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藍帶——法餐的象徵藍帶——法餐學校

提起法國,人們會立刻想到時裝、香水和法式大餐。法餐以其精湛的廚藝、秀美的外觀聞名於世。"法國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作為培養法餐廚師的最高學府,如寶塔之尖,受到巴黎餐飲界的尊重。它創立於1895年,迄今已有百年曆史。據說,"藍帶"一詞源於1578年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創立的"聖靈騎士團",這些由國王親自任命的皇家騎士身上都佩有一枚繫著藍帶的十字勳章,他們專為宮廷慶典準備佳餚,"藍帶"由此成為卓越廚藝的象徵。"法國藍帶廚藝學院"有法國最完整的法式食譜資料中心,學院聚集了四十多位頂尖的法餐大師,有不少是享有"法國最佳工匠"頭銜或在各種國際美食比賽中獲獎的名廚。從這裡畢業的學生一般都可在三星級酒店掌廚。巴黎街頭有的高檔餐廳,在其菜單前還特別註明"藍帶廚師主理",以此提高檔次,吸引絡繹不絕的客人。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有專用的廚具和餐具。刀、叉、勺柄的顏色一律藍色,餐巾、檯布也是藍色,大小餐盤均是靛藍鑲邊; 食品配料,諸如奶油、香料、沙斯等等都出自"藍帶"專利。方方面面突出了"藍帶"風格、"藍帶"檔次。因此,"藍帶"學費高之驚人,一年最少2萬多歐元,賽過法國高級商校的費用。即使這樣世界許多國家都派學生來此鍍金,以求掌握法餐美食藝術。這裡有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學員,當然也有中國學員。在"藍帶"還有不少短期學習班,主要是面向烹飪愛好者,他們在工作之餘來學校上兩、三次課,學做2-3個主菜,這就足以在家宴上大顯身手,博得客人掌聲。

鏡頭轉向—— "藍帶"烹飪愛好者課堂,授課老師叫馬克.迪萬 ,不到六十歲,人很幽默,曾在摩納哥蒙特卡羅、巴黎希爾頓飯店、馬克西姆餐廳掌廚。因為餐廳工作太辛苦,每天要在灶臺邊站立12個小時,而且緊張。幾年前,馬克離開著名餐廳大廚的位子,來"藍帶"執教。可能是當年他們學藝時就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今天當他們站在講臺上,既教會方法,更講明道理。馬克講課注意突出"藍帶"法餐的特點──精細,精美,精益求精。精細,指選料精細,原料要上好的,輔料的加工也有獨特方法。比如西餐中習慣放黃油,馬克要求,放黃油前一定要經過加工。先將黃油包在油紙裡,用好似中式擀麵棍一樣的圓棍擀開,成一長方形,再用棍輕輕敲打,使黃油變軟,變得易溶解,不會出現小硬塊; 放香料也有學問,香草.鮮胡椒等等應包在紗布包中,用線繩繫好,並栓在鍋把上,為的是隨時提起,變換位置,使香味四溢。精美,指其成品的擺放突出色彩、造型,動靜結合。 整個課程近3個小時,馬克邊講解邊操作,每一道程序、每一個細小的環節,他都不忽略。在他背後是兩個大烤箱,面前是數個發熱的灶臺,學生們在下面坐著都感覺灼熱,再看馬克,頭戴高高的白帽子,衣領、袖口緊繫,這是西餐廚師的規矩。也許是習以為常,他深陷的眼眶裡浸滿汗水。他還風趣地給大家講著故事:剛學藝時,他總掌握不好在鍋裡翻動食物的技術,師傅把他叫到花園,把一個放滿石頭子的平底鍋給他,說,在這兒練吧,什麼時候石頭子掉不出來了,你就回來。馬克對廚藝很鑽研,做事也仔細。操作檯上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親自去做,剛完成了他的"傑作",隨手把用過的廚具清洗、擦拭一新,按部就班放好。一切做得熟練、自然。 

法國飲食源遠流長,品種多,做法講究,頗具特色,因此久負盛名。是飲食文化帶動了酒文化,還是葡萄酒使法式大餐更加爐火純青,無須考證這其中次序。法餐的烹飪技術在西餐中首屈一指,法國人以此為自豪。歐洲一流大飯店的廚師長多半是法國人。從路易十四時代起,法國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不斷髮展的"宴會外交"禮儀。這些精心安排的珍饈佳餚和製作、服務規範,一直被世人效仿。烹飪文化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的組成部分。盧浮宮、埃菲爾鐵塔……作為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留給後人,供大家觀賞; 而烹飪藝術則需要繼承,更待發展。藍帶,法國飲食文化的搖籃和見證者,其作用正在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