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我沒有閨蜜。也沒有太多朋友。那麼多年,除了上班的時候需要打電話,和一週打個電話給媽媽,其餘時間,電話沒有響過。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以前我覺得,自己也有很好的朋友,至死不渝的那種。甚至,電影和電視劇裡出現的那些“骨灰級”閨蜜,我都覺得自己擁有,無比幸福,還有幸運。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如今,每當看到那些女孩們成群結隊的逛街吃飯聚會唱歌,坐奶茶店的桌椅上懶洋洋的樣子,有人跟她們分享今天看的電視劇,喜歡的男孩,有人一起塗一個色號的口紅,有人喝同一杯奶茶,有人穿同一件毛衣。我低下頭,看看腳上的帆布鞋,然後繼續往前走,街角的咖啡店零零散散的坐著人,陽光下的樹影格外透澈,大概是因為不在有十七八歲的幾分幼稚:對,那曾經也是自己。沒錯,承認自己從一群人到一個人走過了很難嗎?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我覺得,有些人有些事,用走過而不是錯過,真的會更合適。我想起和自己走過的那些女孩:我們在快餐店一起吃過無數次的滷肉飯;也在宿舍一起吃過無數次的泡麵;一起熬夜看的電影;擠在奶茶店的角落裡,為了下載《那些年 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這種聽起來彷彿就會看到了自己的電影,現在覺得其實不太現實的電影。有的時候,明明害怕的要命,還要一個晚上都在看恐怖片,泰國的美國的……這些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幼稚的電影。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後來,會因為對一個男生有不同的看法而津津樂道,其實更多的是,人生的方向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喜歡的不是誰,我們喜歡的只不過是那個青春熱情的自己而已。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後來,會因為對一件衣服的穿法不同而彆扭幾天。曾經只在意你的看法,現在更在意的是除了你之外的許多人的看法。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有些人,漸行漸遠,從不是因為對或者錯,大概更多的是因為,我從來都沒有打算過跟你走太久。每個人要走的那條路,不是精打細算出來的,也不是命運註定出來的,是自己願意去邁開雙腳的,或許因為有太多的不同,但只有一個相同:我想,就足夠了。

接受成長,也接受所有的不歡而散

從來不想用形容詞或者動詞去定義,曾經與我一起走過的人。不管一起走過多久,多遠。他們,都是在我生命中,閃光過的星星。正是因為他們出現過,即使今後再也沒有了那麼一群人,共度餘生,或者共度晚餐,只有自己隻身一人,也會很好。因為缺憾,才更令人懂得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