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1919年,孫中山寫下了自己的建國設想《建國方略》。在其中的《實業計劃》中,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修建3個世界級的港口,4個二等港口、9個三等港口和15個漁業港口的海港計劃,以及六大鐵路系統、16萬公里的鐵路計劃。但是由於孫中山一直沒有掌握國家大權,這些計劃一直沒有能夠得到實行。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閱讀了孫中山的《實業計劃》,發現孫中山的東北鐵路系統計劃十分具有遠見。他提出在松花江和嫩江的交匯處建立一座中心城市,並且修建發達的鐵路網連接漠河、營口、葫蘆島、呼倫貝爾、延吉等地,使之成為東北鐵路的交通樞紐。另外他還提出開鑿松遼運河,溝通遼河流域和黑龍江流域,讓東北內陸可以實現江海聯運。他設想的松遼運河也是從松花江和嫩江交匯處開始。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孫中山設想的東北鐵路系統示意圖

當時,松嫩交匯地區還沒有任何一個大城市,只有一些不出名的小鄉鎮,孫中山因此將這座設想的城市命名為“東鎮”。翻開東北地形圖,我們就發現,這裡處於松嫩平原的中心位置,地形平坦,水資源豐富。這裡也處於整個東北的地理中心位置,北接三江平原,南通遼河平原。如果將這裡建設成為東北的鐵路中心,那對於東北內陸地區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以“東鎮”為中心的航道示意圖

然而,孫中山的這個設想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這裡也因此一直沒有出現大城市。其主要原因是過去的南北滿洲鐵路(京哈鐵路)並沒有經過這裡,而是經過了哈爾濱和長春,這也是哈爾濱取代龍江(齊齊哈爾)、長春取代吉林成為了省會的重要的原因。如今,長春和哈爾濱都已經成為了東北四大城市之一。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直到1961年,這裡發現了扶余油田,這裡才開始興起。扶余的名字來源於以前在這裡出現過的扶餘國,曾經在漢朝一度成為東北最強盛的國家,他的兩個王子還分別建立了高句麗國和百濟國。可以說,這裡也是擁有歷史文化底蘊的。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松原大橋

1987年,隨著石油經濟的發展,扶余撤縣設市(縣級)。1992年,扶余市升級為了地級市,並且改名為了松原市。松原,其名字就是松花江平原的意思。由於石油經濟的發展,松原市曾經是“北方四小龍”之一,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然而由於產業單一,過渡依賴資源,也導致這座城市的經濟如今陷入了一些困境。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松原油田

如果按照孫中山的設想,將松原建成為東北的鐵路中心,並且開通松遼運河,那麼松原必然會成為東北的一座中心城市。加上這裡石油資源豐富、地形平坦,按照孫中山的思路,這裡的發展必然超過長春、哈爾濱,和瀋陽、大連並列。可惜,由於歷史原因,這裡並未發展起來。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東北農業帶分佈

另外提到的是,孫中山規劃的中國4個二等港口中,有一個就是東北的營口。營口地處於遼河的入海口位置,是東北入海最便捷的地方之一。可惜由於遼河流域生態惡化,水量減少,使得營口喪失了這個優勢。加上松遼運河沒有修建,也使得營口的輻射範圍被大大削弱了。如今,東北最大的港口是大連。

100年前,孫中山在東北規劃了一座中心城市,如今成為石油重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