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市開展青貯玉米機收示範現場培訓

麗江市開展青貯玉米機收示範現場培訓

培訓現場

在白沙鎮一塊平坦的青貯玉米地裡,玉龍縣墩古農業公司一臺紅色收割機在駕駛人的操作下,車頭的旋割設施將一棵棵玉米割倒吞食進去、粉碎之後,再通過如同長頸鹿的脖頸般的管道,將粉碎後的青貯玉米直接倒入裝載箱裡,下一步,這些被粉碎的青貯玉米將通過機械化的打捆包膜機打捆包膜後或外銷或進入倉庫貯存,作為冬季牛羊等牲畜的飼料……10月18日,市農業農村局在玉龍縣白沙鎮玉龍村舉辦2019年青貯玉米機收示範培訓,市、縣(區)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青貯玉米種植戶及合作社負責人參加培訓。

據瞭解,青貯玉米是指在適宜收穫期收穫包括果穗在內的地上全部綠色植株,並經切碎、加工、青貯發酵等工序製作成青貯飼料以飼餵牛、羊等為主的草食牲畜的一種玉米,它具有生物產量高、纖維品質好、持綠性好等特點,主要用以緩解冬季的飼料缺口。

為加快我市特色農產業發展步伐,促進糧改飼結構調整,由市農業農村局總體規範,市種子管理站牽頭參與,從2016年開始在我市範圍內開展了青貯飼用玉米新品種引種試驗、示範推廣工作,連續4年進行青貯飼用玉米百畝標準化核心示範區建設,在示範區實現了種植養殖結合、農機農藝配套發展的模式。到目前,全市種植青貯玉米24800畝,其中永勝縣11000畝,寧蒗縣7500畝,古城區3300畝,玉龍縣1500畝,華坪縣1500畝。

玉龍縣白沙鎮傳統農業主要以玉米、小麥、夏播油菜等農作物和油料作物為主,畜牧業發展較好,是我市主要的種公牛和能繁母豬繁育基地。玉龍縣墩古農業公司是白沙鎮一家本土農業企業,經過多年的試驗、摸索、投入,於今年成功種植450畝青貯玉米,畝產3.5噸,總產量突破1500噸。公司在青貯玉米的種、管、貯等環節實現了機械化操作,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據該公司的負責人趙國賢介紹,如果使用人工收割,15個人一天只能收割和粉碎3畝青貯玉米,且一天干下來非常勞累。而使用機械化生產後,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收割粉碎26畝青貯玉米。

市種子管理站站長芮體江說,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充分利用草食畜牧業的良好發展基礎和豐富的資源優勢推廣青貯玉米種植,其目的是加大青貯玉米新品種引種示範力度,帶動全市玉米生產及草食畜牧業的發展,將單純的糧倉變為“糧倉+肉庫”的發展模式,最終構建糧經飼統籌、農牧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而青貯玉米機械化生產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