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晚清時期,大清帝國風雨飄搖,為了民族的未來,許多中華兒女,相繼建議清朝改革,完成振興。然而,不管他們再怎麼努力,清朝也就是扶不起的阿斗,繼續衰落。時代造就英雄和偉人,順勢而起,許多革命派人士,紛紛踏上推翻清朝的道路。1911年,武昌起義,標誌著辛亥革命的爆發,1912年,清朝滅亡。


這期間,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成了那個時代的英雄。後來孫中山放棄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在1919年,孫中山關於振興中國發表了一本專著《實業計劃》,在《實業計劃》中,孫中山提出了許多宏偉壯觀的超級工程,如今一百年過去了,這些工程都有哪些實現了?回顧歷史,這還真的來之不易。

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孫中山提出建設三個世界級的深水港,計劃在渤海灣建設一個,位置位於青河和灤河之間,屬於現在的唐山曹妃甸,這是北方大港。而東方大港位於杭州灣,南方大港位於珠江口。利用這三個大港,推動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實現中華復興,從這也看出一代偉人孫中山的戰略目光,這幾個中國優良的港口,如今都一一實現。


這些年,我國的港口發展迅速,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日新月異,如今世界十大港口中,中國就佔有七座。這也是見證中國經濟的奇蹟,排在第一的是上海港,雖然和孫中山提出的東方大港位置有所區別,但相差不遠,還有排在第三的寧波舟山港。而南方大港是深圳港,排名第四,還有第五的廣州港,北方大港有青島、天津等,這些都是進入世界前十的港口之一。

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實業計劃》提出的鐵路建設,文中提到應該建設10萬英里的鐵路,根據中國不同地方,人口稠密的多少,相繼建多少鐵路。同樣的,邊疆地區因缺乏人口,也需要鐵路的支撐,不然很容易有脫離的危機,而且周邊資源需要運送到內地。其中北方是重中之重,只因當時的蒙古脫離之心太過嚴重,然後是新疆,必須用鐵路連接,促進內地與邊疆的發展,但孫中山提出的目標沒幾年後,外蒙古就脫離了中國,再也無法收回來。


如今中國的鐵路營運里程為13.1萬公里,和《實業計劃》中10萬英里還有點差距,但如果扣除規劃中的蒙古國路線,基本就相同了,唯一的差別是青藏高原,這裡目前只有青藏鐵路進入西藏。孫中山也沒想過這條路的修建難度如此之大。而且,中國的公路,更是世界第一,高達484萬多公里,高速公路14.26萬公里。這些是已經超越《實業計劃》中計劃的100萬英里的公路。

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在《實業計劃》中,分為六個計劃,第一計劃建設北方深水港,然後建設北方的鐵路系統,搭配北方大港,以此為起點,建設互相連接的鐵路,由八線組成,自東而西、由北向南,延伸至東北、北方、西北,和現在我國的鐵路八縱八橫類似。


第二計劃:建設東方大港,在孫中山的計劃中,不管是上海,還是杭州灣,位置相當優越。上海底蘊深厚,外國人多,但上海面臨著長江泥沙問題,這裡會經常收到淤泥的侵擾。杭州灣則沒有這個問題,這裡人口密集,也適合開發。


第三計劃:建設南方大港。珠江口這裡,從古代起,就是南方的經濟重心,因此廣州就是最好的選擇。事實證明,廣州如今的地位,也證明孫中山的眼光。建設南方大港,同時也要注意這裡的水災,南方是多雨的地方。

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第四計劃:建設中國交通事業。也就是鐵路、公路、水路等建設,計劃中提出的數目,有的已經超越。各省主要的城市,都被孫中山用線連起來,畫成一張密密麻麻的交通線路圖,和現在的差不多,西南的資源連續不斷得運送到廣州,作為這裡發展的支撐。


第五計劃:發展中國的衣、食、住、行、印刷等,中國是一個大國,不管發展哪一方面,市場還是很大的。根據不同地方,發展不同的經濟,形成各地的特色。


第六計劃:發展中國的礦業。礦業是工業的根本,沒有礦業,無法生產鋼鐵,也就無法制造各種機器設備。計劃中提到,中國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發展潛力很大,各省的礦產資源也要和鐵路相連,用鐵路把煤炭、礦產等資源,源源不斷輸送到相應的地方。

孫中山提出的振興中華夢,其目標遠大,如今都有哪些實現了?


從這些都可以看出孫中山的戰略目光之偉大。在《實業計劃》中,還有關於社會方面的建設,作為國土龐大,民族眾多,沒有相對應的建設方針,很難做到發展起來。如果貧富差距太大,對社會本身發展也不利。如今100年後,《實業計劃》中的目標,都已得到實現,在當時,中國還處在動亂中,內憂外患,孫中山提出的建國方略,在其他人眼裡,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如今卻一步步實現,這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