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廠70週年:向陽而生,從未缺席於時代

70年前的11月16日,時任上海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於伶“隆重宣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中央電影局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於伶當時還特別解釋了說為什麼要加個“隆重”,“因為毛主席告訴我們文藝是為人民服務的,因之我們要來完成這個重要的任務。”

70年後,現任上影集團總裁的任仲倫向大家回顧起曾經對於中國電影事業意義非凡的那一天。“那天起,上影人就開始了勞動競賽。發行的對製片的說:‘你們片子好,我們生意好,觀眾看過了,人人都變好。’製片的對發行的說:‘你們帶頭好,我們跟著好,思想攪通了,出品當然好。’我們相信:‘那一天780位上影人是開心的,為人民去拍攝電影,成為了他們新的生活。1949年上影廠向陽而生。’”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現任上影集團總裁的任仲倫向大家回顧起曾經對於中國電影事業意義非凡的那一天。本文現場攝影 許桁

今年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70週年,為重溫上影廠輝煌歷史和豐碩成果,激勵上影人繼承和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矢志不渝地堅持“為人民創作”的信念,創作更多精品力作,為繁榮中國電影、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再立新功,上影集團2019年11月16日下午在上影集團5號棚舉行慶祝上海電影製片廠成立70週年座談會。

電影人回家,共話“上影精神”

和今天電影行業總是渲染著娛樂圈的浮華浮光略有不同,上影廠70週年的活動,顯得很“正氣”。雖然是老派的座談會,卻是真正的“星光熠熠”,前來為上影祝賀的電影人們早已超越“明星”的範疇,是電影行業各個領域的大藝術家,也是幾代中國人心目中共同的銀屏記憶。“上影接觸的藝術家不是一兩棵大樹,而是一片森林,如果時間允許,我們可以列出金色熠熠的長長名單,他們支撐起共和國電影的脊樑。”任仲倫說。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座談會現場

《鐵道游擊隊》中傳唱至今的“土琵琶”創作者、年過耄耋的作曲家呂其明;電影《芙蓉鎮》男女主角姜文與劉曉慶;電影《廬山戀》的男女主角張瑜與郭凱敏,出演電影《紅色娘子軍》的牛犇和祝希娟,剛剛為上影監製《攀登者》的導演徐克等電影人在這裡談論著他們所經歷過的上海電影,雖是不同時代,卻有著共通的傳承和共鳴。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廬山戀》海報

而老廠長徐桑楚的女兒徐小平,導演桑弧的兒子李亦中,導演鄭君裡的兒子鄭大里,以及導演湯曉旦的兒子湯沐黎等影二代們的“回家”,也讓這座“豐碑”更添人情味。

談起上影,每個人都是滿滿懷戀和感恩。

寫出了交響詩篇《紅旗頌》的作曲家呂其明,其音樂創作的道路也是始於電影。如今回憶起自己陰差陽錯從一名文工團小戰士轉戰電影工作的“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90歲的呂其明依然覺得不可思議的興奮。“從我來上影廠報道的第一天起,我的人生就出現了轉折。許多和我一樣當年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小年輕,如今都已是兩鬢成霜。但是我們對過去在上影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卻永難忘懷。”

在呂其明的記憶中,上影一直有很好的傳統,“每一個攝製組都是一個團結的,人人專心致志搞事業的戰鬥集體。為了追求更高的藝術質量,每位創作人員都可以在一起交換意見。”在為電影《鐵道游擊隊》作插曲時,他從作曲角度對導演提了很多想法,攝製組內也傳來很多不同建議,但最終他堅持要“彈土琵琶”的建議得到採納;拍攝《城南舊事》時,攝製組創作人員也常和導演吳貽弓探討運用各種處理方案的可能性,從中擇優。“彼此合作和諧、愉快。我想,這就是上影為什麼能佳片層出不窮的秘訣所在。”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城南舊事》海報

上影出品,一直秉持著高標準嚴要求的工匠精神。相比呂其明要年輕得多的導演鄭大聖從小長大上影,吃著食堂長大。“我永遠記得,教我做場記的師傅交待我的第一件功課:派給我一隻貼了膠布條的舊秒錶,要我練習默數5秒、15秒、30秒、一分鐘、一分半鐘,直至三分鐘誤差不許超過正負3秒;我永遠記得一位推軌道車的老師傅跟我‘閒話’,‘拍電影,就是一幫聰明人在做笨功夫’。”鄭大聖說,上影教給他的是,“拍電影,是製造業,是最具體、最實在的勞作。”而他甚至在會議上呼籲,曾經上一輩“懂經”老影人們的現場智慧,後人應該以史學考訂的方法加以歸納,“那些極具智慧的現場解決方案或者由慘痛事故轉化而成的,將是最活生生的上海電影製作史,那其中有多少‘拍電影’的本來面目和真知灼見啊!”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芙蓉鎮》海報

而上影以及上影精神,也深深影響了導演姜文的一生。首次“觸電”,是姜文被謝晉導演選為了《芙蓉鎮》的男主角。“在上影面前我永遠不敢把自己說成一個成熟的電影人,是上影教會了我很多對電影的認識和看法”。姜文回到上影,向來“狂放不羈”的他也變得謙和起來。

