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傳已久的唐代祕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祕家族

這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獨特而神秘的家族!
他們家族中,至少有四代人在

唐代皇家天文機構(相當於明清時的欽天監)擔任負責人或重要官員,從事觀察天象、制定曆法以及根據星象佔測軍國大事等工作——這本身就是一個十分神秘的機構。

這個家族長期不為人所知,直到1977年,一處唐代古墓的發現,才揭開了他們的關係;著名的唐代天學秘典《開元佔經》,由該家族中人領銜編撰,但唐以後就失傳了,其重新問世的經過也頗為傳奇;而且,該家族並非中土人士,其祖上來自天竺

這就是唐代著名的天學世家——“瞿曇氏”

失傳已久的唐代秘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家族

“瞿曇”,是古印度剎帝利種姓中的一個姓,又譯“喬達摩”、“地最勝”等,是釋迦牟尼所屬之本姓。在《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中,載有瞿曇羅、瞿曇悉達、瞿曇譔、瞿曇晏等天學家的事蹟。他們分別擔任過唐朝的太史令、太史監、司天少監和冬官正,都是唐代官方天文機構的領導者或重要官員。
一直以來,人們並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一些學者可能從“瞿曇”這個姓出發,認為他們都是印度僧人。因為自魏晉南北朝以來,來華從事佛經傳譯的印度高僧中,姓瞿曇的就有不少,例如瞿曇僧伽提婆、瞿曇般若流支等。

直到1977年5月,在陝西省長安縣紀陽公社北田村,發現了瞿曇譔墓,並出土《大唐故瞿曇公墓誌銘》,這才搞清楚了,

這批姓瞿曇的唐代天學家,原來都是一家人——

失傳已久的唐代秘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家族

瞿曇羅是瞿曇悉達的父親,瞿曇悉達是瞿曇譔的父親,瞿曇譔是瞿曇晏的父親;瞿曇譔有六個兒子,分別取名:昇、昪、昱、晃、晏、昂,一律採用“日字頭”的字,這是漢族的取名習慣,可見他們早已華化了。

上述瞿曇譔的墓誌銘稱,瞿曇氏“世為京兆人”,而他們家族何時移居長安的,恐怕連瞿曇譔也說不清楚了。墓誌銘記載其曾祖瞿曇逸的生平時,只說“高道不仕”,看來瞿曇逸一代就已經生長在長安了。
以今天的觀點看,瞿曇氏一家可算是印度裔的中國人,而且其很可能是混血,因為該家族世居長安,極有可能娶中國女子。從墓誌銘來看,瞿曇氏四代人服務於唐代皇家天文機構,歷經高宗、睿宗、武則天、中宗、玄宗、肅宗等朝,長達一百多年,所以這個家族在唐代天學領域很有影響,被稱為“瞿曇監”

失傳已久的唐代秘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家族

在瞿曇家族中,名聲最大者當數瞿曇悉達。他在唐玄宗時奉敕翻譯了印度曆法《九執歷》,之後又奉敕主持編撰了著名的《開元佔經》。儘管這是一部用於星佔的典籍,但它對我國古代學術和文化的研究極具價值。

比如,它彙集了我國自上古以來各家天文星佔書籍達三百餘種,成為中國古代天文星占學最重要、最完備的資料庫

失傳已久的唐代秘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家族

此外,《開元佔經》還記載了中國有史以來至八世紀所有曆法的基本數據;並保存了中國最古老的恆星觀測資料,即先秦三個星占學派“石氏”、“甘氏”和“巫咸氏”的文獻。
在其中甘氏的資料中,有一段關於木星的非常驚人的記載,據權威學者研究,這段記載表明兩千三百多年前的中國人,已經用肉眼觀測到了木星衛星;而西方通常認為,木星衛星是在十七世紀初才由伽利略首次用望遠鏡發現的。

失傳已久的唐代秘典,發現於佛像腹中!背後還有一個神秘家族

有意思的是,由於《開元佔經》所述的天文星佔之學,在古代一般為皇家壟斷,星占學著作也往往被列為禁書,民間私藏要犯重罪。所以唐代以後,《開元佔經》便失傳了。宋元時全無蹤跡,到了明代,就連皇家的欽天監中也無藏本。
直至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一個極其意外的機緣才使得《開元佔經》又重見天日。這年有安徽歙縣士人程明善,平時“好讀乾象,又喜佞佛”,因為佈施錢財為一尊古佛裝金,不料在佛像腹中發現了一部古書,正是世上失傳已久的《開元佔經》!

程明善與其兄程明哲欣喜異常。由於明代中葉以後,朝廷對民間“私習天文”已逐漸開禁,程氏兄弟遂將《開元佔經》刊刻出來,才使這部千古奇書得以在社會上流傳,並傳承至今!

/完.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

~您的舉手之勞,

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