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萬曆清算張居正時,為什麼李太后不出面阻止?

江東汪郎


慈聖皇太后李氏,是一個有心機、有能力、有眼光也知道隱忍的女性,也是明朝後期一位女性政治家。正是有了她對張居正的支持,張居正才有了進行改革的條件。

李太后據說名叫李綵鳳,原本只是裕王府上的一個宮女,只是在偶然的機會被裕王朱載垕臨幸,生下了一個兒子朱翊鈞,在朱載垕成為隆慶皇帝后,母以子貴,李綵鳳也被冊封為貴妃,並在兒子朱翊鈞繼位後被尊為皇太后。

(李太后與張居正)

朱翊鈞坐上帝位時,年僅十歲,正處在一個“主少國疑”的環境中。而太后李氏背後又沒有外戚撐腰,太后本人也不是一個善於弄權和治理國家的女人,所以她必須要找一個人來處理千頭萬緒的國事。


當時可以勝任的人有兩個,一是張居正,另一個是高拱。還有一個輔臣高儀只是名義上的閣臣,早被高拱排擠到一邊涼快去了,所以競爭只能在張居正和高拱之間展開。

隆慶在遺詔中告訴萬曆:“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的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怠荒,保守帝業”。

又要求三位輔臣要遵守祖制,保固皇圖,與司禮監太監馮保一起輔佐小皇帝。所以當時的政治局面是內閣和司禮監共同決定國家大事。

遺詔中並沒有提及李太后,也沒給她安排任何政治任務。所以說,這時的李太后僅僅是太后,隆慶是沒有想讓她干預國事的。

而司禮監的馮保與首輔高拱歷來有矛盾,在馮保將由秉筆太監升任掌印太監時,高拱就跳出來反對,先後保舉了陳洪和孟衝擔任掌印太監,所以馮保一直想扳倒高拱。

而身為次輔的張居正也清楚的知道,高拱不下臺,自己永無出頭之日,政治抱負也無從施展,所以張、馮二人很快結成了同盟,目標就是趕走高拱。

(張居正)

在後宮中,李太后對馮保是相當信任的,她對陳洪和孟衝事事逢迎隆慶皇帝,並引導皇帝天天淫樂早就不滿。

任何一個女人都無法忍受丈夫天天抱著別的年輕女子,所以她把這個賬算到了陳洪和孟衝頭上,對馮保卻是言聽計從。

高拱是個有能力的首輔,但有點不把太后放在眼裡,他反對馮保掌握大印,也是為了自己專權的方便。高拱想挑戰內監和內閣聯合掌權的體制,是李太后不能容忍的。


因為內監只是皇帝的奴才,他們代表的就是皇權,因此李太后會義無反顧的站在馮保及其盟友張居正一邊。

這場鬥爭的結果是,李太后以皇帝和兩宮太后的名義驅逐了高拱,這也是明代首例后妃違反不得干政的祖制。

不久後,高儀病死,朝廷事務完全落到了馮保和張居正手中,他們可以大刀闊斧的做他們想做的事了。

而李太后也被張居正以皇帝的名義尊為慈聖皇太后,同隆慶的皇后仁聖皇太后陳氏並駕齊驅。可以說,李太后和張居正實現了雙贏。

(張居正與馮保)

張居正幫助李太后實現了政治上的地位,同時又在生活上非常關心這個女人。李太后信佛,可是印佛經施捨需要大筆資金,按照規定這個錢國庫是不能出的。

張居正使用變通之法,將皇室的一些財產劃到李太后名下,解決了太后急需的資金問題,自此深得李太后的歡心。

李太后和張居正有一腿的事,在野史中都寫濫了。當時有一首童謠唱到:“張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臥龍床”,正是說張居正和李太后之間的曖昧關係。

張居正是個大帥哥,在原配顧氏去世後,與續娶的王氏感情並不好,所以年紀並不老的太后對張居正有點意思也是很正常的。

張居正也寫過一首詩祝賀太后生日,詩中寫道:“白燕飛,兩兩玉交輝,有時紅藥階前過,帶得清香拂繡闈”。

就連看到這首詩的戚繼光也認為張居正寫得太露骨了。

當然,張居正和李太后的曖昧關係,正史上是沒有的,只能靠大家自己去想像了。但李太后對張居正十分尊重,言聽計從,這是板上釘釘的事。

(李太后與馮保)

張居正改革,最堅定的支持者就是李太后。是她將“大柄悉以委居正”,張居正擔任首輔十年,幾乎是“獨相”,其他的閣臣都是湊數的,朝廷大事都是張居正一言而決。

就連萬曆大婚後,按制應該親政,張居正也上表致仕,可是李太后以“內外一應政務,(萬曆)尚未能裁決”為由,仍然事事依賴張居正。

張居正的改革得罪了不少人,如果沒有李太后的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張居正在擔任首輔的十年中,也遇到過無數次彈劾,特別是他父親死後,張居正不去奔喪,而是以“奪情”的藉口賴在位置上不走,讓朝中官員十分不爽,彈劾的奏章也雪片一般飛到宮中。


這些人佔據道德高度,逼得張居正都要跪下了,是李太后在背後支持張的奪情起復,說:“先生一旦遠去,則數年啟沃之功盡棄之矣!先生何忍?”可以說,要不是李太后的支持,張居正的改革早就夭折了。

