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劍”行動!泉口派出所抓獲7名在逃人員

自“雲劍”追逃行動開展以來,荊門市公安局東寶分局泉口派出所堅持有逃必追,認真梳理逃犯線索,全面收集網上在逃人員信息,全力追逃。截至目前,泉口派出所共抓獲7名網上在逃人員。

夜間巡邏慧眼識逃

8月21日22時許,民警在城區文化宮一帶巡邏,發現路邊違停著一輛黑色轎車,民警上前對該車依法例行檢查,發現駕駛人董某某行為拘謹,神色慌張,細心的民警多加留意,將董某某帶回派出所進一步審查。

經查,董某某竟是一名網上在逃人員。在審查期間,一個沒有姓名的號碼多次撥打董某某的手機,深夜同一號碼多次來電,十分可疑。經過進一步深查,董某某交代,該號碼的主人為楊某某,為其同案犯罪嫌疑人。2017年,雲南大理市公安局對一家投資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在未取得相關金融許可的情況下,以投資理財、給項目找資金、給資金找項目為名,採用口口相傳的方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楊某某就是涉案人員,董某某交代楊某某當時可能藏身的地方。民警根據董某某提供的地址,迅速將楊某某抓獲。

打好“親情牌”積極勸投

2015年10月30日,荊門城區一工地發生一起尋釁滋事案。戴某某和邱某某等人未經包工頭同意,隨意使用工地上的設備,不料被包工頭看見,雙方發生衝突,邱某某等人不僅毆打了包工頭還將其車輛砸壞。工地的工人報警後,警方當場抓獲了邱某某,戴某某乘機逃跑。隨後,泉口派出所將戴某某列為網上在逃人員展開追緝。

辦案民警針對其涉案情節不重等特點,多次到戴某某的親人家中開展勸投工作,與其父母、兄弟聊家常,關心其家屬的生活情況,普及法律法規知識,講明當前的政策和形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員家屬引導戴某某早日投案自首。

今年9月19日,戴某某放下了思想包袱,主動到派出所投案自首,結束了東躲西藏的潛逃生活。

科學研判精準追逃

2012年,劉某某因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被東寶區人民法院判處賠償原告50000元,但劉某一直不履行義務。2015年12月,劉某某因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被泉口派出所列為網上在逃人員。今年9月,派出所研判室分析研判,發現劉某某在武漢的生活軌跡。辦案民警迅速趕赴武漢,通過近一個星期的秘密守候,於9月14日晚在武漢市江夏區一物流園內將劉某某抓獲。

9月23日晚,派出所民警再次分析研判,又發現一名因涉嫌尋釁滋事被外地公安機關列為網上在逃人員的王某某的行動軌跡。民警迅速出擊,在泉口西路桃花島小區將其成功抓獲。

鍥而不捨循線追逃

“網上在逃人員追不回,追逃民警就永遠在路上!”在追捕歷年來的“漏網之魚”時,追逃民警深有感觸。

2012年,趙某某以需要租用重型車輛為由,以一個月15000元找受害人蘇師傅租到價值40餘萬元的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蘇師傅把車輛交給趙某某後,不到半個月,蘇師傅不僅聯繫不上趙某某,發現自己的車也同其一起消失,隨後馬上報警。趙某某因涉嫌合同詐騙被泉口派出所列為網上在逃人員。在接下來的7年多時間裡,趙某某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但辦案民警始終沒有放棄對趙某某的追緝,在今年的“雲劍”追逃行動中,對多年來收集的零散信息進行重新梳理、逐條甄別,最終得知趙某某可能隱藏在河南省。

從9月15日起,追逃組先後循線跨越河南鄭州、焦作、新鄉、濟源等多個地市,一路追逃,與對手比意志、比智慧。歷經13天,最終於9月28日22時許,在河南濟源將趙某某成功抓獲。

“一標三實”助力追逃

“一看到他的照片,我就知道他住在哪裡。”社區民警回憶起之前抓捕在逃人員的情景,十分激動。

10月10日19時許,泉口派出所接到上級指令:“根據研判,被外省公安機關列為網上在逃人員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出現在瀏河灣居民區,請求抓捕。”社區民警根據情況通報,發現在半個月前,曾按照“一標三實”信息採集,對王某的標準地址、實有人口、實有房屋、實有單位信息進行過登記。於是社區民警迅速組織值班民警直接趕到王某的住處,不到半小時成功將其抓獲。

“追回一名網上在逃人員,就是消除一個治安隱患。”泉口派出所追逃工作負責人說,“我們將繼續全力以赴,讓網上在逃人員無處可逃!”(記者 李柬 通訊員 劉小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