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張壁古堡是中國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蹟,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地面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一條長約300米的主街,串聯起5座大廟,儒釋道相融的宗教文化,讓人沉醉的古建築……都在山西介休張壁古堡。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關帝廟

張壁古堡的關帝廟建於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這座關帝廟坐南面北,是一座反風水建築,之所以建成這樣,一說廟宇建在南堡門外邊,山門與堡門正對,老百姓想讓關老爺在此保佑一方百姓平安,二說這裡曾是關老爺顯靈的地方,有碑文記載:明末之時,賊寇生髮,寢不安席,附近鄉鄰俱受侵凌,遇有賊寇來攻吾堡,有壯者奮力抵敵,賊不能入,賊曰:汝村中赤面大漢乘赤馬者是何處之兵?我等曰:請來神兵剿滅汝寇也?”碑文記述為關帝廟增添了神秘色彩。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正中供奉的便是關老爺,旁邊抱印者為關平,扶刀者為周倉。殿內壁畫為清康熙年間所繪,內容自然是關羽的生平故事,歷經三百年仍然色質清晰,也算是鎮廟之寶了。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大殿懸掛有一塊匾額“亙古一人”,其實這是有一幅對聯的橫批,上聯為“生蒲州聚涿州保豫州鎮荊州 惟公稱神稱帝,下聯為“扶玄德結翼德斬龐德剿孟德誰人塑像塑身。”--------亙古一人。這幅木刻對聯過去就掛在這兩個柱子上。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可罕廟

在山西境內很少有可罕廟,可罕廟是南堡門廟宇群的主體,是張壁村的最高點,高牆垛口儼然堡中之堡。正脊中央建制金黃色琉璃飾件,設置年代不詳,黃色為皇家專用顏色,登大殿又需登暗九級須彌臺階,可見大殿之“可罕”堪比帝王之尊。神秘的可罕王究竟是誰,在今天仍是個謎。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真武殿

重建於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距今已有201年。因為真武大帝是北方的神,所以它建在了張壁古堡的北堡門上方。大殿正中所供奉的就是真武大帝,兩側分別是桃花女和周公,以及龜蛇二將。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空王行祠

空王行祠,建成於明萬曆41年,公元1613年,距今396年。殿中所供奉的是空王古佛田志超,他是我們漢人成佛的第一尊。空王俗名叫作田志超,法名田善友,陝西鳳翊府人,後寄居於太原府榆次縣原渦村。他先後到過太原開化寺,介休義棠虹霽寺,最後擇地綿山坐化成真。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二郎廟

即使有了第一道攔截風水的真武殿,古樸的張壁人還是擔心風水外洩,所以在此增加堡牆高度,本地方言中“郎”與“攔”諧言,二郎廟的頂峰高度恰好和南堡門地面持平,可見古堡人對他們的風水是的何等用心。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我國的古建築中,很多都在屋頂裝有仙人走獸。選擇這些神話動物和人物作飾件,首先是為了突出殿宇的威嚴。其次還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警示後人之寓意。

被忽略的這個山西古城,比平遙還要早100年,迄今保存完好

這就是張壁古堡,親自走進來,才能感受她的滄桑與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