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雲夢:老汽配產業基地綻新花

  孝感日報特約記者 陳群 易成 肖元玲

  曾經,雲夢是全省聞名的汽配基地。原機械工業部骨幹企業——湖北汽車齒輪廠位於該縣。

  湖北汽車齒輪廠改制13年後,雲夢境內的汽配產業迸發強大動能——16家汽配企業扎堆,一年產值24億多元。

  老廠改制衍生6家企業

  “做汽車齒輪,雲夢曾經全省有名!”提起湖北汽車齒輪廠,雲夢縣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張軍明自豪之餘一聲嘆惜,“廠子始建於1966年,主要研發製造汽車用特種齒輪傳動箱和發動機齒輪、貫通橋齒輪,部分產品配套軍車和出口國外。可惜,因經營管理不善,企業連年虧損。2006年,該廠改製為民營企業湖北亞川汽車齒輪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10多年的發展,亞川齒輪躋身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之列,成為全國汽車用特種齒輪傳動箱(分動箱、取力器)研發製造基地。

  老廠改制,不僅重獲新生、再創輝煌,而且為雲夢培養了一大批汽配人才。湖北汽車齒輪廠改制後,不少骨幹自發組合,自立門戶重操舊業,創辦了5家汽配公司。

  “這些公司生產規模較小,力量分散缺乏整合。經過多年發展,沒有形成產業優勢。”張軍明認為,雲夢有必要引進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培育汽配產業,讓老汽配基地煥發新動能。

  新龍頭企業活力迸發

  近年來,發揮老汽配基地的品牌、人才、市場優勢,雲夢引進一批引領性強、帶動性大、成長性好的汽配企業,打造汽配產業集群,不斷刷新雲夢製造“顏值”。

  湖北騰龍汽車零部件製造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常州,母公司常州騰龍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汽車空調管路細分領域的行業龍頭。

  公司原來在武漢租廠房生產,2017年8月落戶雲夢後,發揮技術優勢,引進5臺智能機器人,加快生產方式從智能崗位向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企業的轉型升級,打造騰龍股份在華中地區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今年頭9個月,該公司銷售收入近3000萬元。

  開特電子雲夢公司是雲夢汽車配件產業的新軍。開特電子公司總部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落戶雲夢。去年,雲夢公司生產3000多萬隻汽車溫度傳感器,配套上海大眾、法雷奧、吉利、比亞迪等汽車企業。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作為國內電解銅箔研發領域的領軍企業,湖北中一科技有限公司瞄準核心技術,搶佔動力電池材料製造的“橋頭堡”。

  電解銅箔主要用於生產鋰電池、儲能設備等。銅箔減薄,可以加大鋰電池續航里程,是全球新能源電池競爭的核心領域之一。中一科技應客戶要求,研發了目前市場最尖端的6微米銅箔和4.5微米銅箔,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儲能密度、續航能力。

  扶持政策助推汽配產業快速發展

  隨著騰龍汽車配件、中一科技、開特電子、亞川汽車齒輪等企業的發展,雲夢汽配產業不斷壯大。

  “我們正在編制扶持政策,加大落實力度,引導支持汽配產業做大做強。”張軍明介紹,雲夢規劃建設汽配產業園區,並把汽配產業作為招商引資重點,通過投入產業引導投資資金、財政融資擔保支持、技改貼息等,擴大汽配企業生產規模,提升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引導他們向智能化、信息化發展。

  開特電子公司生產的汽車傳感器行業領先,佔國內市場份額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還出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2018年初,開特電子雲夢公司老廠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雲夢縣經濟開發區得知企業有擴能需求後,主動上門對接,幫他們找到空置的廠房。

  由於原來的廠房建設沒有辦理設計、規劃、驗收、消防等方面的手續,開特電子雲夢公司接手後,不能投產。雲夢縣開發區聯合縣規劃、建設等部門組成專班,開闢綠色通道,特事特辦,及時幫助企業解決了難題。2018年3月,開特電子擴能成功,正式投入生產。今年二季度,全球採購商對開特電子追加了出口額1000萬元的訂單。

  “政府的貼心服務,讓我們對於市場的需求有更大的應變能力,我們更有信心了。”開特電子雲夢公司總經理鄭傳法說。

  短評:

  找準定位,全面對接

  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實省“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佈局,立足孝感區位和產業,發揮優勢,謀劃實施一批高質量項目,加快推進孝感高質量發展。其中,圍繞“漢孝隨襄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深入推進技改工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新興產業。

  雲夢縣搶抓機遇,強化項目支撐,招大引強,在政策上予以支持,為雲夢汽配產業重新起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騰龍汽車配件、中一科技、開特電子等一批重量級企業的加盟助力,雲夢汽車配件產業的陣容愈顯華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