張居正去世僅僅六個月,萬曆就開展了對老師的清算。馮保被廢,張居正的一切榮譽被剝奪,家產被抄,甚至家屬被餓死,長子上吊自殺。他的新政許多被廢止,被罷免的官員重新起復,一切努力付之東流。

(精明的女人)

令人詫異的是,在為時一年多的倒張運動中,李太后居然一聲不吭,從沒有站出來幫張居正說一句話,這與她之前的表現大相徑庭,令人不解。


有人說是萬曆掌握了她和張居正之前姦情的第一手資料,所以萬曆報復張居正時,她沒臉出來幫老情人說話。這種說法雖然符合情理,但卻沒有任何根據,也不見任何記載,可信度不高。

我們分析李太后的行為,要考慮到她的立場。她之前支持張居正,目的是為了兒子的皇位穩固,皇權不失。

江山是朱家的江山,張居正也好,馮保也罷,只是打工仔,兒子坐穩江山後,她必然將兒子的利益放在首位。莫說張居正不一定是情人,就算是情人又如何?

秦宣太后不是為了兒子的江山,殺了幾十年的老情人義渠君麼?在政治面前,在利益面前,感情不值一提。

張居正已死,兒子需要靠打倒張居正樹立自己的威信,做母親的怎麼會不支持兒子,而去支持一個外人?

另外一個方面,張居正的改革也觸動了整個官僚集團的利益,李太后的孃家人也未能倖免。

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李偉是個庸碌之人,他關心的是自家的榮華富貴,是想沾女兒的光,讓全族人過上好日子。可是張居正在時,並不買李偉的賬,所以張居正死後,李偉成為倒張最堅決的人之一。

而李太后也是封建貴族的代表,她必然要考慮這些宗室和貴族們的權益。如果一味打壓這些人,會影響兒子的統治穩固。

(小萬曆與兩宮太后)

從張居正本人來說,他的個性也太強了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點狂。

他曾說過:“吾非相,乃攝耳”。(我不是丞相,是攝政)

在許多大事上,張居正是乾綱獨斷的,甚至不用告訴小皇帝。

張居正本人的生活過得非常奢侈,他回鄉時坐的是三十二人抬的轎子,裡面有好幾個房間,可謂應有盡有,奢華之極。


而張居正每每在皇帝面前要求皇帝厲行節約,連過年組織一個飯局都要捱罵,所以張居正死後,別人將張居正的真實生活告訴萬曆時,萬曆開始不信,後來發現是真的,氣得臉都白了。

而李太后也認為張居正之前騙了她們母子,是個表裡不一的奸人,所以她也不願意為張居正出頭了。

萬曆親政後,李太后很快也露出了變通人的本性,也變得追求享受起來。她將父親由伯爵升為公爵,提高孃家人的待遇,又花費四十萬兩銀子大建慈寧宮,將主要精力放在享受生活上了,她也無暇顧及當年那個首輔冤還是不冤了。

參考資料:《明史》、高拱《病榻遺言》、《萬曆起居注》


剛日讀史


別胡謅八扯地為張居正和李太后辨白了,″居正不正,黑心宰相臥龍床"可不是妄言。張居正是個情聖,欲力超強,隆慶嗚呼時李太后二十剛過,這一對乾柴烈焰政治上相依為命,如果不弄出點感情上的才子佳人身心互補來,似乎有悖情理!

張居正晚年已經徹底把權力交給萬曆,他得痔瘡後被萬曆整得七葷八素,可見他對皇上已經構不成威脅,李太后沒由頭聯合兒子來整他。

萬曆整張居正,李太后當然心疼,也曾出頭責罵兒子,但被萬曆:"我早知道你們那襠事,只不過不挑破"的暗示給堵住了嘴,有口難言而已。畢竟這事如果公開,大明江山坍塌不說,當事人誰也好不了。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張居正無論從政治還是生活上一手帶大了萬曆,他能長大成人,全靠張.李.馮聯盟,可以說沒有張居正,就沒有萬曆。就這種關係,萬曆就算不感恩,也沒由頭恨張居正,而且恨到骨子裡去。但現實卻是:張居正死了不久,就被萬曆抄家鞭屍,而且累及家人一一這是多大的仇恨啊?

唯一原因,就是張李那襠事萬曆從小就知道,男孩,對這事往往特敏感,男人,最容不下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人給自己的老爹戴綠帽子!


文刀沐子


明神宗朱翊鈞的生母,孝定李太后,原名李彩風,是今天的北京通州人,在嘉靖年間被選入裕王府,最初只是普通宮女,後因容色出眾,被裕王臨幸,在朱載垕繼位後,晉升為貴妃,可見朱載垕對她的喜愛。兒子朱翊鈞繼位後,被尊崇為慈聖皇太后,她對朱翊鈞一生的影響極大。

提到明代歷史上的著名改革家,張居正肯定是首當其衝,他的成與敗都離不開一個女人,也就是我們上文所說的李太后。張居正也是明神宗的老師,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開創萬曆新政。

雖然一條鞭法尚存缺陷,但確實給當時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注入新的活力,至少延緩了當時的財政和統治危機,主少國疑嘛,而初期給予張居正大力支持的,就是孝定李太后。

