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現世報的故事?

妖鬼雜談錄


今天曆史悄悄話與大家分享一個轟動全國的現世報案件!

拐賣婦女兒童,舉國震驚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拐賣案件較多的一個年代,涉案人員被金錢迷了雙眼,大肆拐賣婦女兒童,在他們眼中人性和人命在金錢面前彷彿一文不值。

在重慶市榮昌縣古昌鎮嚴家橋村竟然有一個家族式的拐賣人口團伙,他們在陳定旗、彭洪菊夫婦的帶領下犯下滔天之罪:

自1986年到1992年6年的時間裡,他們先後65次有計劃、有目標的至河南、山西等省的偏遠地區將榮昌縣的85名婦女、兒童、嬰兒進行販賣!

更為罄竹難書的是他們利用當時農村人超生普遍而又害怕被罰款的心理,在農村明目張膽的以男嬰兒1000元,女嬰兒150—500元的價格四處收購嬰兒,甚至有時會專門偷盜別人家剛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他們將這些通過不同方式得來的嬰兒轉手以幾千元的價格販賣到河南等省。

期間因為嬰兒抵抗力較差,容易生病,他們不僅不給嬰兒醫治,那些病的嚴重的孩子甚至會被直接拋棄,據統計有10多名嬰兒被拋棄致死!

1992年5月,榮昌縣公安局打拐辦接到群眾舉報後迅速派專案人員展開秘密調查。3個月後,這件驚天動地的拐賣案件終於大白於天下。

天網有疏,要犯潛逃

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後,榮昌縣公安局在92年8月7日晚組織大批警察在嚴家橋村展開行動。

這次抓捕行動將該家族式犯罪團伙的骨幹人員抓獲,而前往河南剛販賣完一次婦女嬰兒剛剛返回重慶的彭洪霞卻得到風聲,她成了最大的漏網之魚!

1993年期間榮昌縣公安局打拐辦民警順藤摸瓜,走遍河南、河北、山西、內蒙古等省份,又將此人口販賣組織的27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辦案人員仔細排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總共批捕抓獲42名犯罪人員。其中以彭洪菊丈夫陳定旗為首的4名要犯被處以死刑,其他幾十人也按犯罪情節大小分別處以死緩、無期、有期等相應的刑事處罰。

而團伙頭目彭洪菊卻在92年8月7日的抓捕行動中漏網後再無蹤跡,大家莫要氣憤惡徒逍遙法外,彭洪菊是去接受她的現世報去了!

彭洪菊的現世報

1992年8月彭洪菊潛逃至內蒙古的一個偏遠農村,在農村的一個磚廠裡下苦力打工維持生活,整天擔驚受怕如驚弓之鳥;

在內蒙古彭洪菊認識了自稱來自四川綿陽的老鄉,而其實這位老鄉也是個人販子,曾經拐賣他人的彭洪菊成了這位老鄉眼中的賺錢工具;

在老鄉的拐騙下,彭洪菊隨其來到內蒙古與山西交界處的河曲縣一個偏僻而貧窮的村子裡。直到老鄉偷偷離開,彭洪菊才發覺自己是被拐賣了;

彭洪菊被以3500元的價格賣給了奪印村的一個以放羊為生的老光棍趙某。發覺被拐騙的彭洪菊開始也想找逃跑,可是在趙某的拳腳威脅下她漸漸的放棄了抵抗,乖乖的成了趙某的非法妻子,整天從事繁重的農務,年年與貧窮為伴;

彭洪菊在接連打擊下一病不起,臥床兩年多,僅僅40歲的她患上了高血壓、腦血栓等慢性疾病,後來連走路都成問題,成了個一瘸一拐的坡子;

2004年春節,民警多方追蹤,終於抓到了彭洪菊。到民警帶她洗了個澡並換上嶄新的衣服時,她哭著說自己12年裡只洗了3次澡,並且每次都沒洗乾淨,身體常年爬滿蝨子;

彭洪菊被押回家鄉時,雖然已經11餘年過去了卻還是萬人空巷,唾棄聲、辱罵聲、悲憤聲,有太多的人想跟她討債;

當彭洪菊提出想見見自己的家人時,三個吃百家飯長大的女兒和已經77歲獨自艱苦生活的老父親都拒絕與她見面......

