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家鄉——古鎮陝壩的商業

陝壩是祖國北疆邊陲的一個小鎮,是清末民初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抗日戰爭時期,陝壩曾是民國黨綏遠省臨時省會和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部所在地。這雖說是一座地處偏遠的小鎮,但商業卻在走西口的人口遷移大潮中應運而生,在抗戰時期興起,到現在更顯繁華景象。

爱家乡——古镇陕坝的商业

清末民初,走西口的晉、陝、甘、寧等人口陸續來到河套地區,其中在陝壩、蠻會居住集中的人口較多。隨著人口的遷移定居,也集聚了一些南來北往的小商小販。由於交通落後,以陝壩園子渠為終點站的水運活躍起來,如河套的糧食、皮毛、藥材等靠大木船外運,寧夏等西路的木料、煤炭、食鹽、磁器,包頭等東路的布匹、糖茶、磁器等用木船運到陝壩,進而在河套地區銷售。據史料記載,園子渠碼頭雖小,但每年有四五百隻木船進出,河套船隻東至河曲,西到寧夏吳忠堡,這段水運航線有千餘隻大木船來回穿梭。其繁華的水運景象不言而喻。園子渠口也成為靠水運吃飯的人們的居住地,後興辦起商店、飯館、車馬店等,陝壩也因此成為貢馬互市、商賈往來的集散地。

爱家乡——古镇陕坝的商业

1939年春,綏遠省政府由榆林遷至陝壩,綏遠省臨時政府在陝壩設有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四大廳,以及長官部、副官處、軍需處、督察處、警備司令處等八大處。那時陝壩城鎮雖小,但黨、政、軍、警等機關林立,人口猛增至五萬多人,商業買賣日益興旺起來。其時小轉盤是陝壩鎮的中心,四面建有土城牆及城門,城中有四條商業街道,各街道上均分佈商業攤點。小轉盤東西路以經營百雜貨、棉布為主,天主堂門前東西路以經營飲食、編織、劇院、澡塘等服務業為主。小轉盤南北街道的商號以經營糕點、菸酒、副食、雜貨為主,小轉盤西面的一條南北街道以經營車馬具、皮件、繩線為主。此外還有貨棧、劇院、刻字等商號。

陝壩的手工業也在小轉盤附近興辦起來,先是聚集了幾家鐵匠鋪,以打製出售鍬頭、鐮刀、切刀等鐵製器具為生,人們把這條街巷稱為“鐵匠巷”。後在鐵匠巷西邊又聚集了走西口上來的木工師傅,主要製售門窗、桌椅、板凳、櫃子等木材器具,是陝壩最早的木材加工買賣市場。鐵匠巷的東面有一條市場巷,主要是一些棉布、針線以及小雜貨等攤點。

爱家乡——古镇陕坝的商业

解放前的陝壩商業有坐商、行商、攤販三類。坐商即為有門市的商號,由於國民黨軍隊的進駐,人口增多,坐商從1939年的百十多戶增至1945年的260餘戶。行商即專門從事長途販運的商戶,較大的行商有5戶左右,他們都有自己的貨棧。攤販又分挑販和攤販,挑販無固定經營地點,營業方式以走街串巷、下村流動售貨為主,此類挑販約有80戶左右,人們稱之為貨郎擔,有詩這樣描寫貨郎,“鼗鼓街頭搖丁東,無須竭力叫賣聲。莫道雙肩難負重,乾坤盡在一擔中。”攤販是有固定營業地點,但沒有門市鋪面,經營方式是擺地攤,早出晚歸,守攤叫賣,約有200戶左右。

那時的生意並不好做,由於人們貧窮,購買力低,大多數店鋪都是勉強維持生活。據現居住在陝壩鐵匠巷的郭大爺回憶,他家是從山西走西口來後套的,他從8歲開始跟著父親在陝壩賣布,當年國民黨的稅也很多,也就勉強養家餬口。每當布料賣完,他的父親要騎上自行車去包頭進布料,往返得走五六天,當時西山嘴是土匪經常出沒的地方,他們就怕在此遭到土匪的搶劫,因而想方設法躲避土匪。而有的小貨郎往往選擇在冬天,黃河上結冰以後,騎自行車從園子渠的冰面上到黃河,再從黃河的冰面上一路南下,到寧夏進貨,再沿黃河馬不停蹄地返回,在冰面上騎車馱貨物省力啊。足以說明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長途跋涉的艱苦。

爱家乡——古镇陕坝的商业

隨著商業的興起,在陝壩也催生了一些較大的商戶,如有經營棉布百貨業的萬利和、副食雜貨萬益德、飯莊旅店恆玉永、糕點鋪蚨來號、貨棧行商義合成以及糧油加工店永記糧店。有的商業大戶總店在陝壩,在臨河設有分店,進貨渠道遠至北京、上海、蘇杭二州,銷售不僅覆蓋河套地區,而且通過邊商運銷寧夏等外省區縣,其商業繁華程度遠超臨河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