李太后雖然出生底層,然閱歷豐富,她堅定的支持張居正施行變法,並監督萬曆皇帝的行為與學習狀況,但是在張居正死後不到一年,萬曆皇帝便清算張居正,在這個時候貌似一直倚重張居正的李太后居然一言不發,更沒有求情,任由神宗逼死張居正家人,這就讓很多人心中充滿疑問,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無論當時還是以後她都能鎮得住場,但她根本不想幫······前仇該清算了。

一切源於利益,而爆發點,就是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李偉。朱載垕的這位老岳父,自女兒發跡就一直受到特殊照顧,朱載垕剛剛登基,他就被封為錦衣衛都督同知,而朱翊鈞被立為太子,李偉又晉升武清伯。

李偉雖是伯爵,但深受家族傳統影響,從事商業活動,他從三邊總督王崇古手中接下部隊採購項目-趕製20萬套棉衣,或說野戰棉衣,每套棉衣價值20兩紋銀,但是,李偉卻將棉衣偷工減料,變成了不值幾兩銀子的劣質貨,這就熱鬧了,冀州鎮總兵戚繼光所帶領的士兵,因為棉衣質量問題,當年就被凍死19人,張居正大怒,立刻跑到李太后處告狀,李太后斥責了自己的父親李偉,李偉自覺臉上無光,顏面丟盡,自然對張居正恨之入骨。

李太后雖然表面上斥責了父親,她心裡所想卻未必是這樣,對於父親的照顧從來不知避嫌,又怎麼會知錯。雖然表面上顯得大公無私,其實內心也開始漸漸記恨張居正。這樣一來,張居正本來因為變法,就得罪人無數,這次不但得罪了李偉、李太后,還得罪了李偉交好的張四維,採購人王崇古,還有諸如太監張誠也早就恨不得生啖其肉,這是他遭到萬曆皇帝清算的原因之一。

張居正病逝後,雖然風光一時,但不久,太監張誠被萬曆皇帝召回北京,他選擇與張四維聯盟。張四維是張居正死後繼任的內閣首輔,察言觀色之下,他察覺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記恨,不單言語挑唆,還唆使言官彈劾張居正種種不法行為。本就因張居正嚴厲管教、“奪權”、欺騙行為而產生憤恨的萬曆皇帝,立刻對張居正一門進行了清算。

張誠則掌握太監馮保與張居正二人互相勾結的很多隱秘細節,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他的添油加醋,多重渲染,說張居正的財富堪稱富可敵國,萬曆皇帝立刻下旨,剝奪張居正生前各職及死後的諡號並抄家。

本已被罷任的太監馮保,因與張居正私交甚好,也被後補杖責80,發配南京,看守皇陵。而在這時,原來對張居正甚為器重的李太后絲毫不干預、勸阻自己的兒子。

要知道,李太后之所以支持張居正,並非什麼大義,也不是私交,更不是情人,她只是為了保住他的兒子朱翊鈞的皇位和朱明的江山,一旦朱翊君坐穩了皇位,主少國疑的變數消失,張居正也就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歷史上那些曾為王朝效力的輔政大臣,一般下場都不太好,卸磨殺驢也是意料之中。倒張運動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而李太后的注意力卻沒放在這裡,因為在她看來張居正已經勝利完成了任務,兒子得以親政,她也就不需要再關注相關這人的一切。

財帛動人心才是關鍵,李太后舉雙手雙腳贊成清算張居正,就差喊出口號了。

她當時關注的焦點是自己的二兒子潞王朱翊鏐,朱翊鏐已經15歲,到了結婚的年紀,李太后一心要把婚事辦得豪華氣派,但經費吃緊,拿不出大量珠寶,所以要朱翊鈞解決,

朱翊鈞竟然把這個責任推到馮保和張居正身上,“那麼多年來,一些無恥的臣子,買來珠寶就先給張居正和馮保送去,以至於珠寶價格驟然上漲。”

李太后竟然說,“那就把他的家抄了,必有所得”,二人貪財嘴臉,顯露無疑,所以僅從這一點看,就不能把李太后對張居正的支持看成她是多麼的通曉大義,一切皆是私利,皇權也是他們母子的私產。

張居正的行為種種不能說沒有對皇室、貴族利益造成侵害,無論是萬曆皇帝還是李太后和她的父親李偉,張居正都沒少得罪。

比如縮減開支,限制皇室經費等舉措,對李太后及其家族追求奢侈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他們還能忍受,死後就再無顧忌。

凡此種種李太后的一切物質享樂、奢侈舉動,都受制於張居正,在張居正死前,他們的衝突就已經趨向表面化,所以對張居正的清算是必然的。

還有幾件事可以旁證李太后對張居正的憤恨,由不再被壓制的放肆狀態,可以看出當初他們被壓制甚至可以說是被鉗制的時候,心態會如何。

比如,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侯李偉病故後被封安國公,很明顯這不符合禮制,內閣大學士申時行勸諫,神宗根本不聽。

在李偉死後他的兒子襲承了武清伯的爵位,這又違反了世宗的規矩,外戚如有爵位在身,子孫不能襲承,御史上奏也沒有效果。

被張居正阻止的慈寧宮工程開始大興土木,這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次工程花了多少錢呢?40萬兩白銀。