在監獄中,面對記者的採訪,彭洪菊說出了這樣的話:

我這輩子實在太失敗,這麼一大把年紀了,什麼都沒有了,家也沒了,丈夫也沒了,什麼都沒有了,這都怨我自己,當初不該走那條路,不該昧良心去找那個錢,不該去拐賣別人。我希望政府能寬大我的罪行,我還想對我的小女兒說一句話,好好讀書才有出息,即使書讀不好,也要老老實實做人,千萬不要像我這樣。

賣人者人恆賣之 ,毀人家庭者自毀家庭。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種善得善報,種惡得惡報。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歷史悄悄話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一個人做的錯事太多,終有一天他會受到應有的懲罰。那麼你知道歷史上有哪些現世報的故事嗎?接下來就來講述西夏景宗李元昊的故事,看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最後落得被太子“削鼻”而死,遭到了現世報。




李元昊是西夏王朝開國皇帝,他志在王霸,為帝圖皇,一生征戰無數。開拓疆土,創建西夏文字,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這些成就我們無法否定。但人無完人,就是這樣的偉大人物也會犯下錯誤。在皇室內部的鬥爭中,他的殘暴和猜忌都赤裸裸地表現了出來。開運元年(宋景佑元年,1034年)十月,母族衛慕氏首領衛慕山喜為爭奪帝位準備密謀殺害李元昊,但不料卻被李元昊有所察覺。事情敗露後,李元昊將山喜一族人活活溺死在河中。不僅如此,他竟不顧養育之情親手給母親衛慕氏下毒,毒死了自己的母親。衛慕氏族人無一逃過此劫。這樣兇狠殘忍的手段更是無人能及。



和歷史上很多皇帝一樣,在他擁有治國理政能力的同時,其自身也有著難以克服的缺憾和不足。

在李元昊統治後期,他自認為皇權鞏固,為自己立下的赫赫戰功而沾沾自喜。於是,就開始不理朝政,整日縱情聲色犬馬。他經常在後宮和妃子們嬉戲玩耍。


最不可思議的是,他竟做出亂倫行為。他本來為婚齡的太子選擇了党項貴族之女為妻,但有一日見太子妃貌美就將其霸佔,並將其視為自己的“新寵”,封為皇后。

作為父親,竟然做出如此無恥的行為。不過,後來他也因此得到了報應,太子無法忍受奪愛之痛,於是就有了弒父的計劃。宋仁宗慶曆八年正逢元宵夜,李元昊在宴會上飲酒作樂喝得大醉,之後被人送回寢宮。他不曾想危險也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太子藉此機會,偷偷溜進寢宮,提刀衝進臥室。李元昊此時哪還有意識和力氣進行抵抗躲。結果他竟被削去整個鼻子,最後因為失血過多而一命嗚呼。



一代梟雄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實,在他生前曾與宋朝交戰過無數次,在戰爭中他也是經常將那些俘虜的鼻子削下來,然後放回,用此手段來羞辱宋朝。但他可能萬萬沒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天自己也會有這樣的結局吧。“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我想若不是因為他生前做了太多惡事,也不會是這樣的下場了,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現世報吧。


小姐姐講史


人神共憤,現世報才會來得更加快一點!不信的話,請大家隨楠楠一起了解一下歷史上作惡多端、現世報來得快的古代名人。

馮玉祥、宋徽宗、吳庭豔、天童四郎、太平天國將領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李秀成、韋昌輝等人都曾經毀寺謗佛,他們都遭遇了慘不忍睹的下場,要不是戰死沙場,要不就自相殘殺,甚至是落得個被凌遲處死的結局。真是令人唏噓不已!



