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晴湘西》再出電影版,尊重《鬼吹燈》原著,奈何大蜈蚣太遜了

11月17日,網絡電影《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正版視頻平臺上線。早前,《怒晴湘西》電視劇版本也已經上線播映。對於這部網絡電影版本,其故事,較為尊重原著小說,而其特效,實在是停留在了網絡電影的平均數層面上。電影版本當中的特效擔當“大蜈蚣”,更是因為“五毛錢”的效果,而讓這部網絡電影淪為笑柄。

《怒晴湘西》再出電影版,尊重《鬼吹燈》原著,奈何大蜈蚣太遜了

在尊重《鬼吹燈》原著方面,電影《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確實做得不錯。該片基本上做到了原著說什麼,自己就拍什麼,甚至於連演員的對白臺詞都沒有多少改動。這種改編風格,顯然是對原著粉兒投其所好。而該片與其它《鬼吹燈》電影相比,也有自己有價值的一面。

在這部《鬼吹燈之怒晴湘西》當中,通過陳玉樓和土軍閥的對比,呈現了文化層次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而電影當中,屢次聲明,這些被盜取的墓穴,不過是封建統治階級掠取的民脂民膏,盜取他們,不為過,也是兼濟天下的表現。這是《鬼吹燈》系列小說當中的一個重要“核心意志”,但卻被不少的改編電影忽略,造成某些電影缺少盜墓的靈魂。

《怒晴湘西》再出電影版,尊重《鬼吹燈》原著,奈何大蜈蚣太遜了

在這部電影版本的《怒晴湘西》當中,陳玉樓等人下墓穴之前,便已經通過動員會的方式呈現了“核心意志”,就是要將這些封建王朝的權貴墓穴當中的寶物拿出來,然後救濟這個動亂的世道百姓,讓大家都能吃上飯。這種尊重原著,也讓電影當中人物的行為帶上了有效的“行為動機”,更容易獲得影迷的情感認同了。

當然,至於電影版本當中,最後依舊是像《尋龍訣》那樣,找什麼長生不死的靈藥,就顯得還是小孩子氣了。對於整個的《鬼吹燈》系列小說而言,其實就是孩子氣的作品,也只有童真的孩子們才會喜歡墓穴探寶、地下打怪。當然,我們不少的青年影迷保持著這種難能可貴的孩子氣,也是非常可愛的。

《怒晴湘西》再出電影版,尊重《鬼吹燈》原著,奈何大蜈蚣太遜了

對於《鬼吹燈》系列而言,之所以能夠讓中國的影視圈如此“欣喜若狂”,實在是因為,它恰好滿足了中國影視像“影視重工業”進軍的題材需求。最近幾年來,中國的電影電視劇開始可以運作大製作的內容,尤其在特效視覺技術上,可以升級為“影視重工業”產品了。而我們的故事內容當中,能夠支撐特效視覺技術的作品,相對有限。

所以,大量的玄幻劇應運而生。但它們的整體問題,就是低齡嚴重,很多的劇情更是給孩子看都會被嗤之以鼻。《鬼吹燈》系列,至少在人物塑造上,性格分明,在盜墓的懸疑驚恐層面上,也較為值得點贊。所以,大量的《鬼吹燈》電影電視劇此起彼伏、層出不窮,給了特效技術以施展的空間。

《怒晴湘西》再出電影版,尊重《鬼吹燈》原著,奈何大蜈蚣太遜了

正因此,衡量一部《鬼吹燈》改編的電影或者電視劇是否好看,最重要的一項標準就是:特效技術是否炸裂。這些《鬼吹燈》電影,比拼的也都是特效視覺技術。反觀今日上映的這部《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在視覺技術上,還是過分單薄了,真的把自己停留在了網絡電影的層面上。

這部電影當中,最大的槽點就是那隻漫天飛舞並且和主角們有生死大戰的大蜈蚣。在影迷早已對特效技術司空見慣的當下,這隻大蜈蚣呆板機械地運動方式,處處彰顯了自己蹩腳的特效水平。對於《鬼吹燈》系列,在特效上做足文章,才能起到“練兵”中國影視重工業的效果。拿著這隻“五毛錢”的大蜈蚣逗影迷玩兒,雖然內容尊重原著,但其視覺想象力上,則是對原著巨大的蔑視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