看到張居正死後,李太后所幹的這些破事,就不難理解李太后為何對張居正家人的死活顧若罔聞了,實際上,她對清算張居正是非常支持的,一切源於自身利益,而張居正無論官至何位,也不過是個利用工具罷了。


古今通史


很多電視劇小說描繪李太后和張居正的關係,那簡直就是“單純的男女關係”。按這個邏輯,張居正有事,李太后無論如何都應該出面的。但是萬曆清算張居正的時候,李太后竟然毫無動靜。不應該啊,畢竟“黑心宰相上過你的龍床啊”。


所以很容易得出個結論,“原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實際上萬歷初期的政治格局,從一開始而言,是危如累卵的。因為那是典型的“主少國疑”的時代。而宮廷之內,朝堂之上,充滿了野心家。

李太后出身裕王府一個宮女。她入王府之時,裕王也不過是個坐冷板凳的王爺而已。而最終能夠最終成為聖母皇太后,是她畢生中的最大的彩票,就是因為她生了萬曆。所以萬曆是她唯一的資本。

亂世離人命,而在複雜的政治鬥爭環境之中,李太后實際上是根本沒有任何心思如談情說愛的,即便她仍處於應該談情說愛的年紀。

看看隆慶的正牌皇后陳皇后吧,你們可曾還記得此人?這個隆慶生前最愛的女人,隆慶時期,整個大明王朝最尊貴的皇后。到了萬曆年間,還有幾個人記得她呢?

在扳倒高拱之後,最終形稱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權力格局,那就是馮保、張居正、李太后這三角穩定的權力格局。

很多電視劇和小說把這三人之間的關係又描繪成穿一條褲子的關係。這其實又錯了。既然是權力鬥爭,那就是為了共同利益可以沆瀣一氣;為了個人利益又相互鬥爭、相互制約。

李太后是無法忘懷當年,那個聲音比雷聲都大的高拱是如何說“小皇帝怎麼能當家”的那副欺負孤兒寡母的那副德行的,但是高拱是壞人嗎?好像並不是。那個說話細聲柔氣的馮保,總是非常體貼關懷小萬曆,小萬曆稱呼他為“大伴”,大事小事恨不能鹹決於他,可是她是好人嗎?好像並不是。還有那個說話滴水不漏,總是面無表情,但是總能在最關鍵時刻拿處解決方案的張居正,亦正亦邪,總讓人捉摸不透。


而李太后能從一個宮女變成太后,就說明了她絕對不白給。她是一個非常睿智的女,同時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女人。

張居正有經邦治國之才,那麼我將萬曆定位成小學徒,向你學習理政,將來做一代聖君。總有一天,小學徒會出師。但是在出師之前,自己作為一個“婦道人家”一定要約束好萬曆,千萬不能出一絲差錯。你要權力給你權力,你要名聲給你名聲。總之,在萬曆親政之前,你要啥我給啥,你要上龍床,便給你上龍床!

因為有司禮監和內閣這種權力制約的設置,李太后放心大膽地讓張居正如實現自己的抱負。但其實這種平衡只維持到萬曆6年。

從萬曆元年(1573年)到萬曆6年(1578年),李太后生活在乾清宮的這段日子,李太后對萬曆的管教相當嚴格。幾乎時刻關注萬曆的學業,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些陪讀的媽媽們。萬曆有絲毫懈怠,便會被李太后責罰。史書中,關於李太后管教萬曆的例子不甚枚舉。因為李太后明白,在這種環境下,你沒有資格懈怠。你必須學會如何理政如何治國,如何用人,最終才能不受制於人。


萬曆6年(1578年),萬曆大婚,按照傳統,皇帝大婚後便可以親政了,也就是說輔政大臣此刻得歸政於萬曆了。而李太后則主動從乾清宮搬回慈寧宮。名義上,萬曆自己結婚了,李太后不適合再住乾清宮了。實際目的就是在做榜樣,歸政萬曆。然而張居正卻絲毫沒有功成身退的意思。

沒有得到歸政的萬曆,開始懈怠,玩樂。李太后藉口萬曆割了一個小戲子頭髮的事情,揚言要廢了萬曆,結果張居正帶頭求情。李太后果真要廢了萬曆?你若真這麼想腦子就要糊了。她所做的,無非是不讓這句話從張居正口中說出來而已。

直到20歲萬曆要求親政,李太后破口大罵,30歲之前都不要想親政的事情,好好跟著張先生學習。這話又是說給張居正聽的。

但是同年張居正竟然莫名其妙死了,關於張居正的死因,史書上各種矛盾各種不一致。相對官方一點的說法,那是因為痔瘡死的;相對野史一點的,是海狗腎吃多了,馬上風死的。但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別人”盼”死的呢?

不可否認張居正在萬曆前10年,創造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居功至偉!但是他嚴重地破壞了權力結構的平衡,而且非常不客氣地吹牛“吾非相,乃攝也!”這也是他身後的悲劇所在。

或許是李太后那種態度害了張居正,張居正竟然把一個女人的話信以為真了。抑或張居正看過了夏言、嚴嵩、徐階、高拱等人的下場以後,早就對自己的結局不抱任何希望了,所以才在生前如此地有恃無恐!