以上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都是因為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自身遭遇到了現世報應,接下來楠楠再來跟大家說說有的人沽惡不浚,自己不僅僅受到報應,還連累到了自己的子孫的事蹟。

呂雉呂太后在尚未嫁給劉邦之前,她是一個書香門第出身的高貴小姐,正如說書中所言的“十指不沾陽春水”那般養尊處優。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家庭出身的呂雉呂太后溫柔賢淑,知書識禮,甚至是惹得人人寵愛。她家附近的很多青年男子都擠破了腦袋,想通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八抬大轎娶她回家。可想而知,此等女子是何其的惹人憐愛呀!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結束,恰巧是從她嫁給了當年還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劉邦說起。當初的劉邦完完全全不是漢高祖時候的風光體面,他只是一個出身跟呂雉呂太后有著雲泥之別的貧困小子。但是呂雉呂太后不顧得這些,就嫁給了劉邦,甚至是挑戰自己以前從未做過的一切難事,她為了他做盡家務,為他洗羹做飯,為他生兒育女等等。新婚燕爾濃情蜜意,之後劉邦就離她而去外出打仗了!

純情而痴心的呂雉呂太后在家裡關心照料孩子,並且一心一意地等待夫君劉邦的歸來。許久後,劉邦倒是歸來了,但是也給她帶來了一個讓她難以接受卻不得不接受的消息——劉邦又娶妻生子了。

日子憋屈的呂雉還能應付過來,只是宮內的生活並不好過,如同爾虞我詐、勾心鬥角那樣殘酷,加上疼愛自己的夫君早已經變心,不再酷愛自己了,這一切都實在是讓她太難受了。於是乎多年前溫柔似水的她徹底黑化了,為了她自己和兒子的未來,她選擇了背後積蓄勢力,好有一天為自己的兒子謀權篡位!



而劉邦聽聞他人言語,認為呂雉呂太后想要加害於他最愛的寵妃,就更加忌憚冷落呂雉呂太后。最後劉邦駕崩了,而呂雉呂太后也嚴重懲罰了她的眼中釘、肉中刺,甚至是下令把寵妃和寵妃的兒子弄得慘無人道,最終以悲慘結束。

呂雉呂太后最狠的地方在於她居然下令讓手下們把那個寵妃做成了人彘,還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去觀看,最終使得自己的兒子驚魂未定,落得個嚴重抑鬱而亡的下場。這也是上天對於呂雉呂太后的現世報了,只是上天提前把一部分報應報在了她的兒子身上。

對於這個來說,楠楠實在是無法釋懷,呂雉呂太后肯定是過得很悲慘才會從一個溫婉賢淑的女子變成了蛇毒心腸的毒婦,但是她這也未免太過分了!只是她也是不得不出此下策,畢竟在深宮裡,能夠真正保護她自己和兒子的永遠都只有她自己。


楠櫟論史


著名“倒戈將軍”石友三。

先後投靠過馮玉祥、閻錫山、蔣介石、汪精衛、張學良、宋哲遠、日本人,以及我黨,一生反覆十幾次。這樣的敗類,最終被“坑殺”!

1940年,石友三想再次轉投日本。可是他手下的高樹勳等人不願做漢奸,就讓石友三在西北軍老長官孫良誠以開會為名叫石友三到濮陽。在開會途中,高樹勳的侍衛進去告訴高“太太有事相請”。等高樹勳出去以後,進來四名士兵,迅速將石友三用麻繩套住脖子架走了。當晚,石友三被活埋到黃河岸邊。

出賣楊靖宇將軍的程斌。

程斌從小就跟著楊靖宇,也是楊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和親信,官至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也是因此,程斌的叛變對東北抗聯的打擊是非常致命的。

東北抗聯能夠在東北堅持那麼久,主要是因為抗聯在各地有“密營”。密營裡面有抗聯需要的糧食、布匹、槍械、藥品等賴以生存的物資。程斌叛變後,帶著自己的“討伐隊"把這些密營全部給破壞了。楊靖宇將軍的部隊一下子陷入了絕境。

