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鋼鐵之翼#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給全世界上了一堂現代化空戰課。此戰以色列組織兩次空襲行動便徹底摧毀了敘利亞巨資打造的19個SA-6地空導彈陣地,開創了無人機壓制防空作戰的先河;奇蹟並沒有就此終結,在後續的展開的空戰中,以色列空軍在預警機的支持下,創下了號稱82:0的大比例交換比,成為世界空戰史上家喻戶曉的經典戰例。

背景介紹

貝卡谷地坐落於黎巴嫩東部地區,位於黎巴嫩山與東黎巴嫩山之間,是黎巴嫩與敘利亞的交界區。1975年黎巴嫩爆發內戰後,敘利亞為了應對以色列出兵黎巴嫩,先後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分兩批將19個SA-6地空導彈連部署到貝卡谷地由南到北赫爾蒙山-扎赫勒市一帶,最終構建了以SA-6低空導彈為骨幹,SA-2、SA-3地空導彈和ZSU-23型23mm四管自行高射炮為輔助的高中低射程、射高相銜接的嚴密防空網絡,構築起一道覆蓋敘黎邊境的對空防線。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SA-6地空導彈是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一款中近程地空導彈,主要用於攔截各類飛機和巡航導彈。SA-6地空導彈以連為基礎作戰單元,由1輛指揮車、1輛制導雷達車、四輛三聯裝導彈發射車以及6輛轉載、電源、運油等輔助車輛組成;其制導雷達車對高空探測距離約40公里,低空探測距離約20-28公里左右,採用全程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最大飛行速度2.2馬赫,有效射程約24公里。

SA-6地空導彈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西方國家的內心的恐懼,尤其是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被阿拉伯國家總計擊落114架戰機,其中有41架是被敘利亞的SA-6地空導彈所擊落的,自此之後,SA-6地空導彈開始名滿天下。所以,以色列在開戰前就將SA-6地空導彈視為眼中釘,作為優先處理目標。

首次運用無人機

以色列對敘利亞部署在敘黎邊境的19個SA-6地空導彈如坐針氈,戰前,以色列出動兩款新型代號"猛犬"、"偵察兵"的無人機對敘利亞地空導彈防區進行了高頻率的偵察,這裡需要解釋一下,在當時無人機對於防空系統來說還是新興的威脅,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很難有效探測到,這就為無人機的使用鋪平了道路。以色列對這兩款無人機進行了科學分工,"猛犬"無人機主要搭載高分辨率全景相機進行拍照偵察,"偵察兵"無人機則搭載電子設備用於蒐集電子情報,併成功的獲取到敘利亞制導雷達的工作頻率,為後續戰爭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戰爭開始後,以色列將事先經過特殊改裝的"參孫大力士"、"達利拉妖精"等無人靶機發射升空,這些靶機自身的雷達型號被技術放大,用於模擬以色列的戰鬥機雷達信號特徵;無人靶機,升空後便大搖大擺的飛向敘利亞防空陣地。敘利亞地空導彈部隊由於直面陽光,而以色列戰機則是背向陽光進攻,因而其裝備的光學觀測設備無法正常使用,只能極度依賴雷達設備。正式如此,敘利亞對於這些大搖大擺來襲的靶機準確誤認為是以色列空軍的機群編隊,隨後便雷達開機,向改進後的靶機發射大量的防空導彈。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與此同時,以色列還將另一批類似於"偵察兵"的無人機發射升空,在敘利亞防空陣地外圍盤旋,實時觀測敘利亞防空陣地雷達電子工作情況,將獲取到的雷達電子信號發送給地中海上空的波音-707電子戰飛機,而後位於靶機後方的以色列F-4機群和早在黎巴嫩山西待命的"狼"式反雷達部隊根據前線傳來的情報信息,發射大量 "百舌鳥"、"標準"反輻射導彈摧毀SA-6地空導彈的制導雷達。

從戰爭初期的越境偵察,到戰爭打響後的欺騙、干擾,以色列首次將無人機運用到現代空戰中,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促進了反輻射無人機的發展,以色列的反輻射無人機開始名冠天下。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特種作戰飛機確立一邊倒的空中作戰優勢

在貝卡谷地之戰中,以色列出動了波音-707電子戰飛機、E-2C空中預警機、AS-202前線電子戰飛機以及CH-53電子戰直升機等在內的大批特種作戰飛機,這些飛機為以色列空軍執行電子壓制、戰場態勢感知發揮了重要作用。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6月9日13時30分許,以軍的E-2C預警機和波音-707電子戰飛機率先引領機群升空,繞開敘利亞對空警戒雷達進入地中海上空飛行,E-2C作為空中指揮所嚴密監視敘利亞空軍的戰機活動,並實時將"哨兵"、"偵察兵"等無人機獲取的電子、圖像情報分傳各個機群,引導機群按照計劃展開攻擊。波音-707電子戰飛機開始干擾敘軍雷達,同時積極與陸基幹擾設備、位於前線的CH-53電子戰直升機和AS-202前線電子戰飛機緊密協同,形成一個強烈、嚴密的電子信號干擾區,基本上癱瘓了敘軍警戒雷達、引導雷達以及無線電通訊指揮系統。

