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卻笑了

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擁有非常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而自古以來又都非常重視土葬的風俗習慣,所以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一些有權有勢的將軍,都會將自己的墓穴保存的很好,可是有這麼一個人,為了防止墓穴被盜,竟然和盜墓賊玩起了哭窮,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其實歷史上所有墓穴的主人,對於自己墓穴的防盜都是有著自己的一套方法的。而其中最出名的一些我們也都知道,比如說歷史上最為牢固的帝王陵墓,武則天和丈夫李治的乾陵,她的防盜手段,就是把自己的墓穴鑄造的異常堅固。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卻笑了

根據《唐會要》中的記載,“乾陵元宮,其門以石封閉,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意思就是說,這武則天的乾陵,大門是用巨石封閉住的,而為了防止有心之人來盜墓,甚至在石縫中都注滿了鐵漿,等待其冷卻之後就變得堅不可摧了。

根據考古學家對於乾陵的探索,的確證實了文獻的真實性。武則天的墳墓多達39層,所用的巨石數量達到了四千餘塊,而且在石塊之間都用鐵質的鏈條拴在一起,再把錫鐵融化灌封,這樣的結構幫助它抵禦了1200多年中40萬餘人的盜墓,不用說古時候的冷兵器了,就連現在的的炸藥恐怕都炸不開吧。

除了這種手法之外,秦始皇陵的防盜手段也是讓世界矚目。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秦陵墳高五十餘丈”、“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秦始皇陵是非常的巨大的,一直到現在這座巨大的陵墓的真實樣子都沒有被我們完全解開,但是僅僅是這露出來的冰山一角,已經讓所有人歎為觀止。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卻笑了

根據專家測定,皇陵周圍的土壤中水銀含量高的超乎我們的想象,這與《史記》中所有的記載都不謀而合,而水銀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劇毒,一旦碰上就會中毒難以治癒,更不用說這如海一般廣闊的水銀了,這種防盜手段可謂十分高明。

除了這些常規的,如武則天的無限加固和秦始皇的用毒手段之外,在歷史上還有一個為了防盜而和盜墓賊玩起了哭窮的將軍,他就是在南北朝時期,魏國最大的將領,徵南將軍張詹。

張詹作為一個國家權力最大的將軍,一生南征北戰蒐集的金銀財寶很多,而赫赫戰功皇帝的賞賜自然也是極其的豐厚,這就讓他在晚年間產生了一個疑惑,那就是如此多的金銀財寶,死了之後帶進墳墓,怎麼才能讓盜墓賊不惦記呢?

根據《水經注》中的記載,在張詹的墳墓上,他讓後人刻下了一行字,“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卻笑了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這個墓地裡啊,棺材用的是最普通的木頭,衣服也是很普通的麻布衣服,過不了幾年就腐爛了,而且什麼金銀財寶和銅器丹藥全都沒有帶進來,我懇請後世之人,千萬不要來傷害我的墳墓呀!

這就是張詹想到的辦法,用一句古詩詞來概括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方法竟然還真的奏效了,由於下葬時的禮數也很簡樸,於是在他死後的200餘年中,真的沒有任何人來動過他的墳墓,直到後來民間爆發了一場饑荒。

在窮困和餓肚子面前,一切的箴言訃告都是紙老虎,這墳墓裡有沒有東西可不能讓一句話就騙了過去,不管你是不是真的窮,先挖為敬!

沒想到等到這墳墓挖開之後,才真是讓大家開了眼界,外部看起來如此簡陋的一個將軍墳墓,而且也沒有用任何的保護措施,本應該真的什麼都沒有才對,可是真正的樣子卻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傻了眼。

將軍死後立碑哭窮:無金無銀,別挖!200年後盜墓賊卻笑了

說好的容易腐爛的棺材和衣服,其實並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楠木的棺材和金子做的棺釘,衣服也是絲綢做的根本就不是麻布,而且各種各樣的金銀器具也是數不勝數,與他在自己的墳墓上寫的那句話大相徑庭,這才讓大家明白過來,原來這個張詹大將軍是跟大家哭窮呢!

這樣的結果被所有人知道之後也是哭笑不得,想必那些曾經對這個墓地動過心思但是最終放棄的人應該非常後悔吧,畢竟這麼好挖開的一個墓穴,裡邊藏著的竟然是埋葬了兩百多年的金銀財寶,不得不說張詹這個人還是非常機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