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推動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助力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11月15日下午,安徽省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對接推介會,在合肥豐大國際酒店隆重舉行。現場座無虛席,相關養老企業、各級民政部門、街道鄉鎮等負責人齊聚一堂,洽談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合作事宜。

“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這次會議,我們組織了部分縣市的項目進行推介,並在會上集中籤約一批合同項目,應該說,對全省的公建民營工作是一個極大地促進。”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在會上稱,最終推介會上現場兩兩登臺簽約,最終成功簽約28組。

會上,相關部門進行了項目推介,公建民營經驗介紹等,最後會場還設置了洽談區,供雙方對接交流。

安徽省民政廳副廳長耿學梅:大力推進公建民營,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耿學梅介紹,在剛結束的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黨中央將養老服務協調融合發展列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重要內容,明確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是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

“在加強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同時,我們積極探索推動公辦養老機構交由社會力量運營,並在財政扶持政策上給予支持,公建民營養老機構享受與社會經辦養老機構同等的運營補貼、貸款貼息等補助,進一步盤活閒置資源,激發市場活力,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耿學梅稱,目前,全省各地在實踐中取得一定成效,全省社會化運營的床位達到14萬張,佔比約38%。

據瞭解,推進公建民營工作是轉變政府職能,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助於提升公辦機構服務質量,有助於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安徽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鬍前義:政策支撐,平臺支持,公建民營形式正好

“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作為安徽養老服務前沿陣地,該處處長鬍前義,向大家介紹促進養老服務發展新政策。


“為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同時發揮社會力重在公辦養老機構改革中的積極作用,2018年以來,省政府先後發佈的三個重要政策文件中,均對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尤其是公建民營,給予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胡前義介紹,政策上對於社會力量參與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表明了大力鼓勵引導的態度,明確到2020底,全省70%的養老機構床位由社會力量運營,同時指明瞭公建民營後的重點發展方向,要求重點發展社區嵌入式連鎖式小微機構和具備照護功能的護理型養老機構。

“有明確的政策支撐,有豐富的公辦養老服務設施資源,有今天這樣的供需對接平臺,安徽公建民營形勢正好。”

“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簽約現場)

項目推介,亮點多多

推介會上,合肥市肥東縣民政局、滁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全椒縣民政局、淮南市民政局、廣德市民政局分別進行了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項目推介。

合肥市肥東縣民政局進行了該縣鄉鎮養老服務中心社會化運營項目推介,詳細介紹了項目涵蓋的石塘鎮養老服務中心、馬湖鄉養老服務中心等5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相關情況。值得一提的是,這5家養老服務中心均為合肥市“515”敬老院第三批建設項目,配備有廚房、餐廳、活動室、浴池、衛生間、辦公室等專用設施,設有老年學校,消防安全設施完善,是配套完整、設施齊全、服務完善的獨立性養老機構。


滁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進行了醫療康復中心項目推介,據介紹,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2015年,滁州市委、市政府將福利中心擴建項目列為“為民辦實事”十大民生工程項目之一,整個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項目於2015年9月底開工建設,主要有示範性老年公寓、兒童福利中心,總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現已投入使用。二期項目是健康養老、醫養結合的醫療康復項目。其中,新建康復樓1棟,地上五層,地下1層,總建築面積5425平方米,設計醫療床位60張。醫療康復中心擬進行公開招標,採取社會化運營,設一級綜合醫院,將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整合起來,打造成熟的醫養結合合作模式。

全椒縣民政局進行了以“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養老服務業”為主題的全椒縣敬老院公建民營項目推介。目前,該縣共有養老機構16所,規劃了兩個康養小鎮。據介紹,全椒縣敬老院公建民營項目擬劃分兩個標段實施:一標段:5所敬老院,分別為:襄河鎮敬老院、武崗鎮敬老院、二郎口鎮敬老院、古河鎮敬老院、馬廠鎮敬老院,項目總床位:750張,已入住老人:205人,空餘床位:545張。二標段:5所敬老院,分別為:西王鎮敬老院、大墅鎮敬老院、六鎮鎮敬老院、石沛鎮敬老院、十字鎮敬老院,項目總床位:596張,已入住老人:309人,空餘床位:287張。

淮南市民政局在進行養老機構項目推介時重點介紹了淮南市的相關政策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淮南市出臺了《淮南市關於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淮南市構建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2018-202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淮南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旨在推進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養老院服務質量、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智慧養老、旅居養老等養老服務體系和智慧化產業建設。

廣德市民政局進行了特困供養機構公建民營推介,據瞭解,該市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實施意見、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實施辦法等制度文件,通過政策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累計發放養老機構運營補貼443.13萬元和一次性建設補貼97.5萬元;累計發放居家養老一次性建設補貼200萬元和運營補貼188.1萬元;深入推進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特困供養機構消防設施全部改造達標,醫務室按標準建設,完成特困供養機構基礎設施改造5個,特困供養機構公建民營改革3個;投資100萬元改造縣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目前已完成約1400人信息採集及錄入工作,完成服務9455工時。

“公建民營”為養老服務注入“新動力”助力高質量發展

分享經驗,攜手共進

在養老機構公建民營經驗介紹環節,馬鞍山市民政局和安徽永太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組團”分享了寶貴經驗。馬鞍山市民政局在分享中介紹瞭如何通過制定目標任務,明確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方向、引入民辦機制,盤活公辦養老資源、實施分類改革,發揮公辦養老資源支撐作用、完善政策措施,推動敬老院轉型升級等做法大力優化公辦機構養老服務供給,並重點介紹了“霍里模式”。

截止目前,通過加強政策引領,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推動改革試點,該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發展取得明顯成效:釋放了寶貴的公辦養老資源,撬動了社會資本;節約了政府管理運營成本,加速了政府提供養老服務公共產品進程;大幅度提高了養老服務質量水平,有力提升了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

作為蕪湖縣首家“公建民營”型養老機構,安徽永太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分享了探索“公建民營”之路的成功經驗,在政府的指導下,該公司勇於摸索,搞活機制,通過合法合規的程序,充分引入社會資本,走出了可複製的公建民營之路,同時,成功的經驗被迅速推廣,大大提升了整個縣域內養老服務的水平,達到了普惠效果。

該公司還用“愛心、恆心、善心、細心”貫穿整個為老服務流程中,打造愛心家園,用親情和優質服務陪伴,寓樂於養,每天有活動譜、菜譜,舉辦春遊,每年“重陽節”都精心謀劃,與老人們歡度自己的節日,讓愛傳遞,讓孝傳承,讓老人享受到了高性價比和宜居型養老服務。

記者 馬冰璐 祁琳 /文周誠/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