更恐怖的是,程斌太瞭解楊靖宇了。據說,他聽槍聲就能判斷出是不是楊靖宇將軍。程斌沒日沒夜的帶著日本人圍堵楊靖宇,不給抗聯喘息機會,抗聯被徹底打散了。最終,在彈盡糧絕後,孤身一人的楊靖宇將軍也被日寇殺害,壯烈犧牲。

(楊靖宇將軍遺體照片)

程斌這個人很狡猾。他在日寇投降後,假意打死幾個日本戰俘,混進了華北野戰軍。

1951年的一個雨天,程斌打傘在瀋陽的街上走。一個人為了躲雨鑽進了程斌傘下,兩人一對面,都認出對方是“叛徒”。兩人回去後,就都把對方舉報了。。。。

就這樣,程斌被槍斃了。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說個現成的現世報,是歷史,不是故事。

民國之父孫中山先生致力於革命幾十年終一事無成,廣州蒙難,隱退上海,在猢孫四散,一籌莫展之時,是列寧的共產國際發現了他,幫助了他,(當然你也可以說利用了他)。廣州政府的重建,黃埔軍校的創立,新式軍隊的肇始…從經費、人員、物資無不出自共產國際的慷慨解囊。沒有列寧的支持,就沒有廣州國民政府的存在,也就不會有什麼北伐,蔣介石也就是上海證交所的一個炒股客。但1927年,就在北伐勝利即將到來之時,蔣介石、汪精衛等卻另起爐灶,背叛蘇俄,實行“清黨”,屠殺還是共產國際支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而建立了國民黨政權。從春秋筆法講,這是: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行為,因而得國不正。所以對於蔣介石來說,一生中最大的擔憂就是共產黨問題,也是他的心病所在,事實也證實了他的憂慮,推翻他的正是共產黨。誠可謂:成也共產,敗也共產,天道召然。


郭萬仕專輯


【客觀地分析歷史,以敬畏之心評價人與事】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現在普通話裡很少聽到“現世報”這個詞了,更多的是一種帶有地方特色的口頭語;我瞭解到的,江西有些農村女人生自己男人的氣時,說的一句口頭禪:“你這個現世報”,生氣中帶點俏皮,剛中有柔,韻味十足,農村土話講起來是別有趣味的。


上半生作惡多端,下半生多災多難,這是現世報;今生殺生太多,最後得短命果報,三、四十歲就死掉了,這也是現世報。

西夏王李元昊是一位真正得了現世報的主,毒母殺妻,溺死兒子,殘殺大臣,結果自己反死在太子手上,46歲被削鼻而亡,太子又死在重臣手裡,朝政落入外戚之手,而外戚又被元昊的另外一個兒子所殺,內廷宮鬥無處不彰顯因果循環,善惡終有報。


李元昊殘忍與不孝

年輕氣盛的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不念親緣,“戳叛戚則弒其母,逞逆謀則殺其叔”,1037年九月,李元昊叔父,左廂監軍使嵬名山遇因勸李元昊勿進攻宋朝事不被採納,遂叛逃宋朝後又被遣送回西夏,元昊將其父子一族盡皆處死;舅舅衛慕山喜是李元昊父親的親信和勇將,立有大功,但衛慕山喜這個人有野心,也總是以皇太后衛慕氏為靠山,暗中培植私人勢力,意圖篡權,李元昊為除掉叛臣舅舅,設計謀,殺了舅舅一家。

李元昊殺戮的手段殘忍,據記載,李元昊把舅舅衛慕山喜全族都綁上石頭,拋進黃河溺死,斬草除根,不留一點後患。但這一切仍舊沒有結束,殺紅了眼的李元昊誅滅了衛慕氏一族後,連母親也不放過,帶著毒酒來到母親衛慕氏的寢宮,逼母親喝下毒酒,盡誅衛慕氏族人;衛慕氏死後,元昊以其不幸病逝為名,予以重葬。歷史上冷血殘忍的皇帝多了去,帖木兒、朱元璋、皇太極等等,但殺害自己的親生母親,中國皇帝也只有他了,可與古羅馬帝國的殘暴皇帝尼祿一比。