從萬曆親政後,對張居正表現出來的恨,我們不難看出萬曆年幼時受張居正的壓抑究竟有多深。

而此刻的李太后是不會傻到再替張居正說話的。原因很簡單,現在掌握權柄的是自己的兒子萬曆,為了有這天,她已經說過多少違心的話了?



炒米視角


李太后是明神宗的親生母親,屬於明朝歷史上較有作為的太后之一,其與張居正是政治盟友,甚至在野史上還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而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清算張居正,並不是李太后不想出面阻止,而是李太后已經死了,無法出面阻止了。李太后死於萬曆六年(1578),此時張居正的宰輔地位根本沒有動搖,而是時隔四年後的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後,神宗皇帝才開始對其清算。

政治有仁義,到頭還是交易

先帝明穆宗原本有兩個寵妃一個是正宮陳氏,一個是太子朱翊鈞(萬曆皇帝)的生母李氏。明穆宗駕崩,神宗登基後,以太監馮保為首的後宮為了討好新皇帝,通過各種方式暗地裡向張居正傳達兩後並立的意思。張居正是什麼人,捕捉到這個信息後,趕緊在朝會上提建議,加封李氏為皇太后,後宮由正偏房走向兩房並立的局面。

政治方面,之所以張居正和李太后能夠走到一起,純粹是出於政治交易。當年作為先帝明穆宗的幾大託孤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高拱不是李太后的人,李太后也對高拱有著一大堆意見,相對而言張居正就顯得懂事乖巧許多,至少張李二人相處時,還是有很多政治共識。

這種政治共識的基礎是權力來源不正,李太后的後位本身就來得不正,雖然她是皇帝的生母,但不是正宮,張居正作為託孤大臣之一,但不是首輔。兩人出於對權力的相互成就才走到一起,而且也達到彼此共同的期望。二人走向權力的過程都是通過非正常手段,但不可否認合作推行的萬曆中興,卻是給明朝帶來一次全方位的振興。

據史學家統計,張居正變法中的"一條鞭法"改變明朝困擾多年的財政危機,徹底清查出民間私有土地的畝數,朝廷國庫逐年增加,最多是達到一千三百萬石。同時興修水利、整頓吏治、鞏固邊防軍事等諸多方面都取得顯著成效。

張居正也因此順利坐上首輔大臣的座位,但接下來張居正才發現首輔做起來實在艱辛,一方面要打理朝政,一方面還要做太子老師。

願望莫過張老師,只為李後背黑鍋

張居正可能是歷史上最冤枉無奈的老師沒有之一,張居正給皇帝朱翊鈞當老師期間,真是頭都大了。皇太后李氏是個嚴格教子且又教子無方的母親,她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恐嚇。

有一次,明神宗在宮裡開宴會,喝得稍微有點高,就讓近侍們唱歌聽。近侍說自己不會唱,明神宗一聽火冒三丈,拔劍就要殺近侍,幸虧左右攔住。此事傳到李太后耳朵裡,李太后命人把神宗皇帝喊來,一頓訓斥,細數他幾十條過錯。

母親教育兒子從來都有,可是李太后居然迫使明神宗下罪己詔。罪己詔不是隨隨便便可以下的,皇帝得犯下很大的政治失誤才會向天下人低頭認錯,也等於是讓天子向臣民們作檢討。如此一來,神宗皇帝感覺自己顏面掃地,但懼怕於母后的威嚴不得不下罪己詔。

更為可笑的是,野史傳聞神宗皇帝少年時期,開始對兩性有些好奇,進而臨幸一個宮女。這事又被李太后知道,後宮一時炸開鍋。李太后可能是情緒太過激動,居然對神宗皇帝說,你如果不聽話,就讓張居正一班朝臣廢掉你。李太后雖然處於愛子心切的角度,但是這句話一旦說出,無異於將張居正等人推向君臣矛盾的頂尖。李太后作為皇帝的親生母親,神宗皇帝自然無可奈何,但是張居正是臣子,神宗皇帝就會覺得自己一個君王,每天都要活在被一幫大臣說廢就廢的危險中。所以,明神宗對張居正的內心是充滿矛盾的,仰仗、恐懼、厭惡、憎恨、感恩等等,可謂是百感交集,任何矛盾的積蓄始終都會有一個限度,隨著時間的增長,君臣之間越來越接近矛盾的爆發點。

人死清算,可悲可嘆

這種矛盾的心裡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神宗皇帝一直沒有發作。直到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去世,終於在朝中異己者挑唆下,明神宗帶人直接把張居正家抄了底朝天,居然查出黃金萬兩,白銀十多萬兩,萬曆皇帝面對恩師張居正如此龐大的財產,腦海裡又浮想起恩師生前對自己諄諄教誨要做一個勤儉節約、愛民如子的皇帝,一時悲憤之餘削去張居正生前的所有名分。

張居正屬於明朝期間知識分子的縮影,教條頑固、倔強不知變通的性格在其仕途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所謂死後抄家家產龐大,我們暫且不說,畢竟這些都是張居正的政敵所撰寫,其中的真實與否,已經無從考究,單純拿他和李太后主張的改革來說,雖然沒有被貫徹至終,但也為明朝神宗執政期間帶來短暫的繁榮。


煮酒君


張居正在死後,為何慘遭明神宗萬曆皇帝清算?其實用五個字就可以概括:“權臣難善終”。而李太后為什麼不出面阻止呢?在我看來,不是她不想,而是已經被排除在權力中心之外的她做不到!

