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以下文章來源於網上衝浪記事 ,作者衝浪鴿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互聯網尚未普及之際,通過電話線路連接起來的BBS網絡——CFido,曾是國內第一批網民的聚集地。他們在那裡共同營造了一段中國互聯網不可磨滅的,但卻鮮為後來人瞭解的故事。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許多互聯網名人都曾在CFido活躍過,但在二十多年前互為網友的他們,尚不知此後的人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那時,丁磊不顧領導反對離開寧波電信局,來到廣州準備闖一闖,潤迅馬化騰、金山雷軍都正開發著各自的軟件。多年以後馬化騰回憶:“當年一起喝啤酒的時候,我們只是打工仔而已,都還不知道未來。

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通過一條條電話線連成的網絡,聚在了一起。他們使用的網絡ID多為真實姓氏或全名,字裡行間透露著初代網友間純真的網絡友誼,在CFido上更是無所不談。馬化騰曾與網友交流歇後語“小母牛跳高——挺牛B”;雷軍因想要通過媒體推廣CFido而引起討論;求伯君用計算機術語寫起過段子……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CFido歷史快照截圖

當撥號上網成為往事,Windows替代了DOS系統,曾經運行CFido的軟件也隨風逝去。CFido就像是隔著一道高牆的互聯網古蹟,讓越來越年輕的網民難以觸及。不僅是新一代網民,就連CFido的老人想回去看看,都要安裝虛擬機,模擬當年的DOS環境,十分不便。

2016年,CFido老網友們找回了當年的數據,整理出一個歷史快照網站以便瀏覽。參與其中的梁韋江感慨:

“最近可能真的是老了,經常有種懷舊的感覺。在和當年的老朋友聊天時,突然想看看當年我們都在說什麼,於是找新月站的老站友找回了當年的郵件數據,並整理成為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網站,也讓我們這批最古老的網友,在過了差不多20年後,重新看我們當年的言論。”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1998年,CFido站長聚會合影

網站發佈當月,梁韋江連續更新了三次版本日誌,自此以後,CFido歷史快照網站就像曾過去的二十多年一樣,安靜地立於屬於自己的那片領地。

三年後的2019年2月,安靜的CFido起了些變化。梁韋江第四次更新了網站日誌,但這次與版本無關。

“說出來都沒人信,時隔20多年後,當年的一群人又聚集在一個微信群了,甚至連馬化騰、雷軍、求伯君這些風雲人物也加入到群裡面。”

又過了六個月,一張照片小範圍流傳開來。幾十位中年男士合影留念,馬化騰站在人群中央,背後的電子屏顯示著“CFido 25週年”字樣。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不管是在百度、微博還是微信等平臺搜索這次聚會的關鍵詞,幾乎都找不到與之有關的信息。偌大的互聯網,只有維基百科的中國惠多網(CFido的中文名)詞條下,有一句簡短的介紹:

“第三次CFido聚會於2019年8月18日在(Pony的提議和邀請)深圳騰訊濱海大廈48樓舉行,一眾CFido站長、老網友齊聚深圳。”

時隔多年,即便眾人已在各行各業成為精英,他們依舊選擇了私人聚會的形式。一如1996年CFido第一次站長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的原則:

“不過分打擾別人,不輕易被別人打擾。”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起來的CFido,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更早。

1984年,美國人Tom Jennings在已有的電子公告板系統(BBS)基礎上,開發出了可以互傳信息的FidoNet。FidoNet可以看做是眾人利用業餘時間共同搭建組成的一個非盈利性網絡,每個人都是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是分享信息的人。

起初FidoNet只是在兩個站臺之間,通過公共電話網撥號,試驗性的接收和發送信息。然而僅僅數月時間,這種新奇的交流方式,就吸引了30多人加入建立新站臺。到了1991年,FidoNet遍佈全世界,超過12000個站臺通過電話撥號在電腦上聊天。

中國的CFido是FidoNet的一個分支。1991年,羅伊在北京架設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站臺——長城。1992年,北京長城站臺與汕頭手拉手站臺組成了國內最早的BBS交換系統,CFido的雛形由此誕生。但最初羅伊的站臺每天頂多只有十幾個人連接,其中大多數還都是來自撥打海外長途的留學生。

CFido在之後的兩三年才逐漸步入發展期,隨著國內站臺數量和影響力的提升,不少擁有電腦的人開始尋找相關雜誌、報紙,學習如何連接上CFido來同天南海北的網友聊天。

