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有人覺得近年來水利發展相對滯後,你贊同嗎?

太行竹林小溪


水利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同時水利又是一門永遠不會淘汰的學科。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句話是毛主席在瑞金時期便提出來的一句土地運動的口號。號召蘇區的軍民應該送送水利事業的發展,以此來提高農業作物的產量和農民的收入!

中華文明是一個農耕文明,農業發展的水平好壞歷來關係到整個國家江山社稷的穩定與否。尤其是封建社會統治時期,歷代封建王朝統治者都執行重農抑商的國策!認為只有大力的發展農業和保障農民的收入才能夠使自己的統治長治久安,而商業發達則意味著混雜著太多的爾虞我詐,而且容易使人心變壞,對自己的統治地位極其不利!(愚民政策)

因此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們為了保障農業作物的產量和農民的收入,進而保障百姓們每年都能夠繳納更多的農業賦稅給國庫供其消費!因此都十分重視水利事業的發展。對於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維護更是看作維護國家穩定的根本工程之一。



比如說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治理黃河水患而不斷修築黃河大堤,為了抗擊各地的旱災、水災而興修農業水利工程。比較有名的興利水利工程包括都江堰水利工程、鄭國渠、靈渠、京杭大運河、寧夏黃河河套平原古灌區、浙江通濟堰、他山堰、山東戴村壩、荊江大堤、坎兒井等渠道、堰壩、運河等工程。


新中國成立之後,毛主席在推翻封建地主階級之後,將土地紛紛給受苦受難的老百姓耕種。同時為了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因此號召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水利事業,尤其是基礎農田水利事業,因此在全國修建了一大批水庫、渠道、塘堰、電排站、機井,進而解決了中國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



從此中國的農民可以在旱澇不同的年份和季節,根據作物的不同生長階段和需水情況,結合農業生產的時令規律人工的為農田灌排水,進而提高了農業的旱澇保收率。中國的農田水利事業才真正的迎來了大發展。



與農業水利工程並駕齊驅的還有水利水電工程和港口海岸工程。中國在過去了半個多世紀裡新建了一大批水利發電工程。徹底的緩解了中國用電緊張的問題,使得中國14億老百姓全部通上了電。同時在沿海、沿江修建了一大批港口。為經貿往來和貨物運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很多人覺得中國目前已經把能夠新建的水利工程幾乎全部新建完成。民間更是有著這樣的傳聞:到2020年中國的水利工程發展便轉入下一階段。也就是從水利事業發展的黃金期轉變成水利事業發展穩定和管理運行期。

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有失偏頗的。水利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同時水利工程又是一門永遠不會消失的學科。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新型的水利問題又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比如說農村高標準農田的改造問題就是一個巨大的水利工程!新型且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相處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在運行管理和維護以及自動化、智能化提升改造工程都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方向……



水利工程永遠不能夠固步自封,永遠都要與時俱進,才能夠適應新時期對於新型農業農業建設的新要求!這些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水利人不忘初心、繼往開來,求是拓新!所以水利發展不會停止,也不會滯後,更不會被淘汰。


珞珈山的貓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這是最基夲的國情!歷史上重視這一點的多,而真正讀懂了這一點的唯有毛主席!他老人家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農村落後狀況,指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號召廣大農民組織起來大搞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我是50後農民,曾經在父輩們的帶領下,吃苦耐勞、肩挑背扛,扛著原始工具先後參加了數座水庫的築建!在那些年裡,全國築建了十萬座水庫!從此改變了旱澇災害年裡饑荒不飽、靠天吃飯的悲慘苦境!而實現了這一前無古人的宏大水利工程,靠的就是人民公社“人定勝天”的大集體力量!遺憾的是,在近些年裡,這些水利基礎設施,除了大部分供城市用水,而對於“三農”來說,已逐漸喪失了其功能和作用!這一狀況,真地令人痛心!令人嘆息!


168⺁9


不是滯後,而是改開後農田水利建設只花錢不賺錢,所以倒爺們拋棄了不賺錢的,一門心思往錢眼兒上奔,記得八十年代時,農田水利設施被大自然毀壞時,那些個九大衚衕出生的蠢貨就咋咋呼呼說是前面造的質量不好,卻獨獨不反思自己根本就不再投資於農田水利,就連最簡單的日常維護也都做的簡單粗暴,根本就不考慮安全可靠,出事了就推給前任!妥妥的蔡英文的【好兒子】,怎麼都一個德行呢?到現在我也搞不明白,做點兒正事不行嗎?就為了自己兜裡能多點兒錢!

