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班開車一公里,對車輛損害大嗎?

章丘區教育局


同意樓上題友的說法:建議您這一公里還是步行或者自行車吧,健康環保

至於車呢,大致是這樣:

1、3.4公里以下的路程不建議開車,因為里程數太短,所以發動機無法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至於發動機、變速箱內部的一些細節不多說了,簡單來講,特別在北方尤其東北、西北冬季溫度更低的地區,極易造成機油增多、乳化等問題,長期下去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傷。

特別典型的例子是之前某兩個品牌的車型機油增多發生普遍,以至於召回後有款車還是停售了一段時間,我上面的說法來自該品牌工程師內部調查結果。

2、另一方面,超短途行駛,會造成車輛電瓶充電不足,極易過早消耗掉電瓶壽命,尤其是車載電器多的,比如我遇到過一個車因為長期短途且裝有直連電瓶的雙頭行車記錄儀,結果原本可以用三年以上的電瓶才一年多就掛了,雖說不貴,但電瓶沒電早上冷車啟動是個麻煩。

3、城市內短途、低速行駛會造成燃燒不充分加劇,除了排放汙染物更重之外,積碳多了對動力總成的影響無須多說了吧。

所以,綜上所述,常態保底裡程建議在3公里以上,合適的3.4或3.5公里以上再開車,否則還是健康環保出行吧。

圖片無關



看字老串行


簡單來說,1公里的距離,無論是鑄鐵的還是全鋁的發動機,都不能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特別是長時間停車,機油都回流到油底殼,也需要一點點時間走遍整個機器所有部件,所以,這麼短的行駛距離,燃燒不充分,易產生積炭,潤滑系統剛剛進入最佳工作狀態就停車了,反反覆覆的短距離行駛磨損會比正常行駛大。

還有一點就是變速箱問題,如果是天氣較冷類似於北方的冬天,日系車CVT的變速箱有冷保護,有的需要行駛兩三公里才能解除哦。所以變速箱反覆長時間低溫行駛,變速箱油潤滑不到位,所以也會加劇一些磨損。




天悅汽車


每次行駛里程這麼短,最大的影響就是會增加積碳了。

積碳是指燃料與串入燃燒室的機油蒸汽在不能完全燃燒時,所產生的膠質,它的主要成分是羥基酸、瀝青質、加油質等。積碳會粘附在進氣門、排氣門、燃燒室、氣缸邊緣、活塞頂部、火花塞等處。

在經過發動機反覆高溫的作用下,積碳會不斷積累形成類似於煤渣的黑色物。可以看到,積碳存在的地方都是發動機工作的核心區域,就好比人的喉管和肺部一樣,如果有東西堵塞人就會得病。

對於汽車而言,積碳如果過多,會造成發動機進氣量減少和壓縮比變小、火花塞電極髒汙等問題。有內在而外的影響,最後可能造成以下實際影響:

| 尾氣很刺眼、刺鼻、並出現排氣超標;

| 發動機怠速不穩定,忽高忽低、並帶有抖動現象;

| 油耗明顯增加,動力變弱;

| 冷啟動經常失敗,但熱車情況下卻是正常的;

| 加空油時,加速不暢,有發悶現象。

像您這種一公里超短行駛路程,車還沒熱起來就得到站停車了,機油可能造成積碳。除此外,它還會造成發動機磨損加重。這是因為低溫啟動瞬間,機油的粘度比較高,流動性比較差,容易造成潤滑面幹磨。

所以建議您謹慎考慮這種超短途駕駛,才一公里距離步行或摩拜單車就搞定了,低碳出行也響應潮流嘛。如果您堅持開車,建議您選擇粘度低一些的機油,並且定期要跑跑高速,並且保養的時候要多關注下清理積碳。


東拉西車


每天上下班開車一公里

和每天開車上下班兩公里

再比一下每天開車上下班20公里

當然是開車一公里的磨損小

開兩公里的比開一公里的多磨損一公里

開二十公里的比開一公里的多磨損十九公里


用戶1149812772329


30年駕齡老司機悄悄告訴你,一公里要想油溫上來快最好這樣開,壞不了,沒那麼嬌氣。除非車子有潛在質量原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c310c90e8db4c9e9716c90ca8a699e2\

EVlSU


毛影響都沒有,我家到單位用不了五分鐘的車程,我一天兩趟上下班,車都好幾年了屁事沒有,電瓶也沒有虧電,油耗也不到6個。


沒離開過22


我就是啊,怕個球哦,隨便整。就是油耗高得一比,如果一個月不跑遠距離就上下班,我的要一塊一毛多一公里。長期這樣駕駛容易積碳,電瓶容易虧電。


DU步紅塵


磨損大不大可以忽略不計,但我只想問問你,一公里的路程來回開車停車你不嫌麻煩嗎?


觀音菩薩的伴郎


每天走路一公里,對腳危害大嗎


元芳最近有點閒


車買來就是用,管那麼多幹嘛?想開就開,想停就停。最煩那些買個車就把車供著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