除了謝晉這樣的大導風範,上影片場的普通工作人員也給姜文留下深刻的印象——“拍《芙蓉鎮》時,化妝師每天要往我的臉上、頭上撒很多土,撒到眼睛裡,讓我覺得有點難以忍受。那位化妝師告訴我,他給趙丹化過妝,趙丹曾說,就算把一個釘子釘到他的腦袋裡,他也會忍受。”姜文至今記得那位化妝師的名字叫沈克思,“這樣的人我在上影見了很多。我想這樣的所謂工匠精神也好,工作態度也好,在上影廠在我看來是獨有的。”

光影記憶書寫時代 “半壁江山”從未缺席

前不久剛剛去世的上影老廠長吳貽弓在今年上半年寫下“上海電影萬歲”,令人感慨而動容。

建廠70年來,上影拍攝了820多部故事片、800多部電視劇,獲得數以百計的國家與國際級重要獎項。“我是看著上海電影長大的”,這是幾代觀眾的由衷之言,也是對上海電影的最高評價。

用電影書寫時代,上影可謂碩果累累。70年來,上影弘揚“不重複別人,不重複自己的”,創新精神,創造了無數個第一,第一部彩色戲曲片《梁祝》、第一部軍事故事片《南征北戰》、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兒童片《雞毛信》,第一部科幻故事篇《珊瑚島上的死光》,第一步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的電影《廬山戀》,改革開放後第一部獲得國際大獎的作品《城南舊事》,第一部應用數字特級技術製作的電影《緊急迫降》,新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合拍片《伯爵夫人》,第一位獲得奧斯卡技術獎的中國電影人晏仲芳等都和上影有關。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巴山夜雨》海報

重大時間節點上的創作,上影也從未缺席。新中國建設時期,上影拍攝了《南征北戰》《渡江偵察記》《林則徐》《紅色娘子軍》《祝福》《李雙雙》等,歌頌英雄們和新生活;在改革開放時期,上影拍攝了《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城南舊事》《喜盈門》《廬山戀》《芙蓉鎮》等助推思想解放與改革開放的影片;到了新的世紀,上影拍攝了《開天闢地》《生死抉擇》《紅河谷》《緊急迫降》《泉水叮咚》《高考1977》《西藏天空》和電視劇《亮劍》《焦裕祿》《彭德懷元帥》等佳作。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上影拍攝了電影《攀登者》,謳歌共和國登山英雄,被譽為“中國電影上大片的成功標杆”,也成為史上第31部跨過10億以上票房的國產電影。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攀登者》海報

除了上影拍攝的故事片和電視劇,“上影”的輝煌遠不止於此。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前身是上影廠的美術片組,共拍攝了動畫影片500多部,創建了“中國動畫學派”;上海電影譯製廠前身是上影廠的翻譯片組,共翻譯製作了外國電影1500多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拍攝科教電影1500多部……上海電影毫不誇張的說,佔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電影發展史的半壁江山,“上影出品”也佔據了幾代人的情感記憶。

“70年來,上海電影製片廠始終秉承這樣的信仰:為人民而創作。尤其是在重要的歷史時刻,上影人始終沒有缺席,始終挑起重任。”任仲倫說。

座談會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行,這個地方陳列著上海電影的歷史,對於今天的人來說是底氣,也是前行的動力。“上海電影博物館是上影的宗廟,這其中的人名和片名絕不僅僅是一時俊彥和一時之選,他們和他們的電影都是時光的選擇。我們差的太遠,唯有繼續修煉自己、敬業樂群,我們才可能有機會、有資源與上影一起拍出經得住時間選擇的電影來。”鄭大聖說。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上影依然在路上

電影70年來從黑白電影產生,從2D到3D,從膠片到數字化,從收音機、電視臺並存到現在互聯網,光盤市場、手機播放以及眾多平臺的競爭和共生之下,做電影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影厂70周年:向阳而生,从未缺席于时代

徐克

“上影廠秉承了海派文化開放的膽識,海納百川的氣度,兼容並舉的精神跟本土和國際上的導演一起合作探索,一直走到前列沒有間斷創造一次次的奇蹟。”剛剛和上影合作了《攀登者》的導演徐克十分讚賞上影在出品電影方面的能力和魄力。徐克希望“上影在未來的藝術創作的領域上打開無限的視野,秉承海派文化,拓展創新和多元化的開放,發揚《攀登者》精神,共同和本土和全世界的電影人技術同行,為華語和世界電影的繁榮貢獻力量。”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今的上影歷經變革,力求發展。除了藝術家們的創作,更龐大的電影工業體系在這裡完備建設。

據任仲倫介紹,如今在上影集團的旗下建設起新的電影產業鏈,多片種的“上影出品”的優勢覆蓋多個影片類型的生產: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上市的國有電影企業,目前擁有在30個省市169個城市的654家影院、銀幕總數達到4059塊,已經成為全國第三大院線。同時,依託上海電影技術廠和上影車墩影視基地融合成為高科技的影視製作、拍攝、影像體驗的重要平臺將進一步發揮“上影製作”的優勢。

此外,上影旗下的上海美術設計公司是行業領先的著名創意設計企業;我們的銀星酒店為全國唯一的五星級電影主題酒店,上海電影博物館成為上海標誌性的文化地標……上影八次被評為全國文化企業30強,標誌著上影在電影產業發展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們立志建設一個多片種繁榮、產業鏈完整,創作能力領先,市場競爭力領先,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現代影業集團。”任仲倫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