一臺電腦、一臺調制解調器(Modem,又稱“貓”)、一條電話線,組成了連接CFido所需的硬件設備。而僅僅擁有這些設備還不夠,用電話線連接的“貓”,需要通過電腦上一個叫做“Telix”的專用軟件來進行撥號連接站臺,收發信息。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由於連接CFido產生的費用是按照時長計費,為了節省話費,還需要一個可以離線編輯的客戶端——藍波快信。CFido網友曾在月光博客中介紹,“有了這個軟件,不需要一直在線就可以上CFido BBS。使用Telix撥號後,下載藍波快信格式的壓縮信包,再將自己的回覆信包上傳,可以節省很多電話費。”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比普通網友連接站點更難的是建站,這種難不僅體現於技術層面,還需要站長無償投入一筆不小的資金。

當時的站臺普遍為單條線路,當有一個用戶通過撥號軟件連接到站臺上網,直到斷線之前,其他用戶只能在電腦前等待。由於CFido本身並非盈利性質,因此只有一些有條件的站長,才會考慮投入更多的資金,增加線路提升用戶體驗,從而吸引更多的網友來到自己的站臺。

馬化騰1993年畢業後,靠著開發股票軟件收穫了第一桶金。1994年,技術出身的他第一次接觸到了CFido。十七年後,他在中國互聯網站長年會上回憶第一次登陸CFido的心情:

那時候我們所有計算機軟件編程人員,以為所有的編程都是在本地進行的。第一次看到通過遠程的站臺,看到屏幕上吐出文字的時候,非常激動,感覺開啟了一個新的大門一樣,我覺得這是當時網絡的開始。

1995年,在CFido當了半年活躍用戶後,馬化騰決定掏出5萬塊錢,搞來了4部電話和8臺電腦,在家中建起了一個叫做Ponysoft的四線站臺。

吳曉波在《騰訊傳》中曾提到,馬化騰在創辦Ponysoft時,國內CFido站臺總共還不到十個,他的生活也因此變得忙碌和豐富了起來。在CFido建站的頭兩年,馬化騰沒日沒夜泡在網上,收信包,發回復。出差時還要給母親留下字條,教她如何排查網絡故障,以防網友無法連接網絡。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1998年,CFido站長大會上的馬化騰

除了馬化騰這樣個人背景的站長,CFido上還有一些企業背景的站臺。求伯君的金山公司曾在珠海和北京分別開設過西線和西點兩個站臺,其中西點與馬化騰的Ponysoft一樣擁有4條電話線,但建站首月就已經有818人註冊上站,使得這4條電話線看起來遠遠不夠。1996年《中國計算機用戶》雜誌曾記錄下當時的盛況:“筆者經常要撥一二十次才能進去,此外,線路太少也減少了用戶在站上逗留的時間,一個新用戶只有幾分鐘的連網時間。”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根據用戶等級限制上網時間,以便其他人也有機會連接進來,是每個站長擁有的權力。各個站臺也會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不同的機制,而在整個FidoNet裡面,還有更加龐大的網絡結構。

為了維護FidoNet這樣一個跨越洲際的、非企業性質的網絡正常運行,開創者採用了一套層層分級的網絡結構。從站點到城市,從國家到大洲,每個上游都有相應的負責人,每個站臺的站號也據此劃分。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而在國內的CFido,還細分出了一套機構體系。除了站長負責各自站臺之外,多個鄰近站臺組成的網區,會選出一名網區協調人,而在此之上還有級別最高的CFido總協調人。

雖然管理上有明顯的上下游關係,但是在CFido全國站長代表大會中曾明確提出過,“CFido中的所有用戶一律平等”。這也是為什麼,不論第一屆總協調人羅伊,還是第二屆總協調人求伯君,更多的是以網友身份參與CFido日常交流。

每個站臺的用戶發送的信件,有些會經過篩選投遞到相應的信區,全國網友都可以查看並回復。在CFido鼎盛期,信區種類五花八門。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網友可以在遊戲區討論“國產RPG系統的缺憾”,也可以在硬件區與人交流“華碩主板TX97E真偽辨別方法”,甚至在體育板塊,還可以看到來自1996年“永遠爭第一”的北京國安足球隊。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馬化騰1995年成為站長時,全國只有不到十個站臺,而到了第二年,全國站臺數量猛增至50個。當時CFido“程序人生”板塊的信管,同時也是金山總經理的雷軍,在接受《電子愛好者報》採訪時說:“同發展Internet相比,國內發展BBS更有優勢。”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BBS確實是那時的風口。不管是學校、政府等組織的機構BBS,還是與電信部門合作的商業性質BBS,亦或是CFido這樣由網友自發建立的BBS,都開始見諸於媒體報道中。CFido在這樣的環境中,迎來了一波用戶猛增期。但突如其來的用戶,給原本小眾、穩定的CFido造成了衝擊,直至衰落。

CFido曾將“愛國、高尚、勇敢、忠實、進步、友愛、守分,業餘精神萬歲!”奉為價值觀。濃郁的技術討論氛圍,互幫互助的網上體驗,使最初一批網友將CFido稱為是物慾橫流的世界中最後一片精神淨土.

