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日本政府規定,年收入低於2.2萬美元(約合14.5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即為貧困家庭。

都說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貧窮也是一樣。即使在日本這樣富裕的發達國家,也免不了有一群可悲可嘆的底層群體。

一、哀莫大於心死的流浪漢

特別是在東京、大阪這些大城市,在街道邊、天橋下、河邊、市郊,有很多很多流浪漢。這些流浪漢有的衣著整潔,精神奕奕;有的還可見一些知名品牌的衣物、眼鏡。嚴格來說,他們不算是赤貧。

他們不僅會閱讀、會下棋,很多人甚至擁有大學學歷,曾經擁有工程師、社長等光鮮亮麗的頭銜。這實在令人震驚,為什麼他們會淪落到流浪街頭的地步呢?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東京街頭的流浪者

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了。

當年日本經濟崩潰的時候,日本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時期。當時房地產崩潰,大量公司倒閉。據說20世紀90年代末期,因為公司破產而自殺的日本人高達3萬之多。另外一些“苟活”下來的人,有的因無力償還債務,有的因感覺愧對家人,最後選擇離家出走,用餘生流浪街頭來懲罰自己,內心麻木地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還有一個群體,也是因為自己的過錯或失誤給別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最終選擇自我流放。比如導致車禍的司機、醫療事故中謝罪的醫生、導致建築出現問題的建築師……他們中很多人都曾經擁有家庭和美滿生活。

你可能會想:你揮揮衣袖走了,不帶走一片雲彩,可你的家人怎麼辦啊?事實上,離家出走、自我放逐的做法正是為了保護家人。

在日本社會,有一個很殘酷的現象,就是:一旦你發生了重大問題,往往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

,周圍的人只會疏遠你,大家會在背後對你指指點點,八卦和口水能淹死你,甚至你的妻子和孩子也會因你而遭受冷暴力。

特別是孩子,在學校裡很容易遭到集體欺凌。為了家人能擺脫自己的陰影,過上正常的生活,他們有的選擇離婚,極端的做法就是離家出走。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流浪者居住的環境

流浪街頭,幾個紙箱就可以搭建一個“家”。

收入?可以靠撿垃圾為生,政府也會提供養老金和失業金,所以基本生活是沒有問題的。

食物?日本的便利店會低價賣掉當天沒賣完的便當、飯糰、麵包等。等到快打烊的時候,這些快要過保質期的食物就成為流浪漢的美食。

政府不是沒有想過幫助他們,曾經嘗試過讓他們搬入廉租房,靠養老金和救濟金就能保證房租和基本生活,甚至對他們做過再就業培訓。然而,對於這些對現在和未來都絕望了的人,上述做法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這些流浪漢,與其說是經濟上貧困,不如說是精神上已經赤貧。很多人在街頭面無表情、麻木地度過每一天,周圍的人和事與他再無關係。

心已死,身亦同。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與其說是經濟上貧困,不如說是精神上已經赤貧

二、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和失業人群

還有一種貧窮叫作“週轉不濟”,而其代表產物就是膠囊旅館

膠囊旅館,顧名思義,就是像火車軟臥那樣只有一張床的旅館,裡面可以有電視或收音機。為了保證通風,每一個膠囊旅館的“房間”的門口,都用簾子遮起來。膠囊旅館的收費相對來說極為低廉,一晚上大約300元人民幣,這在東京已經算是很便宜了。

其實,膠囊旅館最開始並不是給窮人用的,而是給那些加班過晚、沒有趕上末班車的白領對付一晚用的;再有就是晚上和同事交際應酬得過晚,隨便將就一晚用的。

但是膠囊旅館漸漸被在大城市求職、打拼的人佔據了。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膠囊旅館漸漸被在大城市求職、打拼的人佔據了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作“上京”,和我們說的“北漂”同有一種淡淡的苦,也有一種打拼的意味在裡面。

日本有很多年輕人夢想來東京打拼一番事業,但剛進來就被高房價嚇到,而日本找工作是必須要有固定住址的,因為offer都是通過傳統郵件的方式發送的。因為為了找工作而住膠囊旅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日本政府特別批准可以將膠囊旅館的地址當作找工作填寫的地址。此外,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失業的人,最後也流落到這裡。

膠囊旅館在宣傳冊上被寫得很便捷、很舒服,其實在這種旅館裡基本睡不好,因為不隔音,經常有各種人進進出出,光線也不能完全被遮蔽。但沒辦法,誰叫你窮呢!

窮人在東京還有一個便宜的住處,就是閣樓。以前有一期綜藝節目,說是一個主婦,丈夫拿著所有的錢跑了,剩下她孤零零一個人,沒有工作,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只好住在只有3平米的閣樓裡。唯一收藏的東西就是她出嫁時穿的婚紗,希望後面還能遇到一個好男人嫁掉。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膠囊旅館的內部環境

三、失去婚姻的家庭主婦

加入底層行列的,還有很多沒有工作、靠各處打零工為生的自由職業者。在這個群體裡,最被動的是被拋棄或守寡的家庭主婦。有的主婦帶著好幾個孩子,依靠政府救濟勉強維持生活。有的主婦還要償還丈夫留下來的債務,需要打兩三份零工來維持生計。

在日本,家庭主婦的貧困案例十分高發。女性在離婚時,一般會爭取孩子的撫養權。丈夫如果渣一點,撫養費往往不夠前妻和幾個孩子生活的,這也是日本主婦離婚後陷入貧困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日本媽媽,她的丈夫在她懷著小女兒的時候跟小三私奔了,留下房貸和三個女兒。她的生活是這樣的:

每天早上5點起床,給女兒們做好早飯,然後再做好午飯便當;7點叫女兒們起床上學;8點去保險公司賣保險,下午5點半下班,回家給女兒做晚飯;晚上8點到酒館當服務員,一直到晚上11點下班。這樣的生活,她風雨無阻地堅持了近20年,直到三個女兒全部成年。

日本女性在社會上所處的弱勢地位,還需要很長時間來改變。

悲慘世界:觸目驚心的日本底層生活

在日本,家庭主婦的貧困案例十分高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