李元昊好色與薄情

續《資治通鑑》記載元昊娶了7任妻子,加上天都王野利遇乞的妻子沒藏黑雲,還有《西夏書事》記載的一位沒移氏,實際至少有9位后妃,除一位幸運的早死而得善終外,其餘無一有好結局,被元昊親手殺害的就有4位:表姐衛慕氏,也是嫡妻,責罵質問李元昊毒殺了皇太后,“氏以大義責元昊,元昊盡誅其族,因氏懷妊,幽之別宮”,可憐的衛慕氏雖然身懷六甲,仍被幽禁起來,後來生下一子,,寵妃野利氏為了爭奪衛慕氏皇后的位子,進讒言說那孩子長的不像元昊,於是元昊一怒之下將衛慕母子二人殺死,默穆氏既是衛慕氏。

“一默穆氏,舅女也,生一子,以貌類他人,殺之”

妃子咩迷氏生下兒子阿理之後失寵,一直獨居,後來阿理長大成人,同情母親想要造反,但事情洩露後,被父親元昊沉了河,元昊也將其母咩迷氏殺於王亭鎮;讒殺衛慕氏的野利氏,也是因果得報,由於丈夫喜歡上了美貌的沒藏黑雲而被廢殺。妃子耶律氏,遼國興平公主,嫁於元昊後,李元昊還過著驕奢淫逸、嬪妃如雲的生活,夫妻關係不和,《遼史》記載:“李元昊與平公主不諧,公主薨後”,但真實原因是公主知道元昊毒殺生母的真相,被元昊軟禁死於獄中;還有一說法是抑鬱而亡,哎,處在冷血無情的後宮,又有個喜新厭舊的老公,不抑鬱才怪。


寧令哥被父親李元昊廢了自己太子之位,母親被殺、未婚妻被奪,積攢內心的仇恨終於爆發了

李元昊在西夏漸漸穩固之後,陶醉於自己的赫赫戰功,後期不理朝政,經常在賀蘭山離宮和諸妃嬉戲、縱情聲色。李元昊本是給次子寧令哥娶妻沒移氏,但貪戀沒移氏美色,要據為己有,他不會像李隆基那樣委婉,而是直接就從兒子那搶奪過來,還立為新皇后。

兒子寧令哥被父親奪了妻,怨恨李元昊給自己戴綠帽子,在野心家沒藏訛龐的唆使下,寧令哥持戈進宮刺傷元昊,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在第二年正月初二痛苦死去。開國之君,如此結局,令後世所不齒。最終寧令哥揹著弒父罪名被處斬,李元昊小兒子李諒祚即帝位。


小兒子李諒祚殺舅父沒藏訛龐,並與其兒媳梁氏私通,到最後也是英年早逝


1048年, 李諒祚即位時才一歲,由其母沒藏氏掌握朝政,8年後,其母沒藏氏被情夫李守貴所殺,太后兄沒藏訛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諒祚做皇后,把持政權;李諒祚與沒藏訛龐兒媳梁氏私通,後來訛龐父子密謀欲殺李諒祚,梁氏告變,終在大將漫咩的支持下誅殺了擁立其上位的舅父沒藏訛龐及其家族,又殺妻沒藏氏,結束了沒藏氏專權的局面。李諒祚殺妻誅舅父,這不是第二個李元昊嗎?! 1068年1月,李諒祚駕崩,時年21歲。

從李元昊1038年稱帝起,經歷兩朝短短三十年,內宮多少血雨腥風,又經歷了多少眾叛親離,李元昊種下的惡果,讓其後代也不安寧啊。


結語:勿論善惡,都是現世報,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善小而不為”;信者源於看見,不信者源於未見,但,老話也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尋訪中國紅色遺蹟


