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電 題:僑商朱奕龍紮根西部:這片黃土地給了我創業平臺
作者 吳侃
“僑商既熟悉住在國的政策法規、文化環境與風土人情,又與祖(籍)國鄉親血脈相通、同種同源,是連接中國與海外各國的天然紐帶。”
中國僑商聯合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即將在北京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朱奕龍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重溫自己在中國西部創業的歷程。
1995年朱奕龍從西班牙回到中國,經過三個多月在甘肅、陝西、西藏、青海等西部省區的考察,他決定紮根寧夏。“寧夏有豐富的資源,但基礎設施和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市場並未得到充分開發,在寧夏創業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1999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寧夏是12個省市區之一,我們趕上了好時候。”2000年,朱奕龍在寧夏創立銀帝集團,企業成立之初,曾面臨資金瓶頸、人才危機、技術難關。經過19年的發展,困難一一得到克服,銀帝集團已完成從內陸到東南沿海的全國佈局。
“吃寧夏米,喝黃河水,讓我感受到這片黃土地的包容性。”朱奕龍說,寧夏給了我新的創業平臺,也讓我深深體會到國家對僑胞的關心與支持。
朱奕龍同樣熱愛僑的事業,2006年9月,他當選寧夏回族自治區僑聯主席,2009年7月他當選第八屆中國僑聯副主席(兼職),此後連任第九屆、第十屆中國僑聯副主席(兼職)。在朱奕龍看來,做僑務工作最重要的是有為僑服務的奉獻之心和對歸僑僑眷的深厚感情。
朱奕龍認為,新時期僑聯工作的開展要適應世情、國情、僑情的新形勢。“應大力推進僑聯組織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創新,同時建設一支專業水平高的僑聯幹部隊伍,做好為僑服務工作。”
身為全國政協委員,僑界權益保護也一直是朱奕龍最關注的領域。朱奕龍12年來實地調研90餘次,提交提案共計118份,其中關於解決華僑回國定居恢復戶口有關問題的建議、關於修改《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等建議,獲得了相關部委的高度重視和採納。
朱奕龍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在四川、青海、江西、浙江、寧夏、貴州、山東等地捐資助學,目前已經捐建百餘所“希望小學”和“僑心小學”。近年來,朱奕龍也持續關注鄉村醫療衛生事業,已在江西、寧夏等地捐建了十餘所鄉鎮衛生院。
朱奕龍說,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有機會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而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就有機會改變一個地方的面貌。“孩子們眼中流露出的對知識的渴望,對外面世界的嚮往,也讓我下定決心,只要有能力就多做。”
談到即將召開的中國僑商聯合會會員代表大會,朱奕龍表示,目前僑商參與中國經濟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空前提高,“希望僑商組織在更廣領域、更高層面和更深層次上發揮獨特優勢和作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完)
閱讀更多 中國新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