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策有勇有謀包拯為何狠心斬首公孫策呢

說起包拯,應該很少有人不知道他的,他是宋朝一個有名的清官,一直都以清廉著稱。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後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

公孙策有勇有谋包拯为何狠心斩首公孙策呢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世 ,由於民間傳其黑麵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公孫策是包拯最得力的幫手,此人心思縝密,心地善良,深受包拯地欣賞和喜歡。公孫策,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北宋開封府主簿師爺,包拯的得力助手。開封府三口鍘刀的設計製造者,懂醫術,心思縝密,和藹善良,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人稱再世諸葛。包拯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人,一生都很公正、正直,對老百姓很好,也非常珍惜人才,而公孫策有勇有謀,非常忠心,但後來,為什麼包拯那麼狠心想的斬殺公孫策呢?

包拯在奉旨南巡經過太湖時,手下發現有一具浮屍。人命關天,包拯經過數日的追蹤,終於將兇手混江龍抓住。刑訊期間,兇手招供說,殺人是為了報兄弟之仇,並供出了幫兇――他的養女孟如意。並且在包拯調查過程中,孟如意還多次為掩飾其父殺人之罪多次刺殺包拯。

後來公孫策在調查的時候,覺得對方的手鐲很熟悉,仔細辨認發現是曾經丟失的女兒的信物,後來他們相認了。他不忍心傷害對方,就放走了她,回去向包拯坦白一切,他私放殺人犯,覺得自己有罪,懇請包拯處決自己,包拯將其打入大牢。

可孟如意肯定知道公孫策的想法。父親沒有犯錯,卻要為自己承擔後果。她主動去衙門自首,請求包拯放過公孫策,並在包拯面前自刎謝罪。

公孙策有勇有谋包拯为何狠心斩首公孙策呢

其實包拯並不是一個不通情理之人,只是公孫策認為自己知法犯法,問心有愧,一心求死罷了,包拯只能“揮淚斬公孫”。後來,展超又在皇帝面前求情,才救下了公孫策。包拯重情重義,雖然包拯含淚斬首公孫策,但我們也是能理解的,同時這也說明了包拯的廉潔公正,鐵面無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