我國古代中央王朝一直看不起漢族以外的民族,相關的政策也不太好。

祖祖輩輩一代代下來,漢族和其它民族有很深的矛盾。尤其在民國及軍閥混戰時期,各地缺乏管理(即便有昏庸的清政府官員管理也好過一盤散沙)

這一時期民族問題相當嚴重。尤其是藏族和漢族,範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就講到了一些事例:

當時漢族的老百姓常被徵壯丁修路拉船,死在路上的男人不計其數。漢人中大多隻剩下老年人、婦女和孩子,缺少勞壯力。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離不開男人,所以很多失去男人的家庭沒糧、加上戰亂的原因,很多漢人快餓死。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當地的藏人:遊牧民族有牛羊,於是他們不愁吃、有毛皮,他們還種植青稞…相比漢人他們的生活顯得太舒服了。

但是藏人是不賣糧食給漢人的,無論多少錢都不賣,他們仇視漢人,寧願看著四川許多漢人餓死在路邊。

甚至還有一個故事,幾個當兵的路過藏族一個村莊被捉住了,藏人拿出小刀要割他們的皮!幸而有另外官兵路過聽見呼救上前救出幾人。

我沒辦法說這是現世報,或許對當時的藏人來說,他們覺得(漢人餓死路邊)是漢人的報應。

但是顯然他們都是受害者:一方是長期以來民族政策的被歧視者,另一方是戰爭的犧牲者!

所以在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今天,我非常驕傲,這是在幾百年前真的是無法想象的奇蹟!


用戶100145256669


世間萬物皆是因果循環,很多事情不是不報只是時侯未到而已。而報有好報也有惡報,有的是當下就會現報,有的可能要經過很長時間甚至幾世才會得報。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做了許多好事,現世卻還是受苦,而有的人作惡多端卻能享樂的原因。現在所受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經所種的因結下的果,只是有的果子成熟有的還未熟而已。

果子成熟的快,當下就會受報。今天講一個做好事當下受報的真實事例,俗話說好人有好報,這是一個不變的規律。

話說光緒年間有一個姓賈的先生,他是江蘇人,在上海租界的一個洋行裡工作,因為工作認真很得老闆的信任。

有一年端午節快到了,老闆派他去城裡收欠款,事情辦的還算順利,欠款很快都收回來了,他把錢裝在一個皮袋子裡,一共收了一千八百多塊大洋。

忙了一上午,賈先生很是口渴,便來到一個叫“十六鋪”的茶樓,叫上了茶水,匆匆忙忙喝了點水就趕緊回去交差了。

可是因為走的太急,等他回到洋行才發現裝錢的袋子居然不見了。這下賈先生可慌了,那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如果丟了,只怕他用一生的時間都還不完。

這可怎麼辦,賈先生神色慌張,在老闆面前語無倫次,老闆一見起了疑心,認為是賈先生吞了錢財,便大聲斥責了他,認為他辜負了自己的一片信任,讓他無論如何要把錢交出來。這賈先生百口莫辯,他趕緊原路跑回去尋找丟失的銀元。

話說另一邊,這萬事皆有個因緣,事有湊巧。當時賈先生在茶樓急急忙忙喝完茶離開以後,他的錢袋就落在了座位上。巧的是賈先生剛離開,便有一個姓義的浦東人也來到了茶樓,還正好坐在了賈先生原來的位置上。

這位義先生是一位經商之人,可是因為運氣不好,生意賠了個精光,只能返鄉再做打算。

他已經買好了午間的船票準備渡江回鄉,因為時間還早,便來到這茶樓喝茶打發時間。義先生剛坐到位置上,就看到椅子上有個小袋子,開始他沒在意,過了許久也沒見有人來取,他才起了疑惑,拿起來掂一掂,份量不輕,打開一看,差點沒驚過去,竟是一袋子亮閃閃的銀元。

