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系列載人宇宙飛船發射圖集


神舟載人飛船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用於天地往返運輸人員和物資的載人航天器,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鮮明的中國特色。神舟載人飛船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軌觀測又可作為交會對接飛行器,滿足天地往返的需求。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

神舟系列飛船發射記錄: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發射,在軌飛行21小時,主要驗證姿態與軌道控制、返回再入和回收著陸技術。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0日發射,在軌飛行7天,重點考核飛船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完成了軌道艙留軌試驗。 神舟三號 2002年3月25日發射,在軌運行6天18小時,全面驗證載人環境控制等關鍵功能,完成了對地觀測和科學實驗。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30日發射,在軌飛行6天18小時,已完全具備載人飛行功能,是載人飛行之前的全面預演。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發射,在軌飛行21小時,航天員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並安全返回,我國成為世界第3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發射,在軌飛行7天,驗證了多人多天的總體目標;軌道艙留軌飛行707天,取得了在軌試驗數據和對地觀測數據。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5日發射,在軌運行6天18小時,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完成出艙活動,標誌著我國已突破了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神舟八號 2011年11月1日發射,在軌運行17天,首次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 神舟九號 2012年6月16日發射,在軌運行12天,完成自動和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完成了3人10天組合體駐留,標誌著我國已突破並掌握交會對接技術。

神舟十號 2013年6月11日發射,在軌運行15天,完成首次天地往返運輸應用性飛行任務,首次開展了太空授課活動。 神舟十一號 2016年10月17日發射,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在軌飛行期間,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