,最後海西女真首領葉赫那拉金臺石還身死葉赫城,部下才投降給愛新覺羅。清兵入關後也有大量海西女真跟隨南明抗清……還有一個就是金朝皇族完顏氏,完顏抗清的故事大家應該很熟悉,他們對於愛新覺羅扯著女真的大旗很憤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