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時值江戶中期享保時代(18世紀20年代),地點是京都的某個公家(朝廷官員——譯者注)宅邸。上午9時,一場典雅且豪華的盛宴即將開始。

第一項程序是觀賞廚師切魚的精湛表演。廚師是一位99歲高齡的長者,在刀俎齊備、眾人期待的熱烈氣氛中,廚師松永宗壽登場,菜品的名稱叫“賞花鯉魚”。宗壽將手中的松枝放在了菜刀的右側,按照流派的規則開始切魚。如今我們早己聽不到“烹飪之道”這樣的說法了,當年烹飪之道與茶道、香道一起,同為一種高大的存在,我們難以想象99歲高齡的宗壽怎樣以優雅的動作完成了鯉魚切割後,在鯉魚的嘴部插立了一枝櫻花樹枝,尾部擺放了一枝松樹枝,叩拜著退離了現場,身後留下一片觀賞者的讚歎和追蹤的目光。鯉魚後來被烹調成湯品端上了餐桌。觀賞者們不僅品嚐菜品,同時也豔羨烹調者的高壽。

表演“賞花鯉魚”的舞臺便是一座稱作白書院的逑築的北庇。建築物北面是庭院。春風吹落櫻花花瓣,廚師手中的鯉魚、松樹、櫻花等在春風中為季節增色。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欣賞過廚藝後便是踢球了。這是一種不讓球落下的交替競踢的遊戲,球不像現在的足球那麼硬。專為這天的踢球遊戲而挑選的8個人都是華麗著裝,動作優雅。眾人繼續觀賞他們的球技,地點在剛剛觀賞“賞花鯉魚”的白書院外面的北院。飛舞在空中的小球將春的氣息傳來傳去,播滿整個庭院。當時公家們的遊藝除了這些之外,飲酒和吃飯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裡讓我們看一下某日中午的菜單吧。

首先是“口祝”,這是一個古代宮中女官的用詞,指的是公家的一家之主們親自賞賜海帶和栗子的儀式。栗子也寫作“搗慄”或“勝慄”,將栗子帶著殼曬乾,然後放在臼中搗碎,去掉殼和澀皮。據說因為搗和勝二字相諧音,故用作了慶祝出征勝利或新年祝福等(《廣辭苑》,巖波書店)。海帶也好,栗子也罷,都是祝福之物,不能當場食用。

接下來的是魚鰭湯。這時的原料用的是魚鰭,而“賞花鯉魚”的湯自然是鯉魚了。

然後是酒。下酒菜有漬鯽魚(將鯽魚和米飯拌合後醃漬發酵,略帶酸臭味道的一種食品——譯者注)、糖漬佛手柑、鹽味鮭魚。還有就是慶典專用的多層方盒中盛放的艾蒿蒸餅。雙層的艾蒿蒸餅中夾雜著紅小豆。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酒是名家清酒,有長命酒和南蠻酒。裝有野菊和筆頭菜、栗子的多層方盒中裝點著醬菜,清酒的下酒菜是煮雞蛋、烤麩、蘿蔔、山芋、香菇。還有清煮蛤蜊、章魚和脫骨鵪鶉。

最後是飯後甜點,品嚐和式小點心。記錄中有越之雪、立田餅、蛋糕、捲餅、繩目飴。遺憾的是,我們當代人無法瞭解這些食品的味道,據說越之雪是越後國長岡的特產,是用白砂糖和糯米粉製成的小點心。立田餅或許是因名字取自楓葉聞名的立田川(龍田川),所以製成了楓葉的形狀。捲餅是麵粉中加入砂糖、核桃、黑芝麻等,加水攪拌後擀成薄片,烘烤後切成小塊,抹上醬油,如此製成的小餅點心。繩目飴是壓有繩結圖案的一種糖果。

江戶時代中期京城公家們遊玩時的助興灑宴就是這樣。這裡請大家注意的是無論是場所,還是遊玩和儀式的內容,還有酒宴中的菜品,都和四季自然密切相關。

我們所介紹的恰巧是春季酒宴,而秋日紅葉、冬日白雪等,四季各有不同的酒宴享受自然,菜品也總是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素材。當年不像現在,屬於加工食品萬能的時代,因此這種做法如果說是理所當然的也並非不無道理,但是我們不能忘卻應該積極地利用四季自然、享受自然,將大自然納入我們的生活中來。

圖源:網絡

相關推薦


日本江戶時代的一頓飯,竟然如此精緻?


《 能從建築史中發現什麼:日本文化的美與心 》

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歷史並不是單純地用來了解或記憶就可以的。我們應該思考通過歷史能發現些什麼,能做些什麼。建築史也是如此。建築史涵蓋了非常廣泛的內容,從中能發現多彩的文化。建築史姿彩斑斕,富麗堂皇,本書便是作者講授了四十年的建築史課程的一部分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