但隨著用戶數量的膨脹,不斷湧入的新人衝破了原有的秩序。見證CFido發展的網友施彤宇針對此事評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風格卻助長了某些素質不高的站友的依賴、甚至無賴的行為。使得他們認為業餘BBS站臺既然是免費服務,那麼他們提出任何無理要求都必須在站長那裡得到滿足,任何對他們出格行為的規勸和約束,都被他們指責為背離業餘BBS精神的行為。”

其實CFido老站友曾提出過的問題,並不比後來的站友高明多少。但問題在於,初期技術水平較低的站友更具有鑽研精神,提出的問題多半是經過一番琢磨後有感而發,而後來的站友則是遇到問題不假思索就發到信區。這與如今的問答社區頗有一絲相像,一些通過查閱資料唾手可得的答案,往往會有眾多用戶發起“如何看待”。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1998年,受社區氛圍的變化,互聯網逐漸普及的影響,曾經活躍的老站友漸漸消失於CFido。而受媒體影響蜂擁而至的新站友又很難產生有價值的內容,加速了CFido走向衰落。

CFido的網友曾收集站上的帖子(當時稱為信件),整合出了質量頗高的《龍音》電子雜誌。但本應在1998年7月發佈的第十三期《龍音》,卻成了一則停刊感言——《淨土的迷惘》。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利用業餘時間收集站內優質內容的《龍音》編輯部,在這篇停刊感言中說:

《龍音》從第一期開始,就將自己立足在CFidoNet的信件基礎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立足點的穩固程度越來越成為威脅《龍音》存在和發展的大問題,而也因為CFidoNet上的信件日益無聊,身為《龍音》編輯的我們,也越來越少在CFidoNet上露面了。

與“日益無聊”相對的,是CFido曾經猶如百家爭鳴一般的景象。

今年,圍繞在華為左右的操作系統風波,讓不少人都開始認識到操作系統的重要性。而早在1997年,CFido上就已經討論起“中國是否有必要開發自己的OS”。

求伯君在當時的討論中認為“完全有必要”,他的理由有三:

1. 如果我們現在放棄OS,則我們以後就永遠沒有機會再涉足OS領域,因為從技術的更新來看, 距離越來越遠了,則若干年之後,中國必須要完全依賴微軟的OS了。若有那麼一天,戰爭爆發了,中國所有電腦的OS都“罷工”,後果不堪設想。

2. 即使現階段我們研究出來的OS Bug很多,甚至根本沒法使用,但我認為也必須要堅持研究下去,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持OS領域的技術研究,儘量縮短與微軟之間的距離。正像我國的戰鬥機很落後,但我們絕對不能完全依靠進口Su-27過日子,必須要走進口-組裝-自主研製的路線。

3. 有了樂凱膠捲,富士與柯達的價格才一直升上不去,同樣,我們如果有自己的OS可供選擇, 對微軟來說也是一種約束。

難以想象,25 年前互聯網大佬在最原始的論壇衝浪

1998年,CFido站長大會上的求伯君

求伯君還在CFido上發過一些輕鬆的段子,比如下面這個你可能曾見過的句子,其實是節選自1997年《龍音》雜誌的《Girlfriend V6.0與Wife V1.0》。

去年我的一位朋友將GirlFriend 6.0版升級到了Wife 1.0版,發現這耗費了大量內存,幾乎沒有給其它應用程序留下一點系統資源。現在他還注意到Wife 1.0正在孕育著Child-Processes,這將消耗更多有價值的資源。

《龍音》電子雜誌,就像是微縮版的CFido歷史。從最初無所不談的“網蟲小技”“遊戲人生”“神舟業界”“歷史風雲”“太空桃源”等欄目,到停刊時無話可說的“累了”,最終在千禧年前後,CFido走到了盡頭。

而對於如今那些頭上長出縷縷銀絲的參與者來說,CFido也終於以另一種方式迴歸淨土,永遠成為他們對年輕那段時光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