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條“不見外孫女男朋友不上手術檯”的新聞引發了熱議。

“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今年27歲的小櫻是個獨生女,畢業後考到杭州的某事業單位,生活工作可算是安穩。

小櫻本來計劃在國慶期間出境旅遊的,但是奶奶突然得重病,且需要做手術治療,手術時間都安排好了,但奶奶就是死活不肯上手術檯,她給小櫻下了個條件:“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小櫻讓奶奶先做手術,下次一定把男朋友帶回老家,可奶奶堅決不同意!

“我的愛情可以再等,但是奶奶的病等不起啊。”小櫻非常著急。

迫於無奈,小櫻只好找來一位男同事扮演男朋友,哄奶奶上了手術檯。

奶奶一把年紀了,為了可以看到孫輩的幸福,竟然拿自己的生命健康來威脅,那根本就不是愛,也不是關心,而是一種束縛,隨時會讓人窒息。

現實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帶著“以愛為名”的理由,過多地干預孩子的人生,表明上是“我為你好”,實際上是“你要聽我的”。

這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

這種沉甸甸的“愛”,往往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以愛為名”包裹的溫柔,隨時讓人窒息

之前,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的華人才女郭衡上吊自殺了,讓人嘆息的同時更多的是不解:是多大的痛苦才能把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孩逼上絕路。

原來,郭衡的父母對女兒要求甚高,一直要求女兒按照他們設計的人生路線行走,稍有偏差就會招來父母的不滿。

“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郭衡終究忍受不了這種被控制的人生,留下了最後一句話就永遠離開了:

一切都不管了,我再也不要被人唾棄地以他人的標準去循規蹈矩地爬了。”

父母的控制,就像一雙無形的手,慢慢地把孩子推向深淵。

紀伯倫曾說:“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些情形:

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記,還美名曰“掌握思想狀況”;

父母要求孩子讀他們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因為“我們是過來人,那都是為你好”;

父母逼著孩子考公務員,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因為“為了你更穩定或更有前途”。

……

一次次打著“我為你好”的名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和佔有慾的一個藉口。

這種過度的“關愛”,其根源在於父母往往將孩子視為自己人生的延續。

孩子不懂事不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孩子頂撞反駁就是不懂感恩。

心理學家李雪曾經說過: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這種以愛為名包裹的溫柔,隨時會讓人窒息。

過度的“關愛”,是孩子心中永遠的痛

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有一集,叫《媽媽的遙控器》,讓人看得扎心。

主人公小偉的媽媽意外獲得一個可以左右他人生的遙控器,她利用這個遙控器操控孩子的時間。

這個遙控器如時光穿梭機一樣,可以讓時間逆轉。小偉的生活和學習完全被母親操控著。

“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成績沒有達到媽媽要求,一鍵返回,直到滿意為止。

交了女朋友不合媽媽心意,一鍵還原,讓這段感情從未發生過。小偉的生活如同噩夢一般,無限次地循環在媽媽想要的人生中。

他憤怒,他絕望,他試圖自殺,可他連死的權利都沒有。

因為他每一次自殺,媽媽都會讓時間回到小偉自殺前的那一天。

有一次,小偉趁媽媽出去旅遊時,找到了遙控器,想偷偷改變自己的人生。

“你以為遙控器我只有一個嗎?”媽媽的回答讓人聽得毛骨悚然。

很多父母,打著愛的名義,恨不得將孩子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心理學上曾經有個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平常的活動大多是自主的,自動的,這個孩子也會是意志自由的,能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動作的精度和協調更好,專注力也更高

相反,如果孩子的活動總是被控制的,就會逐漸喪失主動的能力,缺乏探索的慾望,意志力薄弱,身體、心理(包括專注力)也難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他們從小被父母教育“不許哭”、“不許鬧”,不許做這個,不許做那個,因此他們的正常情緒常常被壓抑。情緒沒有宣洩口,心理壓力就大,自然就容易出問題了。

被控制的人生,哪怕再完美,也是千瘡百孔。

只有孩子和父母在心理上剝離,在行動上獨立,孩子才能真正地得到成長。

恰到好處的父母,都懂得得體退出

于丹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前段時間,黃磊女兒黃多多因為染髮上了熱搜,引發了眾多網友們的議論。

“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在此之前,多多還曾經因為打耳洞引發出熱議。

小小年紀打耳洞、染髮、穿露臍裝,是很多家長眼中的“不聽話”。

但對於尊重孩子自由成長的黃磊卻是這麼說的:

“我從未把她當作孩子,她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屬於我,我們之間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她,我們像朋友一樣相處。”

深以為然。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替孩子定製人生,而是讓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

在《我家那閨女》節目中,傅園慧的父母對她的教育方式就是讓她自由生長。他們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想做的事,然後不斷告訴她:“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是個天才。”

“你不帶男朋友來見我,我是不會上手術檯的!”

教育不是“你要聽我的”,而是“你自由生長吧”。

英國課題關係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提出一個“Good enough mother”(恰到好處的媽媽)這個概念:足夠好的媽媽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但更重要的是在不被需要的時候適時退出

恰到好處的父母,都懂得適時放手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尊重。

孩子總有一天都要離開我們,很多的路都需要他自己獨立行走,很多問題都需要他自己去解決。

唯有父母懂得放手,孩子才能擁有獨立行走一生的能力。

愛,是一種相依,也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放手。

父母以愛為名的過度安排和保護,實則是抹殺了孩子的自主選擇和獨立的人格。

與其干預孩子的成長,不如適時放手,靜待孩子的自由成長。

正如心理學著作《孩子:挑戰》中寫道: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也開始學著做一個「過濾器」

通過慢慢的觀察和引導,過濾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對、應付的情況,然後有意識地退後,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成長,去體會解決問題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唯有你的放手,才能讓孩子生出獨立的翅膀,才能讓孩子自由飛翔。

成長路上,願每個父母都能得體退出,願每個孩子都能在蔚藍天空中自由翱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