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摩天大楼代表一个城市的高度,寄寓着一座城市的梦想,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的天际线不断刷新,新的地标性高楼争相涌现。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很难说,未来十年,中国最高楼是哪一座,在哪座城市?因为我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说不定某一天哪里就蹦出个要建“中国第一高楼”,甚至是“世界第一高楼”的新闻,似乎我们中国人都特别热衷于此。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今天为什么聊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近日“华中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因资金问题而停工,我们在这里不分析停工事件的具体缘由,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区的高楼分布情况以及背后的意义吧。

一、中国高楼分布情况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分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东北、西北七个地区,每个地区的具体分布如下:

华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

华南:广东、福建、广西、海南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

华中:湖北、湖南

西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

华东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632米)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上海中心大厦,总高度632米,结构高度580米,地上楼层127层,观光平台在119层;建筑面积约57.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这座高楼占据很多第一的名头,每年都会吸引很多人前去围观。

华南第一高楼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599米)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原本预计是660米,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这座楼建成的时候仅599米,地上楼层118层,观光厅在116层;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华北第一高楼

天津117大厦(596.5米)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天津高银金融117大厦是天津标志性的建筑,结构高度596.5米,世界结构第二高楼、中国在建结构第一高楼;地上楼层117层;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57万平方米。

北京中国尊(528米)

北京中国尊是北京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总高达528米,建筑层数地上108层、地下7层(不含夹层),也是目前北京第一高楼,是一个拥有甲级写字楼、会议、商业等多种配套服务功能的建筑。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华中第一高楼

武汉绿地中心(475米),在建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武汉绿地中心是武汉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原设计高度为606米,是湖南第一高楼。武汉绿地中心是集金融、消费、商务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建筑。地上125层,地下6层;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西南第一高楼

成都一带一路大厦(677米),在建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成都一带一路大厦总高度为677米,预计2023年完工。项目将超越目前以632米的高度排在全国首位的上海中心大厦,即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虽说一带一路大厦设计高度677米,但就全国范围来看,与其它城市已经在规划或施工中的项目来看,也不是真正的全国第一,就等谁先脱颖而出。

东北第一高楼

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565米),在建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投资总额约120亿元,包括超高层主楼建筑、副楼办公和酒店,主楼高565米,共111层,又名“北方明珠”,预计将于2020年竣工。

西北第一高楼

西安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498米),在建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西安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建筑高度498米,结构高度479.7米,总投资400亿元,塔楼设计理念源于西安秦始皇陵和兵马俑。

二、第一高楼的意义

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名列榜首的为迪拜哈利法塔,高度为828米。它成为这个既崇拜唯一真神又擅长贸易的社会的巅峰之作,似乎是为了强调高塔和贸易能促进人们之间的团结。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有人说,当一个地方有着“第一”的名号时,便会使这个地方的名声使得更加响亮,也有人说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图一个名声,更多是为了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了加强城市的基础建设。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在我看来,一座城市的格调,可以以它某些标志性建筑的外在个性去张扬和呈现。每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可以独具特色,有期文化和内涵。

三、高楼数字游戏背后的担忧

事实上,所谓的“第一高楼”大部分不过是虚名。如果这种追求“第一XX”的盲目思想和冲动理念不变,很多所谓的“第一”很容易就被我们自己所超越,而致使“地标性”等影响与效应昙花一现。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置于世界范围内看,所谓的“世界第一高楼”理念和兴建“地标性建筑”的追求,早已经被一些世界发达国家所摒弃。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因为能耗大、安全性低等,高楼大厦并不利于办公和居住。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抛开可行性、能源环保、建设理念、人性化、宜居合用等问题,仅安全性一项,就足以让人对所谓的“世界第一高楼”心存忧虑。比如建筑物越高,其抗震性要求也就越高,凭借目前的建筑技术,盲目拔高是否能够同时保障抗震性等?如果一座楼刚刚建成,却因为一场地震而变成“楼倒倒”或者成了危楼,岂不令人耻笑?再比如消防问题,目前消防设施中的高层云梯最高也就200米,如果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将如何救援?此前一些高楼火灾事故中,为了灭火,消防员不得不背着灭火器材爬楼梯,这让人情何以堪?

中国七大地区“第一高楼”名单,“第一”背后的深层意义和担忧

然而我国有些地方,却依然抱残守缺,死抓着“第一”、“地标性”等虚名不放,盲目兴建。总之,可以造高楼,但不能不顾实际需求地一味追求”第一高楼”,更不能受政绩的蛊惑而加入这场毫无意义的比高低游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