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形意六合,卻是第一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的武學大師

他出身形意六合,卻是第一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的武學大師

一代技擊大師朱國福

唐豪是近代武術史學大家,一代宗師。但現存的關於唐的史料不多,很多細節言之不詳。1949年上海解放後,為首任黃浦區區長的顧留馨先生寫過一篇《憶唐豪》的文章,裡面談及唐豪的交遊有很多有價值的地方。

顧先生多次提到與唐豪交情深厚的一位大師叫朱國福。這位朱國福可不簡單, 他不僅是“中國現代拳擊之父”,“中國現代搏擊之父” 而且是第一個有正規報紙報道,打敗公開設壇的外國武人的中國武術家;第一個在世界上成立女子拳擊隊,第一個在中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並身體力行;第一個用現代觀念開展搏擊訓練教學的人。

《現代拳擊》一書裡寫道“1930年,國民黨政府的中央國術館和後來成立的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都把拳擊作為必修科目之一。中央國術館的拳擊由形意門傳人朱國福教授……其間,他培養出不少人才,如武術界前輩張文廣、溫敬銘、李浩、卜恩富、吳玉池、蔣浩泉等人,都是拳擊高手。”

他出身形意六合,卻是第一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的武學大師

中國早期的女子拳擊運動

朱國福,字炳公。1891年1月 出生於河北省定興縣大朱莊。1904年拜清末小八俠之一的形意名家馬玉堂為師,為形意拳第八代傳人。1924年,朱國福來到上海,創辦武學會。朱國福兄弟四人皆為當時武林一流技擊高手,實戰名家,被武林人士並稱為“朱氏四傑”。1928年,朱國福先生參加第一屆武術國考,獲最優等榜首。1929年進入南京中央國術館任職並擔任教務處長。

朱國福出身形意,緣何對西洋拳擊感興趣了呢?箇中原因說法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朱先生一直有”“斥花架、重實用,練為戰”的武學思想。 當時在抗戰前夕,朱先生料定中國與日本終有一戰,“出於對日本侵略野心有所防範,必須有效地訓練中國軍隊”。因此在民間在軍界推廣尚武精神是時代所需。

朱國福早年曾拜六合拳名家劉震南為師,而武術史家唐豪先生也曾拜劉為師,這樣算起來,朱國福與唐豪是同門師兄弟。朱國福與唐豪極友善,可以說有生死相托的古風。

1927年,唐豪因有紅色嫌疑而被捕入獄。 朱率全家去鎮江,向江蘇省長鈕永建求情,以全家入獄來保釋唐豪。社會輿論十分同情唐的遭遇和朱先生的義氣,有報紙說朱是“千古高義”。唐獲釋後,得朱等資助去日本學習政法,也學了劈刺等武術技巧。歸國後,唐豪在南京任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 ,又與朱先生同事。他們二位曾多次率領朱國楨、郭世銓、張長海等摔跤家、武術家去日本考察我國武術在日本開展的情況。返國後,向武術界作報告,並在《國術統一月刊》上發表文章,號召我國武術應向實用方向發展。 於國於民,都是十分有益的。

他出身形意六合,卻是第一個引進和發展拳擊運動的武學大師

尚武精神是近代思想裡重要的一環

朱國福仗義相助唐豪還有一次是1920年,唐寫成成《少林武當考》,由中央國術館發行。用大量史料來證明達摩和尚和張三丰道士都不會武術,指出所謂少林拳始於印僧達摩,太極拳始於武當張三丰之說,都是後人的牽強附會。書一出版,唐豪就得罪了很多武術界的人上,甚至有人準備私下謀害唐先生。 此時,武術界裡兩位頂尖高手站出來給唐豪說話,排難解紛,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神力千斤王”王子平,一位就是朱國福先生。顧留馨在回憶錄裡說,唐豪向我(顧留馨)提到這件風波時,說:“當時幸虧有這兩位老友從中調停,才避免了一場不測之禍。”

1968年6月15日一生肝膽照人的朱國福先生因中風,於重慶辭世,享年7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