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01

最近有一档综艺叫《令人心动的offer》进入我们的视线,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看惯了风花雪月与唱跳选秀的综艺,这档节目可谓是新鲜刺激,吸引人眼球了。

有的小伙伴可能不是很熟悉,介绍一下:

《令人心动的offer》是一档律政职场观察类真人秀,节目讲述了8位怀抱律师梦想,来自不同名校毕业的法学院学霸,离开校园,步入职场,经历真实的为期一个月热血残酷又励志的律所实习生活,争夺两个律所转正offer名额。

前段时间开播的央视《主持人大赛》,被广大的网友直呼“神仙打架”现场,而将它用来形容这档节目也非常贴切。

这8位选手,不仅是高颜值,还都有强大的教育背景,北大、人大、澳洲留学、西南政法、华东政法、北航、上外,可谓是名校云集;

北大博士、辩论赛冠军、诗词大会优秀选手、本科考出律师资格证、已有出庭经验,98年大四、19岁读完本科,这些令人惊艳的关键字也都是出自他们,每个人都在闪着无限的光芒。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部分资料/图片来源自节目组官微

除了节目设置新颖有料,满屏的弹幕也是有趣极了,简直替我表达出了我的真实想法:

“神仙”打架,我连弹幕都不敢发!

看节目,我怀疑自己都没有读过书!

这是一个让人看了很容易自卑的综艺啊!

这些人过分优秀了,看了节目我觉得我就是凑数的。

我看综艺是为了放松,为什么反而我更焦虑了?

此刻我们身处大型自卑现场。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02

努力不一定有用

那就不努力了吗?

这些实习生们也不仅仅是学历高而已,优秀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

年龄最小的李浩源,来自人民大学,参加过诗词大会,表现非常出色,在节目中的表现也是毫不逊色。

能理性专业的完成律师们布置的课题,能够随口背出相应对的法条,超高难度的法考只准备了30天就轻轻松松通过。

就算课题成绩只得到了第二名,也不气馁就去请教第一名,与第一名的作业进行对比,找出不同并且和别人讨论,然后再去找老师请教。不仅有天赋,更有态度。

何运晨也是本节目实习生中的佼佼者,来自北航法学院硕士研究生,是八位实习生中唯一一个有过代理案件的经验,性格开朗,双商高,逻辑思维强,口才棒,面对课程作业也是冷静严谨,在第一次课程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综合实力很强。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自带光环的,高手云集的世界里也有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其中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李晨,在其他几位实习生的衬托下,基础略显薄弱。

第一次到公司报道的时候紧张的手足无措,第一个课题发布后,其他人已经敲了好几页文档,但是他依然毫无思路才打了一个题目,焦虑的往返于厕所中;

在辩论的时候更是紧张的看着草稿才勉强的说完自己的发言内容。第一次课题成绩排名垫底,第二个课题表现亦是平平。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但是他没有努力,没有付出吗?

不,虽然他的基础薄弱,综合素养不是最优,但绝对是里面最努力的一个。

就如何老师所说:“他已经触底了,他必须反弹。”

他不断和队员商量自己的观点,然后修改完善再修改完善,在大家都下班后,自己一个人在办公室工作到早上五点,大早上还在角落里独自练习自己准备的内容;

猛下功夫,渴望逆风翻盘,但是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按照我们所设想那样去进行,李晨拼尽了全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有什么办法呢,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但,好像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做最好的。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李浩源、何运晨那般出类拔萃,也不会像励志影视剧中的主人公奋发图强一下,就能翻盘的。

努力不一定成功,那就真的不努力了吗?

B站up主一之濑经常会因为拍视频剪视频而到深夜,有一天他在他的微博状态下发了这样一句话 :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有用吗?

他的粉丝回复他:有用,努力会说谎,但是不会白费。

对呀,尽管一时的努力并不能让我们有质的改变,但这是能改变的必要条件呀,只有开始努力去做了,才有可能在某一刻得到反馈。

这也是我们“普通人”慢慢跟上“大神”脚步,唯一一件可以做的事情。

就如,节目中实习生李浩源在面试时与面试官的对话:

“你觉得天赋和努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我觉得天赋是基础,天花板一样的东西。但是你没有努力,一辈子都够不到天顶。”
“那碰巧我完全没有天赋的话,但我很努力,你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特质吗?”
“这总比躺着好。”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03

你只是一时奋起吗?

常态化努力才是正确姿势

我们以为自己离优秀很远,是因为天生注定,其实是落后在时间的消耗流逝中。

因为我们多数人的热血的努力,多半只维持了三分钟就不了了之,而真正的牛人,他们努力方式则与我们完全不同。

当我们每天算着8小时工作时间时,牛人只看自己做了什么;

当我们沉溺在手机的虚拟的快乐中,牛人在不断的精进自己;

但不是平庸者和优秀者产生巨差距的最大原因,因为我们多数也有过一段时间的热血沸腾。

最主要的是,将努力常态化。

不论时间或心态的变化,他们都始终如一的努力着,也不认为这是一件需要特别提出,或者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多么艰苦的事情,他们深知,这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必然。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村上春树是风靡世界的畅销书作家,曾多次入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也不一开始就是走这条路的,他将近三十岁时才真正开始写作。

而且村上春树每天要忙自己餐厅里的事情,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写作,为了保持稳定的输出,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每天必须要写4000字,不多写但是也绝不少写,就这样这一习惯他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几十年,出版了多部精彩的小说。

这4000字看起来不少,不是那么容易一口气写出来的,让我们一天写好这4000字就已经很不轻松了,但是村上春树做到了,不是一天,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这么去做。

诺贝尔文学奖的背后就是这一日如一日的4000字,是将一件事情变成生活一部分的努力。

央视主持人董卿不管多忙,她每天都要拿出一个小时时间来读书,所以我们看到《中国诗词大会》上她不仅主持功底超强、冷门诗词也能信手拈来,是每日常态的坚持阅读成就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她。

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尽管全世界巡演那么忙碌也从未中断过练琴,每天必须保证几个小时练琴时间。

曾经有两个朋友都想考研提升自己,其中一个制定了严格每日学习计划,规定自己每天5点早起学习到7点和晚上7点到11点,每天6个小时有条不紊的进行。

另一位朋友有时一天学一个小时,有时突然鸡血雄起学到凌晨2点,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起来夜也没少熬,但结果显而易见,每天有计划、常态化学习的朋友考上了理想的学校,而只靠一时兴起去熬通宵的朋友差了不少分。

很简单,努力不能只靠一时。

那些优秀的人每一次精彩的亮相,每一项亮眼的成绩都思源于背后看不见的长久努力。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04

一次看似风轻云淡的应对,靠的不是运气,更不是所谓的本能。

靠的是,无数次的准备,一遍遍的练习,和不停的积累和学习。

就像一句经典的老话所说:你看那湖上的天鹅,外头平静优雅,实际脚底下都在用蹼拼命划呢。

居里夫人曾在《我的信念》一文中写到:“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相信自己对一件事情拥有天赋的才能,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把它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我们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李晨现在虽然表现不是最好的,在一月实习期结束后可能也不一定会拿到offer,毕竟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是无法实现反超“大神”的影视剧剧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直勤勉下去的他,一定会有很好的结果。

柏拉图说过:成功的唯一秘诀是,坚持最后一分钟。

所以成功,或许就在一直坚持、一直努力的下一刻。

《令人心动的offer》真实写照:我熬到2点,比不上按时下班的同事

图片来源自网络


作者:Lucky,一个对生活有期盼,对世界有话说的中年养生少女。正在努力做一个时刻保持鲜活状态的人,很开心在成长的路上遇见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