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什麼要逼孩子讀書?人生的差距,只有到社會上才明白

文/尚書談
圖/網絡

當今的網絡上,讀書無用論一直盛行,他們筆下的例子信手拈來,以前是退學寫書賽車的韓寒,現在是坐在家裡無證上崗的網絡主播,偶爾還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宗旨就是一個:不讀書,照樣賺大錢。

於是不少覺得學習很苦很累的學生,奉為金玉良言,並付諸行動。我就曾見過一個高一學生,輟學搞遊戲直播,一年過去,電費都賺不回來。

不是說只有讀書,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而是人生路上,大多數成功人士的經歷,根本無法複製。

寫東西不讀書、打電競不讀書、做生意不讀書。

跟你有半毛錢關係嗎?你只看到了他們人前的光鮮,卻沒看到他們已經在某個領域做到了極致。

但是這個道理,很多孩子,還不懂!


家長為什麼要逼孩子讀書?人生的差距,只有到社會上才明白


孩子不懂,沒關係,畢竟他們年紀小,沒有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他們現在可以攀比的,無非是誰吃得好、穿得好、學習好、家庭好等等。

孩子的人生,還沒有真正開始。

可家長不一樣,你們應該明白,世界上的成功,偶然的因素,太低太低。

就拿比爾蓋茨來說,他是從哈佛輟學的,能考入哈佛,這已經能夠證明自己,更何況,比爾蓋茨的母親是第一洲際銀行的高管,他創辦微軟後的第一桶金來自IBM,能接到這個單子,與他母親有關。

對於孩子來說,輟學→成功,這很簡單。

對於家長來說,輟學→自身有實力→家裡有背景→成功,這就是社會,複雜的要死。


家長為什麼要逼孩子讀書?人生的差距,只有到社會上才明白


文章底下,經常有高中生帶著疑問留言,說是不管讀書成績好還是成績差,反正最後都是上班,為什麼不早點走入社會,給家庭減輕負擔?爸媽為何浪費錢財,又是學費又是補課費,如果拿著這筆錢去投資,比如最穩妥的買一套房,十年後豈不賺大發了?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

讀書,它最終的目的,是讓我們有選擇的權力。

一定要告訴孩子,人生的差距,關鍵在於選擇,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選擇自己想要的幸福。

有選擇的人生,會大不相同。


家長為什麼要逼孩子讀書?人生的差距,只有到社會上才明白


也許有人會反駁了,選擇多了,未必是好事,最直觀的就是選擇困難症。

確實,家長們或多或少經歷過,困難的原因,是無從下手,擔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可是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歸根結底,這依舊是選擇。

小孩子選擇一部分,大人選擇所有。

所以,在學校這座象牙塔的孩子,看到的是結果;步入社會後的家長,看到的是過程。

然後,家長逼孩子讀書了!


家長為什麼要逼孩子讀書?人生的差距,只有到社會上才明白


讀書,不是簡簡單單的分數。

讀書的背後,是一種學習能力的提升。

讀書成績好,往往意味著學習能力強,他學什麼都快,比如當年那個北大畢業賣豬肉的學生,他現在已經創立自己的品牌,年銷量突破10億。

十個億啊十個億……

這就是學習能力在社會上的運用,相信家長們深有體會,學得快,自然有優勢,工作不爽了,輕飄飄的說一句“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接著再看世界的途中,順便學會另一項技能,又能激情無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孩子,家長逼你讀書,是希望多年以後,你的人生,可以隨意選擇,而不是抱怨人間不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