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平遠五指石


平遠,省級風景名勝區五指石,位於粵、贛、閩三省交界的平遠縣差幹鎮內

遠看五指石,巖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雲天,故名"五指石"

五指石主要由形似五指的寶鼎石(拇指)、羅漢石(食指)、天竺石(中指)、降龍石(無名指)和寶蓋石(末指)組成。它們與地面的相對高差均在250米以上, 五指最高峰海拔460多米

歷史由來 明末清初,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唐王朱聿鍵被鄭芝龍等擁立為帝,太原總兵謝志良、謝上逵父子奉命在五指石建立基地,進行反清復明活動16年,最後被清軍彙集惠、潮、汀、贛四府之兵合圍擊敗。這些石桌石凳,是隆武帝坐朝的象徵性寶座。殿下側的混元塔,是石林寺眾僧為紀念當時死亡將士所築,現墓頂猶存

五指石風景區內有多處歷史人文古蹟。有關隘防禦工事"劍門"遺址;有三百多年曆史,現已重修開放的"石林寺";有明末隆武皇帝的"隆武殿"遺蹟;有頗具傳奇色彩,至今仍存殘垣的"混元塔"遺址;有羅漢石下的"古戰牆"遺址等


石林寺。"石林高几許、寶剎穩中峰",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五指奇峰。左側的古建築即是石林寺,它創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寺內有"鎮寺三千斤"---鐵鑄佛像、香爐鼎、大鐘各重一千斤

酒甕石和飯籮石。相傳遠古時候,這裡村民生活艱辛,朝思夜想過上酒足飯飽的好日子。有一個仙翁雲遊五指石時,察覺民情,大發善心,點化兩座仙石,使兩座石山終日溢酒出飯,村民過上幸福生活。日久山民卻惰性成風,民風墮敗。仙翁重遊五指石時,深嘆"神仙也會辦錯事",就讓仙石變成巨大的石山,再也無酒無飯,留下一聯警世:"處世戒醉心,千古不開酒甕石;為人思飽德,萬家當看飯籮山"。仙翁休息過的地方被稱為仙人石,又稱仙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