一、三足鼎立權力結構形成

隆慶皇帝死後,年僅十歲的萬曆皇帝登上皇位,但是登位之初他這個寶座坐的可不穩當。

隆慶在遺詔中告訴萬曆:“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的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怠荒,保守帝業”。

所以當時的政治局面是由內閣和司禮監共同決定國家大事,當時的內閣首輔高拱說了一句話:“十歲天子,如何治天下”。這句話讓李皇后感到了深深的危機。

李皇后雖然貴為皇太后,但是出身貧寒沒有任何背景,李皇后原名李綵鳳,他父親李偉原是山西人,因為家境貧寒,便選擇北漂兒,但是北漂之後,情況依然沒有好轉,便託關係把李綵鳳,賣到了當時的裕王府做宮女。

陰差陽錯之下,李綵鳳被裕王寵幸,生下了萬曆皇帝,雖然“母憑子貴”,被封為皇貴妃地位尊寵,但是沒有靠山。當時的她急需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幫助兒子坐穩皇位、處理國家大事,所以她選擇了張居正。

當時的張居正深深地知道:“只要高拱不走,自己永無出頭之日,滿腔的理想抱負也實現不了。”所以,他與李太后結為同盟,又聯合了與高拱素有仇隙的大太監-馮寶,一舉趕走了高拱,張居正順利地坐上了內閣首輔之位。

所以萬曆初期,形成了以張居正為首的內閣,馮寶為首的司禮監,李皇后以皇帝母親身份干政三足鼎立的權力結構。

二、鼎力改革

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之後,張居正知道自己想要落實各種改革措施,離不開李太后的支持,所以他向李太后頻頻示好,讓手下上書之後,以皇帝的名義給李太后加上了以她的出身本不能加的封號,李太后變成了“慈聖皇太后”。

李太后信佛喜歡佈施,張居正便給她專款來佈施,再加上自己太子太師的身份,張居正取得了李太后的信任,成為大明朝的肱骨之臣和智囊,在李太后的支持下開始大力改革。

政治上實行“考成法”,經濟上實行“一條鞭法”,軍事上以名將鎮守遼東,大力整頓邊防,雖然取得了“十年內海域肅清,四夷皆服,太倉粟可支數年,積錢四百餘萬”的效果,帶來了萬曆中興,但是張居正以一己之力支撐危局,對抗不合理的政治體制,其結局是可以預料的。

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大批官僚、貴族、地主成為既得利益集團,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則要清丈土地、整頓賦稅,核查吏治,這無疑嚴重損害了既得利益集團的核心利益。

俗話說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由此便招來了大批官僚的記恨和反對。海瑞曾經評價張居正說:“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這句話總結得一針見血,十分到位。

三、慘遭清算

張居正曾開玩笑說過:“吾非相,乃攝耳”。(我不是丞相,是攝政)

由此可以看出,張居正非常清楚自己可能面臨的下場,並且內心也十分不安,他也明白,一個顯赫的政治人物在位高權重,功勳卓著時懂得急流勇退,才是大智慧。

所以他發自肺腑地說:“高位不可以久竊,大權不可以久居。

以此為理由向李太后和萬曆皇帝請辭,但是李太后幾次極力挽留,最後說:“今後萬不可再生此念”。所以一切維持現狀,直到張居正病死於任上。

張居正死後第二年,盟友馮寶也被萬曆皇帝奪職、抄家,三足鼎立的權利核心崩塌,與張居正有仇的張思維繼任內閣首輔,與馮寶有仇的太監張誠執掌司禮監,萬曆皇帝一舉搬掉了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李太后雖然貴為慈聖皇太后,但實際上也被排擠出權力中心。

仇家當了權,就算張居正已然身死,自然也不會讓他有什麼好下場,於是在內閣首輔張四維的授意下,彈劾張居正“威權震主,禍萌驂乘”的奏摺紛至沓來,張居正死後慘遭清算。

張居正的悲劇不也正是大明王朝的悲劇嗎?張居正死了,改革措施全部被廢止,萬曆中興成了曇花一現,李太后再也無力阻止兒子萬曆的胡作非為,使萬曆皇帝再無束縛,貪財、怠政、好色,大明王朝江河日下,一步步走向衰亡!


止一觀史


萬曆荒唐,但大家也別覺得管教他的李太后就是什麼正經人,李太后和萬曆是一對垃圾母子。

  • 因此,一生為朝政殫精竭慮、極力推行各種改革的張居正,遭到萬曆清算時,沒有人幫他說話。

萬曆和李太后都清算了張居正。舉個例子:

萬曆是個嗜錢如命的人,所以在恩師去世後,就派人去張居正家抄家,想要大撈一筆。

這樣荒唐的行為,竟然得到了李太后的認可。不僅如此,李太后也準備從張居正那裡撈一筆。

根據《明史·馮保傳》的記載:

  • 時潞王將婚,所需珠寶未備,太后間以為言。帝曰:“年來無恥臣僚,盡貨以獻張、馮二家,其價驟貴。”太后曰:“已籍矣,必可得。”


原來,當時李太后的小兒子潞王即將成婚,她派人去抄家的目的,是要找尋上等珠寶給小兒子辦婚事。

由此可見,母子倆是垃圾到一塊去了。


事實上,張居正和李太后的關係並不像大家相像的那樣和睦。

張居正約束小皇帝,李太后支持;但是如果觸及李太后,譬如勸諫她不要奢侈,這就是得罪她了。

  • 搞笑的是,民間後來還有傳言,說是“張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臥龍床”,影射張居正和李太后有曖昧關係。

這真是冤枉死了。

我為張居正一大哭!