義先生一看,驚喜相加,想不到自己在如此窮困潦倒之時,還能得到如此大的一筆錢財,有了這筆錢,自己這一生可算是無憂了。

可是他轉念一想,不對啊,想必那丟錢的人此時正心急如焚,如果這是救命的錢,對方因此而失了性命,那自己的罪過就大了。

可見義先生是一位寬厚仁義之人,他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因此他就坐在座位上等待失主來領取,可是過了許久,茶樓的客人越來越少,也不見有人來。他只好耐著性子,餓著肚子繼續等待。

義先生就這樣坐在茶樓等了一下午,自己的船隻也錯過了時間,到了晚上掌燈時分,茶樓裡只剩下他一個人,他還坐在那裡看著來往行人,等待失主。

等著等著,義先生突然看到一個人神色恍惚,急急忙忙地跑來,來的正是賈先生,他和其他兩個人一同前來。一進門,賈先生就指著義先生的位置說:“我當時就坐在這裡。”

義先生一看便知是失主找來了,便笑著對賈先生說,“你們是來找錢的嗎?”賈先生一聽,悲喜交加,連稱“是的是的”。義先生便把錢袋拿出交給了賈先生。

賈先生連聲稱謝,稱義先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果找不到錢袋,賈先生今晚就要上吊自殺了。果然義先生的一個善念救了賈先生一命,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啊。

賈先生堅持要答謝義先生,可是義先生堅持不收,無耐之下,賈先生說“如果不謝恩公,我心中不安哪,明早在下在某酒樓恭侯恩公,請務必光臨。”說完怕義先生不同意,轉身便走。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義先生真的來了,見到賈先生以後,突然施禮作輯相謝。賈先生摸不著頭腦,義先生搶先說:“多謝您啊,如果不是您昨天丟了錢,我的性命不保啊。”

原來昨天義先生因為等待賈先生錯過了回鄉的船,而那條船在行駛到途中的時侯突然被急浪打翻,船中的23個人全部都淹死了。而義先生的一個善念,居然也救了自己。

賈先生得知事情的經過,真是感慨萬分,兩個人相互作輯,互相感激,那場面真是感人至深。

正所謂救人便是救已,周圍的客人們聽到了此事也是紛紛感慨,好人終究是有好報的,都舉杯向二人祝賀。

可事情到此還沒有結束,賈先生回到洋行後向老闆講述了此事,老闆感到非常驚奇,一定要見見義先生,沒想到與義先生一見投緣。因此老闆極力挽留義先生,讓他一定要留下來,並高薪請他管理帳目。

再後來老闆竟然招了義先生做上門女婿,還將生意全部交給他來打理。

沒想到窮困一時的義先生因為自己的一個善舉改變了命運,人們敬重他的為人,客商們都主動來找他做生意,後來洋行的生意越做越大,義先生也成了當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這正是善有善報,也是當下即報的一個真實事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為人應當時刻檢省自己,正所謂人在做天在看,一切自有果報。(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焱袶


我認為現世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家族的命運。曹操在世時,上欺天子,下壓百官,玩弄權術無所不及。後至其子曹丕逼迫獻帝讓位給他,終於實現了謀漢的野心。漢獻帝悲傷的歸向壽陽縣,可天道輪迴到了魏主曹芳在位時由於曹爽無能,黃帝弱小,權臣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三族,架空曹芳,掌握了曹魏的實權。而後其子司馬師繼承大將軍位,廢掉曹芳,立曹髦為帝,欺壓皇帝,權侵中外。後其弟司馬昭殺曹髦,欺辱曹家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而後又立曹奐為傀儡政權。直至其子司馬炎繼位終於廢掉曹奐建立西晉王朝終止。

前後兩個過程再相似不過了,曹操加給漢獻帝的痛苦與屈辱到頭來全加在自己家族身上,唯一一點可稱的是由於魏帶漢時沒有加害漢獻帝,所以西晉帶魏時也善待了曹魏的宗族。


看輕了一切


宋朝黃袍加身 沒有殺害北周皇帝 最後蒙古選擇善待宋朝皇室。

金國靖康之恥 侮辱宋朝。最後被宋蒙聯軍滅亡,皇室幾乎被屠戮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