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張華林,一個人帶富東時固村

從“嫁女不嫁東時固”到“嫁女首選東時固”,莘縣王奉鎮東時固村近些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變化還得從張華林帶領村民發展大棚產業講起。

東時固村過去是一個傳統農業種植村,村民大多以種植小麥和玉米為生,效益低下。住在該村的張華林一家也不例外,為減輕家庭負擔,前些年張華林外出打工,在工地上搬磚運沙子,很是辛苦。2011年由於家庭原因,他離開工地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

回鄉後,張華林一度為幹什麼發愁。看到王奉鎮附近的魏莊鎮農民發展大棚種植效益可觀,他也有了種植大棚蔬菜的想法。當時東時固村一個大棚都沒有,張華林自身沒有技術,周邊沒有蔬菜收購市場,關鍵建一個大棚得投入好幾萬,萬一種不好,家裡的積蓄有可能全部都打了水漂,街坊鄰居和家人都不贊成張華林發展大棚種植。

認準了就得幹。最終,張華林用周邊鄉鎮種植成功的例子說服了家人,於2012年初投資5萬元建起了該村第一個冬暖式大棚。

第一次種植大棚張華林選種了黃瓜,期間他通過去燕店、魏莊鎮學習種植技術,並細心管理,黃瓜獲得大豐收。他把黃瓜拉到魏莊鎮的蔬菜交易市場出售,幾個月下來淨賺了4萬多元。豐厚的回報給張華林打了一劑強心針,黃瓜落秧後,他又種上了效益較好的甜瓜。前期滿棚甜瓜長勢喜人,眼看著還有一個月就可以豐收了,誰知由於缺乏種植經驗,大棚通風時間段沒有把握好,致使瓜皮上長滿了黑色的病點,一棚瓜非但沒有掙到錢,還把上半年掙得3萬多元搭了進去。但張華林沒有退縮,相反此次失敗的經歷讓他意識到掌握種植技術的重要性。此後,他又去了燕店和魏莊鎮,找當地的農技師學習各種蔬菜的種植技術,閒暇之餘更是買來書籍或從網絡上學習相關知識。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後種植順利了很多,而大棚帶來的收益也著實打動了不少村民,他們也想跟著張華林學習大棚種植技術,但是苦於缺乏資金,很多村民望而卻步了。

“俺知道種大棚掙錢,但投入在那兒擺著呢,沒有錢怎麼建大棚呢?”村民張文秀道出了大部分村民發展大棚種植的首要難題。為幫忙解決群眾的資金難題,張華林帶領張文秀等幾位村民到鎮農村信用社和鎮政府諮詢相關低息貸款政策,並自願成為他們的擔保人,幫助他們貸款發展大棚種植。待鄉親們的大棚建起來後,他憑藉自身的種植經驗,陪同他們到外地育苗廠選擇種植品種,並幫助他們聯繫農技師來指導他們的生產全過程。種植期間,張華林經常到鄉親們的大棚裡查看農作物生長情況,並與他們交流種植經驗。很快,鄉親們的大棚見了效益,為幫助鄉親們銷售,張華林主動把他們介紹給了自己熟悉的收購商,並經常帶著他們一起到外地的銷售市場去銷售。

張華林用自己最樸實的行動帶領本村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們也將張華林看做了知心人和領路人。2014年村委會換屆選舉,張華林高票當選成為東時固村的黨支部書記。上任黨支部書記後,為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從2015年2017年,張華林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村東的200畝集體土地收回,投資160萬元修建了200多個高標準的冬暖式大棚,並出租給了有意願發展大棚種植的群眾,大大減輕了村民建棚的經濟壓力,至此全村共有70多戶村民發展起了大棚種植。

“其實不光種大棚的掙錢,農忙時大棚戶都需要僱工,村裡的一些老人和婦女都可以到棚裡打零工,一天下來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張華林說。

經過幾年的發展,東時固村的人均收入從過去的不足1000元上升到了10000多元,從無集體收入的經濟困難村發展成為現在每年集體收入20多萬元的先進村。經過幾年的發展,東時固村過去泥濘不堪的土路被10000多米的水泥路所代替,過去廢舊的院落變成了現在高標準的農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天然氣、網絡實現了“戶戶通”,廁所改造改善了群眾的人居環境,原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們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同時也大大改觀了外村人對東時固的印象,現在“嫁女首選東時固”成為該鎮其他村莊村民的共識。

“目前位於村東佔地48畝的育苗基地將於10月底竣工,它不僅可以為村民們提供優質種苗和技術服務,還專門為殘疾人提供了30多個工作崗位,幫助全村群眾共同致富。另外,在村南,兩家大型蔬菜交易市場已投入使用,之後,群眾從進苗、種植到最後的銷售,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了。我相信我們村村民的生活以後一定會越來越紅火。”談到該村以後的發展,張華林信心十足。作者:房孝鈺 來源:農村大眾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