總而言之,這對垃圾母子對張居正的報復是毫無良心的。


HuiNanHistory


萬曆皇帝之所以要清算張居正,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

一是打破既有的政治格局,為自己親政創造條件,張居正執掌朝政十多年,的確創造了萬曆中興的局面,但是世上只有張居正沒有萬曆,對皇帝而言,臣大主小意味著風險和無能。

二是文官集團的驅動。張居正的“考成法”讓萬曆朝上千人丟官失業,他們對張居正恨之入骨,尤其是張居正與宦官馮寶的結合,在他們眼裡有失正統,歷來宦官就是文官集團的眼中釘肉中刺。

三是萬曆皇帝要組建新的權力核心。都說萬曆怠政,實際上萬歷皇帝並非一個“酒色財氣”的皇帝,多是後世修史者對他的誣陷,“萬曆三大證”就說明他本身並非怠政,《明實錄》就萬曆皇帝從親政到駕崩都有詳細的記載,尤其是興修水利,改革軍制,強化稅改,組織救災賑災等各個方面,萬曆都有很明確的作為,從萬曆皇帝的表現來看,張居正的強勢讓他對文官集團產生了忌憚,所以,在比如開徵商稅和礦稅等方面,他大肆運用宦官,繞過文官集團。

還有人說張居正與李太后有私情,觸及到萬曆皇帝的敏感神經,這純屬於猜測,沒有歷史依據。隆慶皇帝死的早,只幹了六年,萬曆皇帝即位,當時只有10歲,算是一個幼主。隆慶讓高拱當首輔,高拱專權霸道,對幼主及其母親李太后產生威脅,於是,張居正聯合萬曆的“大伴”太監馮寶,推翻了高拱,形成了張居正、李太后、馮寶利益結合的鐵三角局面,也正是在這種格局下,張居正才有了改革的空間和時間,推動了萬曆時代的中興改革。要知道,在大明朝的中後期,要形成皇室宦官文官集團思想的統一,是很難很難的,沒有思想的統一,莫說是改革,內鬥內耗就沒完沒了。

張居正死後,除了“一條鞭法”無非就是稅制的改革,其核心是稅收貨幣化,這其實給明朝收稅帶來了更大的便利,而作為“一條鞭法”的前提,丈量土地,才是核心中的核心,要是土地丈量沒有搞清,稅收依然混亂。但是,丈量土地自王莽改革起,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真正搞清楚過,為什麼呢?因為土地兼併太嚴重,土地都被集中到豪強或者官僚手裡了,這些豪強和官僚享受著各種優惠條件,幾乎就不納土地稅,那麼,按照“一條鞭法”核定下來的稅收,就被分攤到普通農民土地上了,農民的稅收就增加了。好在明朝開始的農業稅率十分低,只有“三十稅一”的標準,所以,“一條鞭法”實施後,用銀子代替實物,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雖然有所增重,但是還繳得起,便沒有發生農民的反抗,怨聲載道倒是常事。

故,“一條鞭法”並沒有真正觸及到大地主大官僚以及豪強地主的根本利益,所以,得以保留。

而張居正真正改革的核心卻並不是“一條鞭法”,而是對官員的“考成法”。按照張居正的改革,在京官員每六年考察一次,號“京察”,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計”,通過考成法,對已漸腐敗的明朝官吏給予約束和管理,史載張居正考成法一出,年有一千多官吏被罷免,對文官集團的腐敗是一種矯正和打擊。

考成法才是推動張居正改革的核心因素,如果不首先解決文官集團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那麼張居正的改革就和王安石的改革一樣,最後流於形式,無疾而終。

當萬曆皇帝清算掉張居正和馮寶的時候,突然發現,文官集團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他們除了滿口的道學和理學,要求皇帝象徵性的“坐朝論道”而外,所謂朝政大事,交給賢能的官員去幹完全就是架空皇帝。萬曆皇帝在文官集團一派獨大的情況下,只好躲避不見,而此時,他的母親李太后,卻再也沒有表現出張居正時代的強勢,放任萬曆而不管。

為什麼李太后會有此舉動?

一是因為鐵三角的局面已經破壞,萬曆皇帝已經親政,所謂兒大不由娘,李太后根本無法左右萬曆皇帝的想法。張居正在的時候,李太后可以依賴張居正和馮寶達到利益的統一,皇帝年幼,作為監護人的李太后自然能有所作為。

二是文官集團推翻“考成法”後,形成一黨獨大的勢力集團,萬曆皇帝在清算張居正後又清算了馮寶,使得李太后根本缺乏制衡文官集團的力量,就算她想管,也根本管不了。


青燈問史


張居正是明代萬曆朝前十年政策的制定者和實際掌權者,這位明朝的首輔大臣憑藉著一己之力的改革,為日益衰落的大明王朝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積貧積弱的明朝因為他的改革又延續了幾十年的壽命。可以說無論對明朝這個國家還是對於萬曆皇帝個人,張居正都是恩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死後不久卻遭到了清算,不但削奪了張居正的官爵,還對他實行抄家,甚至差點掘墓鞭屍。他的家人親屬,也全部流放到邊疆地區,這其中,不包括張居正年邁的老母親在內,很多都餓死在路上。張居正生前重用的那些官員,萬曆皇帝也都給予削職甚至問罪斬殺的處分。實際上在張居正掌權的十年間,萬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對於張居正還是非常尊重的,李太后稱呼張居正為“張先生”。那麼為何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時,李太后不出面阻攔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就三個字:“沒必要”!