都【抽菸基本靠供,喝酒基本靠送,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了,還想著錢,真不愧是錢生出來的呀!


清泉不流水



榕容寅


毛主席重視水利事業,全國幾萬座水庫都是那時建的,為後人打下了基礎。


快樂1963


在農業學大寨的年代,人民缺衣少食,想方設法找水引水,有水就有糧田,就有解決溫飽的希望,水利確是是農業的命脈,自從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利益調節機制失衡,農民不再受土地的束縛,對農田和農田水利設施的愛惜大不如前,甚至不如雞肋,大自然和人為蠶蝕,無人可惜,一些大中型水利設施毀損嚴重,基本不能發揮灌溉作用,農業又迴歸要水靠天的原始狀態。現在似乎要倒過來,農業是水利的命脈,農業興則水利興,農業強剛水利👍。


初升9


農村還是學大寨哪會的樣、老毛時代、我們家鄉如皋在縣委書記唐書記領導下、溝成方、田成塊、己建成了現代化的方整田塊、當時的縣委書記和農民一起挖河、大冬天赤腳挑河、可能現在沒有這樣的書記、當時唐書記還編了一首歌、兩頂帽子甩東海、歌詞的大意是、學大寨、趕大寨。北方會議已四載、四載去五載來、必須做出答案來、小六子、(南通巿第六名)吃貢應、兩頂帽子甩東海!從這首歌中就看得這時幹群治水平田決心、才有了後來幾十年江海平原的年年豐收。只可惜後來分成了一家一條的格局、機器化操作非常慢、當時只是為了全國的溫飽、而據有現代化水平的農業也捲入千千木頭下江跟排走、至今未有岀取、還給收割加了麻煩、家家做水泥曬場、浪費了不少地盤。江海平原寸寸長糧、連河裡都可以長吃的、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單水利栽秧、浪費的水毎畝至少多五十元錢、光抽抽水後管理不往、這邊抽、哪邊還下河、水反正有的是、就是用點電和機器磨損、好玩?


老鞠370


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天生產隊都要組織勞動力清理溝渠,以保障水能夠到達每一塊田地,那時候一個生產隊在大堰(比較大的灌溉池塘,我們當地有一個叫九口塘的地方,就是九個非常大的池塘匯入大河的地方)都有一個抽水站,以保障一個生產隊的農田用水。



現在這些水利設施已經廢棄多年,雖然前兩年也都修繕了一下,很多地段都已經不通了,已經沒有任何的用處,只是表示重視小水利建設而已。現在都是在地頭打井,幾家或者是一家打一眼水井用來灌溉。

這既是農民出於理性的選擇,也是面對現實的無奈應對。

一方面是在自家地頭打井,既方便又省事,田裡什麼時候需要用水,什麼時候就能抽水,只要把電機通電即可,以前集體用水的時候,常常因為爭水吵架的比比皆是,甚至會因此大打出手。

另一方面,現在小水利與大河的連接處基本上是不通的,水源無處解決,而且由於最近這一二十年大家蓋新房都集中在大路邊,很多溝渠被亂佔,已經無法走水,至於田頭的小溝渠甚至很多都消失了,客觀上也沒有辦法指望從公共灌溉渠中取水澆地。



客觀來講,農村的小水利系統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不僅僅是發展滯後的問題,是嚴重的倒退。

這些年,國家也對農村的小水利進行了重視和投入,但是基本上投入的成效不大,就如我們家鄉的小水利,在有溝渠的地方加深設置拓寬,不通的地方任然不通,配套的也很少考慮,基本上是為了完成任務和指標而修建的,基本發揮不了實際作用,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




我是熱愛農村的小許,關於農村小水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交流。


熱愛農村的小許


中國平原少山地多,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中國農民在毛主席的指引下,興修了大量小水利,初步解決了乾旱缺水靠天吃飯的問題。小水利,大作為,為改革農村耕作制度闖出了一條新路,不少一季田變成了兩季田,大幅提高了糧食產量。可是,近30年來,大量農民外出務工,大片農田撂荒,大批小水利、小水渠年久失修,或人為毀壞,形勢不容樂觀。中國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裡,碗裡要裝自己的糧食,各級政府必須重新把農民組織起來,重新振興中國農業。除了規劃實施一批重點大中型農業水利設施外,還應當拿出資金和力量搞好原有小水利的維修恢復,這是花錢少,見效快,效益高的捷徑。小水利有大作為!


永樂叟1


到農村到社區調查一下,誰是中國的偉人,,誰是廣大百姓的偉人,誰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