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農民工老照片:他們打最髒最累最重的工,成就了廣東的繁榮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搞活經濟的號角響遍神州大地,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在土地的禁錮中一下被解放出來了,浩浩蕩蕩奔湧入城。

在廣東能得到溫飽,能領到月薪,就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了。他們打最髒最累最重的工,幹有毒有害的活,做巨大“工業機器”中的“螺絲釘”。

當年幾十萬農民湧入廣東,這支勞動大軍與流動人口匯成的巨流,達百萬之眾,相當於增加一箇中等城市的人口數量。

廣東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是玩具,鞋子和服裝,打工者基本都是在流水線上工作。

工廠加班加點到午夜是家常便飯,每天累得要死,但誰也不敢抱怨抗議。那時候打工的多的是,你不幹轉頭就招別人來幹。

那個時候去工廠的女孩大多都是十七八歲,有的剛來,有的來了幾年了。工廠接到訂單後,通常做法是讓工人加班趕貨。

農民工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建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為廣東創造出了巨大價值。其群像已深深駐留在廣東的大地上,雕刻在廣東城市建設的豐碑上。

他們的付出和給予,其實已經超越了物質意義,成就了廣東的繁榮,成為歷史符號和時代印記,這也是廣東建立農民工博物館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