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點擊右上方“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東交民巷”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全長為1552米,是老北京最長的一條衚衕。回顧往昔,人物和事件交織,這條衚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影響力非同一般。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東交民巷的由來

東交民巷緣起於元代,那時,江南的糯米通過京杭大運河運抵這裡卸放,因北方人習慣稱南方的糯米為江米,故這裡便取名江米巷。

明永樂年間,朝廷拓展北京南城,將江米巷劃入內城。

後來,正陽門建棋盤街,又將江米巷劃分為東江米巷和西江米巷。當年東江米巷西口有座敷文牌坊,西江米巷東口有座振武牌坊,一文一武,遙遙呼應,象徵著中國人崇文尚武之寓意。

再後來,這裡漸次成為各國使節、商務機構的下榻之所和暫駐之地,並循意更名為東交民巷。

明朝時這裡有上林苑監、左典察、右典察、前典察、後典察等十署,清朝時這裡有吏部、戶部、禮部、宗人府、鴻臚寺等衙署,由於毗鄰皇城,一些王府宅第如淳王府、肅王府也坐落在此。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庚子事變後東交民巷舊照

直至簽訂《辛丑條約》,將東交民巷劃定為使館區,使館區內各國可派兵駐守,一切事物由各國自行處理,清政府一概不能過問,這裡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斗轉星移,如今綠樹成蔭的街巷早已替代了庚子年的硝煙戰火,為了警醒後人勿忘國恥,市政府對東交民巷的歷史風貌進行了整體保護。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凌晨的東交民巷

今天,我們“時空穿越”,結合老照片看看東交民巷地區(含臺基廠、正義路)尚且保存的部分歷史遺蹟。

日本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日本公使館舊址

日本公使館舊址是東交民巷地區現存最早建築物,也是這一地區在19世紀建造的建築物中唯一保留下來的。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新劃定東交民巷使館區後,日本公使館移入位於正義路的新館,舊館改作它用。

英國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英國公使館舊址

日本公使館的對面,是曾經的英國公使館,這是外國在京建立的第一個使館。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國租用了東交民巷北、御河西岸的醇親王府(康熙帝七子胤祐的府邸),被義和團摧毀了部分平房後進行擴建。

法國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法國公使館舊址

《北京條約》中清廷允許法國在北京設立公使館。最初法方看上了位於東交民巷內的肅王府,經協商後,把公使館安在景崇府內。

1900年6月,法國使館建築部分被焚燬。之後,法國公使館範圍擴建。

現存的原建築有大門、漢白玉中央噴水池和四棟配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意大利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意大利公使館舊址

意大利公使館舊址位於現在的臺基廠大街,公使館設立於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被毀後進行擴建。

現存原辦公樓、教堂、官邸等幾處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荷蘭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荷蘭公使館舊址

早在同治年間,荷蘭便在京設立了公使館,其老館位置在東交民巷西段路南的巾帽衚衕內。

今天看到的荷蘭公使館舊址是被毀後在原址以東重建的。現存大門和樓房兩棟,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奧匈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奧匈公使館舊址

奧匈帝國是1867年至1918年間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的聯盟。

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公使館代辦阿圖爾·馮·納色恩買下北鄰長安街、西臨臺基廠約12800平方米的地產,建成奧匈帝國公使館。

被毀後進行擴建,如今奧匈公使館的大門和主樓還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臺基廠頭條

奧匈公使館舊址位於今天的臺基廠頭條,清朝末年,由於總稅務司辦公地點在此,便以其負責人“羅伯特·赫德”的名字將其命名為“赫德路”。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如今在臺基廠頭條西口北牆上當年“赫德路”的標示牌依舊保存,記錄了東交民巷地區的百年滄桑!

美國公使館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美國公使館舊址

美國公使館最早設在東交民巷路南,與俄國使館隔街相對。其西面為華俄道勝銀行和荷蘭公使館。後搬遷形成了使館在東部,兵營在西部的格局!

現有大門、主樓和四座官邸保存。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當年美國公使館內官邸舊影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除了使館官邸,為了方便在此居住的外國人,東交民巷地區還建有銀行、飯店、醫院、郵局、教堂等配套服務設施。

正金銀行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正金銀行舊址

正金銀行1880年創辦於日本橫濱,清光緒九年(1883年)在上海設分行,宣統二年(1910年)在北京東交民巷興建了正金銀行北京支行大樓。

這是一座兩層西洋古典式建築,由於地處轉角地段因而平面呈“L”型,現在正金銀行舊址已闢為“法官博物館”並對公眾開放。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歷史上與正金銀行隔街相對的便是著名的

“六國飯店”。在過去,正金銀行和六國飯店可以說是東交民巷的標誌性建築。

上世紀八十年代六國飯店在重新裝修時不慎失火焚燬,現在正義路北口路東的“華風賓館”就是在昔日六國飯店的部分原址上修建的。

聖米厄爾天主堂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聖米厄爾天主堂舊址

聖米厄爾天主堂始建於1901年,落成於1904年,創建者是法國傳教士高司鐸,後又由法國人斬利國擴建形成最終的格局,這也是外國人在北京修建的最後一座天主堂

教堂位於東交民巷與臺基廠大街交叉路口東北處,為哥特式風格,最初只供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外國人使用,後來附近參加教會的中國人也可進去祈禱。解放後這裡曾一度成為小學校,1986年重新修整恢復宗教活動。

法國郵政局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舊照拍攝於1900年義和團攻打東交民巷時期,從照片中可以看到聯軍設置的防禦工事。新照片是2016年同一角度拍攝,寧靜平和代替了硝煙戰火!

到了東交民巷一定要打卡的十大洋房

法國郵政局舊址

法國郵政局舊址位於東交民巷路北側,毗鄰法國公使館。

建築主體為單層磚木結構的西洋建築形式,坐北朝南,正面牆體東西兩側各開一門,並砌有六扇連續拱券式大窗。整座建築除了大門的門廊有所改變外,其餘保存尚好。

作為北京最長的衚衕,“東交民巷”經歷了歲月的沉澱,顯得格外厚重寧靜,如今,這裡矗立著各種歷史建築,記錄著近代中華民族由屈辱到變強大的過程。

更多美文,敬請關注“遊遍北京”;關注“遊遍北京”,帶您遊遍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