明穆宗隆慶皇帝駕崩時年僅三十六歲,當時的李貴妃才27歲,隨著李貴妃的兒子朱翊鈞登上皇位,李貴妃也得以母憑子貴,與明穆宗皇后陳氏並尊為皇太后。因為李太后守寡時非常年輕,而朝政的事情經常委以張居正,所以一些野史傳聞便說李太后與張居正關係曖昧,更有甚者竟然言之鑿鑿的稱李太后與張居正“有一腿”,甚至於萬曆帝之所以在張居正死後對其進行瘋狂的報復,都是以為張居正曾經睡了皇帝的親孃。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非常荒謬的。李太后雖然青年寡居,但是其並沒有與張居正發生不齒之事,這種事情也不可能發生,首先當時穆宗的正宮皇后陳太后尚在,李太后雖然與其並尊為太后,但古代嫡庶有別,若是李太后行為不軌,陳太后完全可以召集群臣當場賜死李太后,並且張居正身為臣子,也並不敢與當朝皇太后發生不倫之戀,位高權重的張居正,什麼樣的女子沒有呢?所以,張居正與李太后的緋聞純屬杜撰,不必相信。

雖然李太后與張居正沒有坊間野史傳聞的那些腌臢事,但是這位李太后對於張居正確實是非常不錯的,因為皇帝年幼,兩位太后又不懂得朝政事務,所以李太后便放手把權力交給張居正為首的輔臣,並且對他們非常信任,張居正的改革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放手去幹的,實際上如果沒有張居正十年改革積累下來的財富,恐怕後來萬曆皇帝想折騰也沒有本錢啊。

萬曆皇帝小時候非常頑皮,以至於李太后有時候都管不了他,但是萬曆皇帝卻非常害怕張居正,每次萬曆皇帝胡鬧時,李太后便用張居正嚇唬他,時間長了,在年幼的萬曆帝心裡,張居正成了一個陰影性的人物,這也為後來萬曆帝整肅張居正埋下了伏筆。

後來萬曆皇帝清算張居正時,張居正已經去世了,自己的兒子對於一個死人的清算,實在沒有必要出面阻止,萬曆皇帝清算去世的張居正,就如同漢朝時的漢宣帝在霍光去世後清算霍光一樣,這種事情雖然是一種洩私憤的報復行為,但是實際上是給活人看的,所以這種既得罪人又對自己沒好處的事情,李太后沒必要做。除此之外,李太后還深知,作為首輔的張居正掌控朝廷中樞那麼多年,無論如何,都有意無意的培植了一個忠於自己的勢力集團。而剛剛親政的萬曆皇帝要自己做主,要加強中央集權,就必須打擊這個勢力集團。只有把這個勢力集團打壓下去了,萬曆皇帝的皇位才不會受到影響。這也是李太后沉默的原因。


歷史微書


李太后是萬曆皇帝的生母。在萬曆初期,支持張居正改革,教育萬曆皇帝,在萬曆初年的政治生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萬曆皇帝長大後,張居正病死。萬曆皇帝覺得年少時期自己的成長經歷備受壓抑,開始清算張居正。

張家被抄家,家屬或被流放,或被充軍,慘不忍睹。張居正本人,也差點被開棺鞭屍。

目的這一切的李太后,對此沒有任何反應。令後人頗為費解。要知道,李太后和張居正的關係一直很和睦。

這一點有兩點原因。

一是李太后和張居正之間本來就有嫌隙。李太后的父親李偉是一個小市民,靠著女兒的地位封為伯爵,但不改貪財本性。李偉承接了一單軍需生意,為前線軍士製作禦寒的棉衣。為了貪財,李偉價值二十兩的棉衣壓縮成二兩銀子的劣質產品,導致士兵因為寒冷而被凍死。消息傳出,朝野震怒。張居正知道後,把問題踢給了李太后。李太后痛斥了父親一頓了事。但是李太后內心已經有所不滿,感覺自己顏面盡失。

二是張居正死後,李太后對朝政的影響力下降,也無心管理。李太后晚年最喜歡的事情是禮佛。她本身也不是一個貪權的人。萬曆親政後,李太后基本上退居後宮,不問政事。萬曆清算張居正時,李太后曾經倚重的大太監馮保也被貶到南京,遠離權力中心。內廷和外廷,李太后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代言人。

所以,李太后對張居正的身後遭遇,基本上處於沒有插手的狀態。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猜測,李太后明面上沒有什麼行動,可能暗地裡也想了一些辦法。張居正八十的老母,在抄家後,特意留下幾十畝良田,給她養老。後來對張居正家的破壞,在經歷最殘酷的階段後,也漸漸終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