在電子壓制展開後,按照計劃,E-2C預警機開始引導以軍F-4、F-16混編機群對敘地空導彈陣地投擲大量的特製箔條幹擾彈和照明彈,進一步遮蔽敘軍雷達圖像;另外事先部署在黎巴嫩山西的"狼"式反雷達部隊也加入到電子干擾行列,並隨後發射了大量的地對地反輻射導彈。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敘以空軍展開空戰後,以色列還創新性的將一部分F-15作為預警機使用,充分發揮其機載AN/APG-63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探測距離遠具有下俯視搜索能力的技術優勢,在正面監視敘空軍機場的活動,作出空情預示,協同側翼的E-2C預警機引導空戰機群在敘空軍側翼盲區發起攻擊,這在現代空戰史上上述首次,主要得益於F-15作為三代機在航電領域的技術優勢,對於未來體系化空戰實施探索出了一條新路子。

以軍的電子戰飛機在後續空戰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軍依靠地面指揮控制中心,與E-2C以及充當小型預警機的F-15通過數據鏈實現無縫隙銜接,以軍的波音-707電子戰飛機在干擾壓制敘軍雷達的同時,對敘升空戰機也進行了通信干擾,直接導致敘空軍戰機升空後斷絕了與地面指揮所的通聯,整個空中態勢呈現出"單向透明"化,以空軍佔據戰場絕對主動權,憑藉先進的機載武器,最終打出號稱82:0的驚人交換比也就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彙總起來看,以色列特種作戰飛機可歸總為空中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兩大類,在突襲敘防空陣地階段,電子戰飛機主要構築了一條帶狀的強電磁干擾區,對於致盲敘軍雷達發揮了重要作用;預警機則主要是作為戰場監視使用。進入空戰階段後,電子戰飛機的職能轉變為空中通信干擾,目的是切斷敘空軍戰機與地面指揮所的聯繫;預警機則以F-15為主進行戰場監視,E-2C引導機群在敘空軍側翼盲區發起攻擊。

以軍在整個行動中分階段各類特種作戰飛機分工明確,指揮協同順暢,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以特種作戰飛機為核心構建的空中攻防體系作戰效能,實現了作戰效能1+1大於2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預警機"戰力倍增器"的戰場地位,確立了"兵馬未動電子先行"的現代空戰新模式,在後續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和拓展。

戰役簡評與補充

客觀的講,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為世界空軍上了經典的一課,將體系作戰優勢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對於世界空戰後續發展具有先導性的意義。但對於以色列空軍的勝利,就如同海灣戰爭中聯合國軍碾壓式的勝利一樣,需要理性的去看待。將這場戰役更確切的定位應該是新老作戰理念和體制建設上的一次正面交鋒,要知道在歷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以色列國內,空軍也是當之無愧的王牌軍種。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以色列在空戰中的一些創新性的戰法探索和實踐經驗可以作為教學、學術研究,但絕不能照本搬抄,畢竟以色列空軍的成功不僅僅是戰術思想上的成功,更多的還是其空軍人員高超的訓練水平和素質決定的;諸如以色列千里奔襲伊拉克核設施的經典戰例中,將數架戰機密集編隊飛行呈現出民航客機的雷達反射效果,並多次穿越雷電區,這種能力就算是打了上百年仗的頭號空軍強國美國也模仿不來,只能在一些學術研究用"歎為觀止"來描述。這是同樣的道理,究其本質,探索適合本國發展的戰爭機理是研究以色列空戰的核心驅動力。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在此次戰役中,以色列通過戰前嚴密、有針對性的戰場偵察,獲取了大量的一手情報,為後續作戰行動的擬定奠定了基礎。在作戰機群中編入預警機、電子戰飛機,使得以色列空軍獲得了除機型本身技術代差之外的信息優勢,實現戰場單向透明化,敘空軍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控之中,反過來敘空軍對以色列戰機是一無所知,從技術、心理兩個方面造就了後來出現大比例交換比的戰績。

在針對防空導彈陣地破襲,以色列大量使用無人機誘使敘軍雷達開機,在消耗敘軍防空導彈的同時,獲取到敘軍雷達的工作信號,為後續反輻射導彈的"瞎眼"作戰打下了基礎,同時將傳統人員安全降到了最低。同步以軍還完善構建了由地面、空中組成的立體預警情報、指揮控制、數據傳輸以及引導協同的體系作戰網絡,在信息優勢上確立一邊倒的技術差距,與敘利亞混亂的指揮體系形成鮮明的反差。

貝卡谷地之戰,以色列空軍揭開現代空戰新篇章

總的來說,貝卡谷地之戰對於後續的幾場現代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發展起到了借鑑作用,尤其是確立體系作戰理念,以及無人機作戰運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場集壓制地面防空、體系空戰為一體的經典戰役,為世界空戰史發展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